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和要求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北方地区的范围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北方地区地形
平原
高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地势坦荡
一望无际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一、黑土地 黄土地
北方地区气候
一、黑土地 黄土地
一、黑土地 黄土地
北方地区气候特征
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1.共同特征:
(1)气温: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2)降水:年降水量比较丰富,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2.石家庄纬度比齐齐哈尔低,获得的太阳光热多,所以气温高;石家庄距海比齐齐哈尔近,且周围无高山阻挡海洋水汽,所以降水多。
3.石家庄和延安纬度相近,但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地势比石家庄高,所以气温比石家庄低;石家庄地处平原,距海洋更近,受夏季风影响更明显,所以降水比延安丰富。
一、黑土地 黄土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观察分析:北方地区的三大地形区各自主要的农
作物都有哪些?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北方地区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其他主要经济作物
花生
棉花、大豆
小麦、玉米、谷子
甜菜
旱地为主
主要农产品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说说如何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知识联系,解决问题:
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北方地区降水少,春旱严重,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从长远看,应发展节水农业。
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影响
1.气温变化:济南春节气温回升很快;降水特点:3、4、5月降水都很少,小于100mm。
2.春季,华北平原气温较高,降水很少,土壤蒸发量很大,加上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大,所以,土壤中的水分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3.采用的方法: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培育抗旱新品种;种植耐旱作物;采取喷灌等。
梳理归纳
自然特征与农业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黑土地 黄土地
位置范围
黑土地和黄土地的由来
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