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章 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2-27 20:3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 数据的离散程度
教师寄语:精神成就事业,态度决定一切。
学习目标:
1、通过实例,知道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时,除关心它的集中趋势外,还需分析数据的波动大小。
2、知道数据离散程度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
对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意义的理解。
学习难点: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学习过程:
一、快乐预习:
明确任务:预习课本P92—P93,完成下列题目。
1.甲、乙两名运动员的训练成绩的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2.观察图10-1,你发现那名运动员的成绩波动范围较大?谁的成绩比较稳定?
3.对于一组数据,仅仅了解数据的 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这些数据的 和
的差异程度。
4.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除了关心数据的集中趋势(即 )外,还要关注数据的 ,即一组数据的 。
预习检测:
①阅读课本P92交流与发现,完成P93练习第1题。
二、合作探究
1、甲、乙两支仪仗队队员的身高(cm)如下:
甲队:178、177、179、179、178、178、177、178、177、179
乙队:178、177、179、176、178、180、180、178、176、178
a、甲、乙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
b、作出折线统计图,你发现哪个队队员身高波动幅度较小?
2、完成课本p93页习题10.1A 组1、2题
三、拓展提高:
甲、乙两位同学参加奥赛班的11次测验成绩如下:
甲:90、93、93、90、98、100、95、100、99、100、98
乙:99、92、98、92、99、96、94、96、95、98、97
(1)它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它们测验成绩最高成绩与最低成绩分别相差多少?
(3)要从中选择一人参加奥赛,成绩达到98分以上才可以进入决赛,你认谁参赛合适,为什么?
(4)分析两位同学成绩各有何特点?并对两位同学各提一条建议。
四、感恩达标:(1、2题每空2分,3题每题2分)
1、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数据有 。
2、离散程度来描述一组数据的 和 。
3、甲、乙两班投篮比赛,每班各派10名同学,每人投10次,投中次数如下:
甲班:7、8、6、8、6、5、4、9、10、7
乙班:7、7、6、8、6、7、8、5、9、7
a、有人说这两个班投篮水平相当,为什么?
b、请依据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来说明结论。
§10.2 极 差
教师寄语:静下来,铸我实力;拼上去,亮我风采。
学习目标
1、知道极差的意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极差。
2、能说出极差在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优缺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极差的意义及计算。
难点:极差在反映数据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快乐预习:尝试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预习课本P94—P95页,完成下列填空。
(1) 叫极差,
即:极差= 。
(2)极差反映一组数据的 ,用极差描述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极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 。
(3)由于极差忽视了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间的差异,仅仅由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个别远离群体的极端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因而极差往往不能充分反映 。
2、自学课本例1,例2,;
二、合作探究:
1、反思拓展:①2008年8月8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图是奥运会部分项目的门票价格:
分别求出五项门票价格的极差。
②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百岁寿星日益增多,某市是中国长寿乡,截止2008年2月底,该市五个地区百岁以上老人分布如下表(单位:人)
地区性别 一 二 三 四 五
男 性 21 30 38 42 20
女 性 39 50 73 70 37
该市五个地区百岁以上老人中,男性人数的极差是 人;女性人数的极差是 人;中位数是 人。
2、完成课后练习p96页1、2:
3、完成课后p96页习题10.2A组1、2
三、拓展提高:
《配套练习册》p41页5、6题
四、限时作业:(每题2分)
1、一组数据:473、865、368、774、539、474的极差是 ,一组数据1736、1350、-2114、-1736的极差是 .
2、一组数据3、-1、0、2、X的极差是5,且X为自然数,则X= .
3、下列几个常见统计量中能够反映一组数据波动范围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4、一组数据X1、X2…Xn的极差是8,则另一组数据2X1+1、2X2+1…,2Xn+1的极差是( ) A. 8 B.16 C.9 D.17
5、试计算下列两组数据的极差:
A组:0, 10, 5, 5, 5, 5, 5, 5, 5, 5;
B组:4, 6, 3, 7, 2, 8, 1, 9, 5, 5。
§10.3 方差与标准差(第1课时)
教师寄语:拼一载春秋,搏一生无悔
学习目标:
1、会利用方差、标准差公式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
2、能充分体会理解方差、标准差是刻画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两个重量的量。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方差、标准差公式及运算。
难点:方差、标准差能刻画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学习过程:
一、快乐预习:尝试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教材P98—P100内容,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我们在数据处理时,首先关心能够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这些量是 ,其次是关心这组数据的波动范围,这就是关注数据的离散程度,通常用 反映
1、除用极差这个量来反映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外,你还知道用什么来反映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2、 叫偏差,它可以反映一个数据偏离 的程度,但不能用偏差的和来反映一组数据的 。
3、 叫方差,方差的计算公式 。
4、 叫标准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
二、合作探究:
1、小华和小明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8次测试成绩(分)如下:
(1)小华和小明近期的8次测试成绩,谁比较稳定?
