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和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一)》 西师大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比和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一)》 西师大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19 21:1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课名 比和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一)
教师姓名 钟禄均 学段 学科 六年级上册 数学
教材版本 西师版 章节 第四单元第二节
课时 1 教学内容 例1、课堂活动1、练习十五1、2、3题
学习者分析 本班学生共46人,男36人,女22人,部分学生动脑习惯欠缺,分析能力有待提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从而掌握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分配方法,并引导学生关心公益活动,敬老爱老。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重点:能正确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数学问题。
难点:找出相关联量的比及具体量与份数的对应。
教学准备 课件(PPT)。
多媒体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直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和教具使用及分析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复习、
例一 教师:几个同学凑钱批发文具,我们来看看他们拿出了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该怎样分?
陈科宇和刘润星各拿出5元钱,一共买了8支同样的水彩笔。他俩该怎么分这些笔?
强调“各”字表示两位同学出的钱同样多,所以他们买的水彩笔应该平均分,(学生口答算式,老师及时作出评价,板书平均分和算式)
  3.出示例一:
  教师:这儿还有两个同学也批发了一些文具,(指导学生读题:陈红拿出6元,赵青拿出4元,一共买了15本同样的笔记本。他们应该怎样分这些笔记本?)这两个同学买的笔记本也是平均分吗?如果不平均分,那该如何分?
组织学生分组思考,回答:
平均分不行。因为他们出的钱不相同。
应该按他们出钱数的比来进行分配。
板书:按比例分配
引导学生写出陈红和赵青出钱数的比。并化解。(6:4=3:2)
指出出钱数的比是3:2。那么分得笔记本的比也是3:2。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抽同学回答画线段图的思路。
一共15本笔记本。陈红分得3份。画3小格。赵青的同样的2份,再画相同的2小的
(1)根据题意和线段图,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反馈学生做法,集体分析解法。
方法1:化简比:6∶4=3∶2
总份数:3+2=5
每份数:15÷5=3(本)
  陈红应分的本数:3×3 = 9(本)
  赵青应分的本数:3×2 = 6(本)
教师点评,先算出每份数,再算各部分,这是算数方法。并板书。
引导学生验算:9+6=15(本)
或:9:6=3:2
方法2:,用方程解。先求出每份是多少本,再分别求出两人应分的本数。
解:每份是x本.
3x+2x=15
x=3
陈红应分的本数:3×3 = 9(本)
赵青应分的本数:3×2 = 6(本)
教师小结方法,板书方程。
方法3:总份数:3+2=5
  陈红应分的本数:15× = 9(本)
赵青应分的本数:15×= 6(本)
教师小结方法,板书分数。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让学生一开始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例举中的名字采用班级学生名字,更易激起学生的共鸣。
画线段图能更直观的表示题意,增强学生图形和题意结合的能力。 清晰显示问题情境,使学生一目了然的明确数量关系。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生活中的分配方式
 比较两种分法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出钱多少把笔记本按3∶2分,这是什么分法?(按比例分配)
  教师指出: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教师:把8支水彩笔平均分给两个同学,实际就是按1:1的比率来分的。  
  从分配的比率可以看出,平均分是按比例分配的特例。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并通过交流、比较,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图片配合文字显示,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巩固练习
小结巩固 解题方法
教师:同学们理解了什么是按比例分配,那么我们再到图书室给同学们分一分图书吧!
出示练习十五第1小题。
读题,理解题意。
归纳题意:先告诉了图书总数180本,并按4:5的比分给两个年级,这就是按比例分配。
回忆解题思路、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验算。
学生汇报算式、结果。
归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方法、步骤。
显示解题过程,清晰,自然,节约板书时间。




拓展训练

小组合作,解决第74页课堂活动第1题。
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
读题明确要求。(设计合适的比)
看图进行热爱公益事业的教育。
讨论分组原则: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必须是整数,且每小份的人数也必须是整数。
就是先找46的所有因数,再选适当的小份数来分一分,就设计出合适的比。
同桌讨论,设计合适的比。
展示讨论成果,板书出来。
结合板书,再次回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方法、步骤。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并通过交流、比较,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作业
1.计算第74页课堂活动第1题各组人数。
2.做练习十五第2、3题。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