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学内容: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材分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一首活泼、欢快,具有浓郁的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儿童歌曲。歌曲为四二拍,三段体式,并运用了具有新疆舞蹈性的节奏,渲染了新疆民族音乐色彩。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都得到加强。大部分学生能够视唱曲谱,并能随着琴声填唱歌词,因此重点要放在如何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逐步培养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用整齐的、情绪饱满地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2、通过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感受歌曲的维吾尔族民歌风格,能够用欢快的歌声和舞蹈,表达维吾尔族少年的阳光和自信。
3、让学生在歌曲的学唱过程中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美,提高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鉴赏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到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的掌握以及歌曲中出现的相似乐句学生对每一乐句结束音音准的掌握。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铃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聆听《新疆舞曲》
教师播放歌曲《新疆舞曲》,跳新疆舞蹈
问:这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对于新疆你了解多少?
2、观看新疆图片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新疆图片,让学生了解新疆地域风情。
3、邀请小巴郎
小 巴 郎|你 好|
(教师引导学生用切分节奏和小巴郎打招呼)
4、学习切分节奏
童 年 的 太 阳
加入铃鼓拍击切分节奏,导出新疆。
5、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聆听歌曲
问: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旋律优美、节奏欢快)
2、再次聆听歌曲
问:你听到歌曲中的切分节奏了吗?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几次?
(前四句的开头,出现了四次,用手鼓拍击切分节奏)
3、学唱第一乐段
(1)按节奏读第一乐段歌词
(教师讲解“吔”是显示小巴郎的可爱)
(2)用“la”模唱第一乐段旋律
(3)演唱第一乐段,用手鼓在切分节奏处伴奏
4、学唱第二乐段
(1)聆听第二乐段旋律找相似乐句
教师范唱第二乐段,相似乐句为:
(2)聆听第二乐段的衬词
(教师讲解“亚克西”是“好样的”的意思)
(3)重音记号的讲解
“唻唻”表现了小巴郎的热情和自豪。
(4)用“la”模唱旋律
(5)唱第二段歌词
(6)发现问题
天 山 把 太 阳 举 起 来 吔
(7)表演唱第二乐段
(教师编简单的舞蹈动作与女生一起律动,男生可在长音处摇铃鼓,最后一句可以打着拍子根据旋律的进行从上到下抡一个弧形。)
5、完整演唱歌曲,表现不同的情绪
(第一乐段旋律优美,男生加入手鼓伴奏,第二乐段更加活泼欢乐,女生加入舞蹈动作)
三、做游戏
教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小朋友们的游戏——白杨青杨,把学生分两组,教师做裁判,带领所有孩子们一起参加游戏。
白杨青杨:白杨说,青杨对
你们想要哪一位?
能唱歌(跳舞、拍节奏)的请过来,
亚克西亚克西亚克西!
四、家乡美
教师出示自己家乡凤阳的图片,配上音乐《凤阳花鼓》,学生欣赏。教师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五、总结下课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们心目中最美丽的地方,无论你是在滁州还是在凤阳,我们都会听到维吾尔族的“小巴郎”带给我们的美妙歌声。希望孩子们都能热爱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