(2)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13分就很可能夺冠,你认为为了夺冠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如果历届比赛成绩表明,成绩达到14分就能打破纪录,那么你认为为了打破纪录应选谁参加这项比赛?
2、乒乓球的标准直径为40mm,质检部门从A、B两厂生产的乒乓球中各抽取了10只,对这些乒乓球的直径了进行检测。结果如下(单位:mm):
A厂:40.0,39.9,40.0,40.1,40.2,39.8,40.0,39.9,40.0,40.1;
B厂:39.8,40.2,39.8,40.2,39.9,40.1,39.8,40.2,39.8,40.2.
你认为哪厂生产的乒乓球的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更小呢
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平均数和极差。
是否由此就断定两厂生产的乒乓球直径同样标准?
3、课堂演练:课本p101练习1、2
三、拓展提高:《配套练习册》p42页6、7
四、感恩达标:(前3题每空2分,第4题2分)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甲 S乙,所以确定 去参加比赛。
3.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若1,2,3,a的平均数是3,又4,5,a,b的平均数是5,则0,1,2,3,4,a,b的方差是多少?
§10.3 方差与标准差(第2课时)
教师寄语: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学习目标:
1、知道可以用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去推断总体与方差,总体与标准差。
2、能运用方差、标准差解释统计结果,并根据结果作出简单判断,从而帮助决策者作出恰当决策。
学习重点、难点:依据统计结果,作出恰当决策。
学习过程
一、快乐预习:
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研究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一般用 等。其一般规律是 。
2、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就是通常所指的这组数据的稳定性,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高。因此研究数据的稳定性指标一般用 等。
3、样本方差的作用是( )
A、估计总体的平均水平 B、表示样本的平均水平
C、表示总体的波动大小
D、表示样本的波动大小,从而估计总体的波动大小
(2)一个样本的方差是0,若中位数是,那么它的平均数是( )
A、等于 B、不等于 C、大于 D、小于
4、已知样本数据101,98,102,100,99,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 )
A、0 B、1 C、 D、2
5、如果给定数组中每一个数都减去同一非零常数,则数据的( )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A、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
二、合作探究:
1、解决课本101-102页的例2例3
2、一组数据为x1,x2,… …x10,另一组数据为x1—10,x2—10,… …x10—10,这两组的方差有何关系?
3、完成课后练习p103页1、2
三、拓展提高:
某校要从甲、乙两名跳高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一项校际比赛,在最近的8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单位:m)如下
甲:1.70,1.65,1.68,1.69,1.72,1.73,1.68,1.67
乙: 1.60,1.73,1.72,1.61,1.62,1.71,1.70,1.75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哪个人的成绩更为稳定?
(3)经预测,跳高1.65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取跳高比赛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参赛?若预测跳高1.70m方可获得冠军呢?
四、感恩达标:(每空2分)
(1)一组数据:,,0,,1的平均数是0,则= .方差 .
(2)如果样本方差,那么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样本容量为 .
(3)已知的平均数10,方差3,则的方差为 .
§10.4用科学计算器求方差和标准差
教师寄语: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目标:
1、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2、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计算器求标准差
难点: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学习过程:
一、快乐预习:
问题导读:
预习课本P105—P107页,完成下列填空。(要求必须熟悉计算器操作程序)
(1)按键__________,打开计算器。
(2)按键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入统计状态,计算器显示“SD”符号。
(3)按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除计算器中原有寄存的数据。
(4)输入统计数据,按键顺序为:第一数据__________ ;第二数据为__________,……最后一个数据 。
(5)按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器显示出输入的所有统计数据的平均数。
(6)按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器显示出输入的所有统计数据的标准差。
(7)按键__________=计算器显示出输入的所有统计数据的方差。
(8)若又准备保留数据,可按键______,______,_______结束求方差运算。
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例1
2、已知:甲、乙两组数据分别为:
甲:1,2,3,4,5,6,
乙:2,3,4,5,6,7,
计算这两组数据的方差
3、八(1)班在一次单元测验中的数学成绩如下:
83 74 81 50 87 92 75 94 87 92 83 77 74 70 80 91
78 66 92 89 93 89 87 86 78 89 75 86 78 49 86 75 92
79 90 75 72 99 80 76 88 84 79 80 82 84 85 99 83 90
82 88 70 90 79 88 63 73 91 63 68
请你计算出该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方差与标准差.
