2021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复习 九下《送东阳马生序》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复习 九下《送东阳马生序》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0 10: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
【元末明初】宋濂
第一章
文学常识
1、选自《宋濂全集》卷三十一。东阳,今属浙江。生,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元末明初文学家。
2、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3、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本文是作者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文学常识
第二章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肢体。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3.与之论辨
“辨”通“辩”,辩驳。
二、古今异义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录毕,走送之
3.以是人都以书假余
4.尝趋百里外
5.媵人持汤沃灌
6.主人日再食
7.犹幸预君子之列
8.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古义:借。
古义:跑。
古义:这,此。
古义:快步走。
古义:热水。
古义:两次。
古义:参与。
古义:古代学官名。
三、一词多义
色愈恭,礼愈至 援疑质理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非天质之卑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益慕圣贤之道
无冻馁之患矣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
从乡之先达执经扣问 烨然若神人
当余之从师也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资质)
(到)
(周到)
(询问)
(担心)
(忧虑)
(学说)
(说)
(向)
(跟从)
(好像)
(比得上)
四、文言虚词
走送之
益慕圣贤之道
当余之从师也

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
以衾拥覆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无从致书以观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
以中有足乐者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代词,指借来的书)
(结构助词,的)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连词,表转折,却)
(连词,表修饰,不译)
(介词,用)
(连词,表目的,用来)
(介词,向)
(介词,比)
(指示代词,……的事)
(指示代词,……的人)
第三章
中考链接
一、默写填空。
1.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
2.《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的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 , 。”
答案:1.略无慕艳意;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选择。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计日以还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从乡之先达 而承天子之宠光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下面对《送东阳马生序》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嗜学”与“家贫”这一尖锐矛盾写起,初步展现了作者勤奋学习的态度。
B.文章用学习态度和学习条件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作者不畏艰辛、刻苦学习的精神。
C.文章用先达的骄矜暴躁与自己的虔诚恭敬对比,反映了品德修为重于求学的道理。
D.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求学经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意在勉励青年学子要刻苦读书。
B
C
四、问题探究
1.本文的作者是怎样劝学的?
答案:作者现身说法,首先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之后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明确告诉马生,学业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不在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下。
第四章
模拟仿真
、默写填空
《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了作者求学艰苦的情况,他吃穿方面都不如别人,但他既不羡慕富家子弟,又不自惭形秽,这是因为他“ ,
”。
答案: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选择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录毕,走送之(快步走) B.色愈恭,礼愈至(周到)
C.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穿) D.腰白玉之环(腰间佩戴)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腰/白玉之环 B.余/因得/遍观群书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2段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求学之艰难和用心诚恳专一。
B.选文第3段中“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与第2段“行深山巨谷中”去求学形成对比。
C.选文最后说“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是为了进一步勉励马君则更加刻苦向学,实际上也是向更多年轻人进行告诫。
D.本文主旨在劝学,写法上叙议结合,主要采用议论方式,直接表明观点,收到了很好的说理效果。
A
D
c
三、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文: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文:
答案:1.我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
2.我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 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四、问题探究
1.作者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勤奋好学,不怕艰苦;虚心求教,学业有成;粗食敝衣,乐在其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