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唱歌《勇敢的鄂伦春》 课型
综合课 周次
14 课时安排
1
文本解读
《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一首家喻户晓的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和伊春、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等地,他们原以打猎为生,性格剽悍,能歌善舞。 “鄂伦春”一语是其民族的自称,有两种含义:第一是山岭上的人们;第二是驯鹿的人们。
教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唱民歌《勇敢的鄂伦春》,感受鄂伦春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唱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通过体验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鄂伦春民族音乐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勇敢的鄂伦春》,让学生了解民族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
能够用自然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编创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预设教学方法
模唱法、体验法等
课 时 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生成与反思
一
一、视听结合、激趣导入
用谈话法导入新课,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对鄂伦春民族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1、听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拍手进教室。
2、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你是哪个民族的?
3、在我国黑龙江省的最北部,有一片茂密的天然森林,叫大兴安岭,在美丽的大兴安岭下,居住着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鄂伦春族。课件出示鄂伦春民族生活图片,简单介绍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惯、服饰。
4、鄂伦春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想邀请你们去做客呢,想去吗?你们听!鄂伦春的小朋友唱着歌欢迎我们呢!
拍手律动进教室
56个
自由回答问题
初步认识、了解鄂伦春族。
初听歌曲
说感受
课 时 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生成与反思
二、自主探究、学习歌曲
通过聆听初步感受鄂伦春歌曲的节奏及旋律特点。
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歌曲。 1、播放歌曲《勇敢的鄂伦春》 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情绪怎样?
2、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欢快、自豪的的情绪吧。
3、鄂伦春小朋友看到你们这么积极热情,想邀请你们到大森林里去巡逻、保护森林,你们想去吗?那让我们快点学会歌曲准备出发吧!
4、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按节奏读一读歌词吧。
5、能跟老师合作读一读吗?
6、下面我们用“啦”音来唱一唱旋律。
7、能填上歌词演唱吗?我们来试一试。
8、完整演唱歌曲。
欢快活泼、愉快的……
再听歌曲,自由律动
随时按节奏读词
解读歌词
模唱旋律
听琴唱词
课 时 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生成与反思
三、激发情感,演唱歌曲
四、创编动作,舞出激情
能较自然轻松地、有表情地演唱。
用多种方式演唱歌曲,在演唱中体验鄂伦春音乐的美。
培养学生自主创编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1、鄂伦春小朋友不畏艰难,不辞辛苦日夜守护着自己的家园,你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那我们就充满激情的演唱歌曲吧!
2、咱们分组来演唱歌曲,看那一组的小朋友更能胜任大森林守护神的工作?
1、鄂伦春小朋友听到你们的歌声如此动听,都着急想跟你们一起去巡逻呢。你们看!他们已经骑上马、扛上枪开始行动了!——播放歌曲视频
2、你们也着急了是吧?那快快行动起来,小组讨论创编动作吧!(师巡视指导)
快乐的、自豪的……
饱含深情演唱歌曲
分组比赛演唱歌曲
观看歌曲视频
小组讨论、编创舞蹈动作
课 时 教学内容 预设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生成与反思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在歌舞表演中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调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性,促进其良好合作意识和群体中协调能力的形成。
3、老师这里还有打击乐器呢,你看适合模仿什么声音?出示双响筒和响板。
4、分组到前面舞蹈、另外一组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他学生演唱。
5、下面让我们载歌载舞和鄂伦春小朋友去保护我们的大森林吧!
师生共同小结
马蹄声
分组练习
分组表演
全体合作表演
唱《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离开教室
板书设计
勇敢地鄂伦春
教学领导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