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西师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五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几》例1、例2、例3、例4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 
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通过比较,知道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 
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2.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关键: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每人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抢答: 10+2= 10+9= 10+6= 7+10= 3+10= 8+10= 
 你是怎么算得又快又准的?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十加几就是十几。 
 二、新授 
 (一)情境引入 
  1. 问:上周学校的运动会相信大家还记得吧?都有哪些比赛项目? 
 2. 你在这个运动会上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二)收集信息 
 1.出示例1图 
 问:信息是什么? 
箱子里有9瓶矿泉水,箱子外有3瓶 
问:问题是什么? 
一共有多少瓶水? 
 2. 你能列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9+3 
 (三)明确算法 
 1. 9+3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再和同桌说一说。 
2.交流算法:你是怎样算出的? 
 方法1——数 10、11、12或1、2、3……12(接数法,数数法) 
方法2——凑 先把1盒饮料放进箱子里, 
 外面还有2盒,所以一共有12盒。 
问:图上小朋友为什么要把1瓶水放进去?有什么用? 
引导学生回答:是为了凑成十 
3.梳理凑的过程 9+3=12 
教师示范摆小棒:先摆9根小棒,再摆3根小棒,从3根小棒里面拿出1根小棒,和9根小棒合起来凑成10根小棒,再把10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2根小棒。 
 请一个同学复述刚才凑十的过程。多抽几个同学复述。 
 (四)运用凑十法 
 1. 出示例2图 
 2. 让学生看图,说出图意,独立列式解答。 
 3. 教师巡视指导。 
 4. 抽生个别说说是怎样算的。 9+5= 9+7= 
 问题:1. 前面这几题计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10+2= 10+4= 10+6= 
 2. 你们是怎样算的? 
 小结:我们采用了“凑十法”,就是把9加几的题目转化成了10加几的题目来计算。 
(五)寻找规律,加深理解 
问:今天我们学习9加几,黑板上已经有 9+3,9+5,9+7,你还能举出其他9加几的算式吗? 
1. 学生说,教师拿出算式卡片。9+2= 9+3= 9+4= 9+5= 9+6= 9+7= 9+8= 9+9= 
2. 教师贴出口算卡算(乱贴),学生用口算并举起得数(数字卡片),最快的可以将口算卡片贴在黑板上。 
3. 贴在这黑板上的9加几算式,有点乱,你有什么意见? 
4. 按学生要求将卡片重新排列。 
5. 观察排列后的9加几算式卡片。指黑板上的9加几算式,(师指得数个位上的数和9加几的几画弧线口述:这两个数关系怎样?( 得数个位上的数比9加几的几少1) 
 问题:1.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 个位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数学书72页练习十三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怎样计算9加几?回家后骄傲的告诉爸妈今天所学到的本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凑十法,方法是(指板书说),同学们学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