三、拓展提高:
甲、乙两台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400g的奶粉,从它们各自分装的奶粉中随机抽取了10袋,测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单位:8)如下:
甲:401 400 408 406 410 409 400 393 394 394
乙:403 404 396 399 402 401 405 397 402 399
试问:哪台包装机包装的奶粉质量比较稳定?
三、感恩达标:(1、2、3题每题2分,4题4分)
1、一组数据2,3,2,3,5的方差是( )
A、6 B、3 C、1.2 D、2
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2环,方差分别为S2甲=0.56,S2乙=0.60,S2丙=0.50,S2丁=0.45,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10 B、√10 C、2 D、√2
4、甲组:76,90,84,86,81,87,86,82,88,85
乙组:82,84,85,89,79,91,80,89,74,79
回答:(1)甲组数据众数是_________,乙组数据中位数是____________ 。
(2)若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为X,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Y, 则X与Y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经计算可知:S2甲=14.45,S2乙=26.36,S2甲<S2乙,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要文字语言表达)
第10章 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复习学案
教师寄语: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熟练掌握考察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及意义。
2、能根据数据统计结果作出简单判定与决策。
学习过程:
一、本章知识结构:
极 差——概念
概 念—— 用科学
方 差—— 公 式—— 计算器
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计算方
标准差—— 概 念—— 差和标
公 式—— 准差。
二、依据知识结构翻阅课本与笔记本记忆基本知识点
1、检查知识点
2、完成下列题目:
(1)样本2,3,0,5,-7,6的极差是 。
(2)下面几个概念中,能体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极差
(3)数学老师对小明参加的4次中考模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小明成绩是否稳定的应计算的数学量是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4)已知1,2,3,4,5的方差为s2,则11,12,13,14,15这组数的方差是 。
3、专题研究:
(1)甲、乙两个小组各6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
甲:76,90,84,86,81,81
乙:82,80,85,89,79,80
甲组的众数是 ,乙组的中位数是 ,甲组的方差是 ,乙组的方差是 ,由计算知学习成绩较稳定的小组是 。
(2)为了从甲、乙两名射击选手中选出一人参加射击比赛,辅导员对它们的实际水平进行了测试,每人射击10次,成绩如下:
甲:9,9,10,8,6,10,10,8,10,8
乙:10,8,7,10,10,10,10,8,7,8
你如何帮助辅导员作出决策?
三、感恩达标:(每小题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两名运动员的训练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相同则他们的成绩一样B、一组数据的方差总是大于标准差
C、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则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小
D、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小,则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小
2、已知一组数据为-1,0,x,1,-2的平均数是0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3、一组数据x1,x2,… …xn的方差s2=0.36,则这组数据x1,x2,… …xn,x的方差是( )。
4、一个样本的方差s2=1/50【(x1- 5)2+(x2- 5)2+… …+(xn- 5)2】那么这个样本的容量是 ,平均数是 。
5、已知样本x1,x2,… …xn的方差为2,平均数是6,则3x1+2,3x2+2,… …3xn+2的方差是 ,平均数是 。
6、某校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一项校际比赛.在最近10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
甲:585 596 610 598 612 597 604 600 597 601
乙:613 618 580 581 618 593 585 590 598 624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这10次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多少?
