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有理数的除法 姓名:王德贵
一、学习方式:
本节根据除法的意义,得出除法的运算法则。
学习本节时先从一个乘法运算入手,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自己探索得出除法的第一个法则,最后通过对比乘法运算,得出第二个运算法则。
二、学习任务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学习过的乘法法则和小学学过的除法意义通过比较能得出除法的运算法则,并加以利用。
三、学习的起点、能力:
学生前面对乘法运算已能较顺利地完成,特别是运算中符号的确定方法,都能熟练地运用。在小学中学生已经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本节通过几例,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应用知识,自己探索有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并能掌握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化简。
2、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
五、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会正确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难点: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的两种法则。
六、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及教学思路
一、复习提问有理数乘法法则2.倒数的意义 教师提问(找几名学)例题:求下列各数的倒数:①-②-1.25③ 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提问个别学生回答 通过数学竞赛,增强课堂气氛通过复习,使学生及时巩固已经学习的知识,为学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新授〈一〉出示目标和题目 教师出示本节教学目标。然后出一个题目让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果,板书:(-3)╳4= -12得(-12)÷(-3)=4 学生看书,探索除法法则,动手练习,然后回答。 学生自己探索后,然后小组讨论,最后由各小组派代表回答探索结果找几个学生板书另外几题:(-18)÷6=-35÷(- )=-25(-27)÷(-9)=30÷(-2)=0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二〉共研自探结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启发学生得出法则 学生思考。学生补充:0不能作除数。 与同学进行交流得出法则,找学生到黒板板书: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讲解例题 教师指导教师讲解计算:1、(-90)2 学生根据板书背诵学生练习学生纠错 同位之间互相检查4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强调在计算中要先确定符号,再求绝对值。
练习巩固除法法则一 教师巡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及时总结 学生练习 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目1、(-36)÷92、(-63)÷(-7)3、0÷(-8)4、(-12)÷3
探索法则二 教师指导学生从左右两式结果中找出法则二教师总结法则二 学生看书、练习、对比学生讨论、回答学生背诵 教师出示题目:1÷() 1╳(-2 )0.8÷(-4) 0.8╳(-)(-15)÷(-3) (-15)(-)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练习巩固法则二 教师提出如何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教师查视练习情况,及时纠错 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练习 学生讨论出示题目(小黑板)1、(- 18)÷(-6)2、(- 63)÷(- 7)3、(-1)÷64、-3.5÷(-2)5、0
课堂目标检测 教师巡回查看及时反馈了解情况 学生练习 下发课堂练习试卷
教师小结本节内容总结解题步骤: ①先确定商的符号②然后用法则二求出商的绝对值 学生听讲、记忆 通过小结让学生更好对节内容的掌握
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内容预习下节内容P46 1、4、5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本节的教学,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多的学习、探索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今后学习中应进一步加大学生的练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