  第10章 数据的离散程度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数据2,3,3,5,7的极差为( )
A、2 B、3 C、4 D、5
2、在统计中,样本的标准差可以反映这组数据的( )
A、平均状态 B、分布规律 C、离散程度 D、数值大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的值一定是正数
B、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计算公式为s2=1/5(x12+x22+x32+x42+x52-20),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2
C、数据1,2,2,3,3,4的众数是2
D、一组数据x1,x2,x3,… …xn,都减去a值的平均数为m,方差为n,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a+m,方差为n
4、老师对小明本学期的5次数学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小明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老师需要知道小明这5次数学成绩的( )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频数
5、样本方差的作用是 ( )
A、样本数据的多少 B、样本数据的平均水平
C、样本数据在各个范围中所占比例大小 D、样本数据的波动程度
6、已知样本:1,2,-3,-2,3,0,-1,那么样本数据的标准差为( )
A、0 B、√2 C、2 D、4
7、甲、乙、丙三名射击运动员在某场测试中各射击20次,3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
甲的成绩
环数 7 8 9 10
频数 4 6 6 4
乙的成绩
环数 7 8 9 10
频数 6 4 4 6
丙的成绩
环数 7 8 9 10
频数 5 5 5 5
甲、乙、丙三名运动员测试成绩最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丙D、3人成绩稳定情况相同
8、为了判断甲、乙两个小组的学生英语测试成绩哪一组比较整齐,通常要知道两组成绩的( )
A、平均数 B、众数 C、方差 D、中位数
9、若一组数据1,2,3,x的极差是6,则x的值是( )
A、7 B、8 C、9 D、7或-3
10、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
A、1 B、2 C、3 D、4
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
1、样本-2,-1,0,3,5的平均数是 ,极差是 ,方差是 ,标准差是 。
2、某体委准备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选拔1人参加全运会,每人各打靶5次,打中环数分别如下,甲:7,8,9,8,8;乙:5,10,6,9,10,那么应该选 运动员参加全运会。
3、一组数据35,35,36,36,37,38,38,38,39,40的极差是 。
4、5名同学目测同一本教科书的宽度时,产生的误差如下(单位:cm):2,-2,-1,1,0,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cm。
5、某学校篮球队五名队员的年龄分别为17,15,17,16,15,其方差为0.8,则三年后这五名运动员年龄的方差为 。
6、已知一组数据1,2,0,-1,x,1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 。
7、一组数据2,6,x,10,8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8、甲、乙、丙三台包装机同时分装质量为400g的茶叶,从它们各自分装的茶叶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盒,得到它们的实际质量的方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认为三台包装机中, 包装机包装的茶叶质量最稳定。
甲包装机 乙包装机 丙包装机
方差 31.96 7.96 16.32
三、解答题。(10+12+10+12,共46分)
1、某农场种植甲、乙两种水稻,在连续6年中各年的平均亩产量如下(单位:千克)
品 种 第1年 第2年 第3年 第4年 第5年 第6年
甲 450 460 450 425 455 460
乙 445 480 475 425 430 445
哪种水稻在6年中的产量比较稳定?
2、小明和小兵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8次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表:
测试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小明 10 10 11 10 16 14 16 17
小兵 11 13 13 12 14 13 15 13
(1)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填写下表:
平均数 众 数 中位数 方 差
小 明 10 8.25
小 兵 13 13
(2)若从中选一人参加中学生运动会,你认为选谁合适呢?请说明理由。
3、已知数据6,7,10,13,14,的方差为10,你不用计算。
(1)你能说出数据306,307,310,313,314的方差吗?
(2)能说出数据12,14,20,26,28的方差吗?
4、小明和小华假期到工厂体验生活,加工直径为100mm的零件,为了检验他们加工的产品质量,从中各抽出6件进行测量,测得数据如下(单位:mm):
小明:99,100,98,100,100,103
小华:99,100,102,99,100,100
(1)分别计算小明和小华这6件产品的极差、平均数和方差
(2)根据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他们俩人水加工的零件更符合要求。
第10章 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数据5,7,7,8,10,11的标准差是( )
A.8 B.4 C.2 D.1
2.已知甲、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若甲组数据的方差S2甲=0.055,乙组数据的方差 S2乙=0.105,则( )
A.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波动大
B.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波动大
C.甲组数据与乙组数据的波动一样大
D.甲、乙两组数据的数据波动不能比较
3.数据2,3,3,5,7的极差是( )
A.2 B.3 C.4 D.5
4.在统计中,样本的方差可以近似地反映总体的( )
A.平均状态 B.波动大小
C.分布规律 D.最大值和最小值
5.一组数据1,3,2,5,x的平均数为3,则数据的方差为( )
A.10 B.2 C. 3 D.4
6.小明通过计算甲、乙、丙、丁四组数据的方差后,发现有三组数据的方差相同,请你通过观察或计算,找出方差不同的一组数据( )
A.102 103 105 107 108 B.2 3 5 7 8
C.4 9 25 49 64 D.1102 1103 1105 1107 1108
7.如果数据x1,x2,x3,…,x8的方差等于a,那么新数据6x1+3,6x2+3,6x3+3,…,6x8+3的方差为( )
A.6a+3 B.6a C.36a D.36a+3
7.计算一组数据:8,9,10,11,12的方差为( )
A.1 B.2 C.3 D.4
8.甲、乙二人在相同情况下,各射靶10次,两人命中环数的平均数都是7,方差S甲2=3,S乙2=1.2,则射击成绩较稳定的是( )
A.甲 B.乙 C.一样 D.不能确定
9.甲、乙两八年级学生在一学期里多次检测中,其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相等,但他们成绩的方差不等,那么正确评价他们的数学学习情况的是( )
A.学一样
B.成绩虽然一样,但方差大的学生学习潜力大
C.虽然平均成绩一样,但方差小的学习成绩稳定
D.方差较小的学习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
二、填空题
1、检查5个篮球的质量,把超过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标准质量的克数记为负数,检查结果如下表,则最接近标准质量的是 号篮球,最偏离标准质量的是 号篮球,这次测量结果的极差是 .
篮球编号 1 2 3 4 5
与标准质量差(g) +4 +7 -3 -8 +9
2.甲、乙、丙三台机床生产直径为60mm的螺丝,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三台机床生产的螺丝中各抽查了20个测量其直径,进行数据处理后,发现这三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60mm,它们的方差依次为s2甲=0.162,s2乙=0.058,s2丙=0.149.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认为生产螺丝质量最好的是 机床.
3.某超市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25±0.2)kg、(25±0.3)kg的字样,从中随意抽取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kg.
4.小明五次测试成绩为:91、89、88、90、92,则这五次测试成绩的平均数是 ,方差是 .
5.若数据11,12,12,20,11,x的众数是12,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6.已知数据x1,x2的方差是s2,则数据x1+b,x2+b的方差是 .
7.一组数据5,8,x,10,4的平均数是2x,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
8.2.5名同学目测同一本教科书的宽度时,产生的误差如下(单位:cm):
2,-2,-1,1,0,则这组数据的极差为______cm.
9.若样本1,2,3,x的平均数为5,又样本1,2,3,x,y的平均数为6,
则样本1,2,3,x,y的极差是_______,方差是_______,标准差是______.
10.已知一组数据0,1,2,3,4的方差为2,则数据20,21,22,23,24的方差为_____, 标准差为________.
11.一组数据-8,-4,5,6,7,7,8,9的极差是______,方差是_____,标准差是______.
12.若样本x1,x2,……,xn的平均数为 =5,方差S2=0.025,则样本4x1,4x2,……,4xn的平均数是_____,方差_______.
三、解答题
1.甲、乙两位同学五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表:
测验(次) 1 2 3 4 5 平均数 方差
甲(分) 75 90 96 83 81
乙(分) 86 70 90 95 84
请你在表中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数,用学到的统计知识对两位同学的成绩进行分析,并写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某校八年级(1)班、(2)班各有49名学生,两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如下表:
班级 平均分 众数 中位数 标准差
八年级(1)班 79 70 87 19.8
八年级(2)班 79 70 79 5.2
(1)请你对下面的一段话予以简要分析:
八年级(1)班的小刚回家对妈妈说:“昨天的数学测验,全班平均79分,得70分的人最多,我得了85分,在班里可算上游了!”
(2)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对这两个班的测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教学建议.

3.若1,2,3,a的平均数是3,又4,5,a,b的平均数是5,则0,1,2,3,4,a,b的方差是多少?

4.某校要从甲、乙两名跳远运动员中挑选一人参加一项校际比赛.在最近10次选拔赛中,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
甲:585 596 610 598 612 597 604 600 597 601
乙:613 618 580 581 618 593 585 590 598 624
(1)他们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甲、乙这10次比赛成绩的方差分别是多少?
5某县种鸡场为研究不同种鸡的产蛋量,各选十只产蛋母鸡,它们十天的产蛋量如下表,试问这两种鸡哪个产蛋量比较稳定?
6.12 6.13 6.14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甲 9 9 7 9 8 9 9 10 9 7
乙 9 8 10 7 8 8 9 8 8 8




6.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如图是其中的甲、乙段台阶路的示意图.
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回答下列问题:
(1)两段台阶路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哪段台阶路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
(3)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路,在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
下图中的数字表示第一级台阶的高度(单位:cm),并且数15,16,16,14,14,15的方差S甲2= ,数据11,15,18,17,10,19的方差S乙2=






7.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各选10名学生参加,各班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个数统计如下表:
输入汉字(个)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x) 方差(S2)
甲班学生(人) 1 0 1 5 2 1 135 135 135 1.6
乙班学生(人) 0 1 4 1 2 2
请填写上表中乙班学生的相关数据,再根据所学的统计学知识,从不同方面评价甲、乙两班学生的比赛成绩.(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