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0 11:3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标要求: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什么是世界史?
世界历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势。中国史也是世界史的一部分,所以要纵横联系,比较归纳。
上古史(古代史):远古有人类开始--公元5世纪,这一时期形成了世界五大文明摇篮,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中古史:公元5世纪--15世纪,散居的部落通过迁徙、战争,逐渐相对聚集靠拢,形成大大小小的邦国、王国和帝国。
近代史:1500年地理大发现--20世纪初。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大国纷纷崛起,他们通过海洋进行殖民扩张,瓜分世界市场,争夺势力范围,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资本主义发展遭遇一系列重大挫折,并相应进行一系列重大调整,至今仍影响世界。社会主义诞生,并与资本主义在对抗中并存、发展。人类命运公共体在经历一系列严重灾难后日益显现。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四、五、六单元
第七、八、九单元
世界历史的大致分期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①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②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③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1、原因:
材料: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社会出现剩余产品,这使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成为可能。部落首领等把部分剩余产品据为己有,社会出现分化和阶级。
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战争开始频繁发生,进而出现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阶级对抗。为了管理生产、控制冲突,国家开始产生。国家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2、标志: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文明
地域
产生
时间
统一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18世纪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
公元前2900年—前2400年,苏美尔时代
公元前2400年—前2200年,阿卡德时代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刻在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现存法国卢浮宫。
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柄的浮雕;宣扬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法典》
太阳神沙玛什
汉谟拉比王
权柄
《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
第6条: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03/205条: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
第196/197条: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保护私有财产
维护奴隶主利益
同态复仇
根据材料,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并概括《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保护私有财产,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利益和权威。
古代文明
地域
产生
时间
统一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18世纪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①文字:_________
②文学:_________
_______的传说;
最早的史诗——
__________________
③数学:发明了
______________
④建筑:_________
楔形文字
洪水和
方舟
《吉尔伽美什》
60进位制
空中花园
这是一部关于统治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苏美尔王朝的都市国家乌鲁克英雄吉尔伽美什的赞歌,虽然这是作品残缺了近1/3,但从余下的2000多行诗中还是能够感受到苏美尔人对他们伟大英雄的崇拜赞美之情。
古代文明
地域
产生
时间
统一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100年
①确立法老至上权威;
②建立起官僚系统。
法老图坦卡蒙安葬面具
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古代文明
地域
产生
时间
统一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100年
①确立法老至上权威;
②建立起官僚系统。
①神话和文学故事
②象形文字
③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④金字塔
⑤莎( suō )草纸
太阳神——阿蒙·拉
埃及生活在太阳之下,几乎有三百六十五天都在太阳照射之下,埃及每年大约有一两天下雨,其余时间都阳光充足,如果太阳消失了,埃及人觉得一定不正常。埃及人依靠太阳为生,当太阳升起光明就出现,新的一天开始;当太阳落下,万物死去。他们意识到,从他们文明的一开始,他们就热爱太阳,有两件事情真正地影响埃及人,太阳和尼罗河。
拉神头戴两片羽毛,手持一根权杖。他象征着男人的气概,公羊和雌鹅是他的神兽。
象形文字
内脏放置容器
木乃伊制作流程
从左至右为:
肺、肠、肝、胃。
制作木乃伊的工匠首先要用一个金属钩子从死者鼻孔伸入,将大脑取出,然后在尸体肚子的边缘切开一个小口,取出器官,用棕榈酒清洗后放入石制容器封存。接下来,工匠清洗尸体并填充香料,用天然泡碱浸泡大约2个月。当泡碱将尸体的水分吸尽后,工匠再次对尸体进行清理,用上好的亚麻布条缠裹并涂抹油膏。用珠宝进行装饰后,尸体就可以人棺下葬了,棺木上面还要刻画死者生前的模样。
——摘自希罗多德:《历史》
◎《亡灵书》残片
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
古代文明
地域
产生
时间
统一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
约公元前3000纪
约公元前3100年
种姓制度
印度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具有3000多年历史。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和达利特(贱民)。
一张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纳等级: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达利特则被称为贱民,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没有资格进入等级,只能从事最低贱的工作,并且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为了保证种姓的纯洁性、神圣性,各个种姓之间是不能通婚的。
1947年印度脱离殖民体系独立后,种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废除,各种种姓分类与歧视被视为非法,然而在实际社会运作与生活上,其仍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种姓制度
婆罗门
主掌宗教祭祀
刹帝利
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吠舍
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
首陀罗
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贱民
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古代文明
地域
产生
时间
统一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
约公元前3000纪
约公元前3100年
种姓制度
①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佛教
创立者:释迦摩尼
古代文明
地域
产生
时间
统一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
约公元前3000纪
约公元前3100年
种姓制度
①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②文学:《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③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
④在天文、历法、医学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绝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还把农村地区隔成了互不相连的小块。因而,那种可作为地区合并基础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腊人是没有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古代希腊示意图
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柏拉图
古代文明
地域
产生
时间
统一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希腊文明
①约公元前2千纪
②前8—6世纪,城邦逐渐
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
①城邦制:
(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斯巴达—寡头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利克里
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城邦公民一般指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
古代文明
地域
产生
时间
统一
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文化
古希腊文明
①约公元前2千纪
②前8—6世纪,城邦逐渐
巴尔干半岛和爱琴海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
①城邦制:
(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斯巴达—寡头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
②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①文学:神话、悲剧、喜剧
②历史:希罗多德、修昔底德
③哲学:苏、柏和亚
《荷马史诗》
埃斯库罗斯
(“悲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
(“喜剧之父”)
古希腊的文化成就
希罗多德
(西方“史学之父”)
修昔底德
(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柏拉图
《“理想国”》
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
文明是平等的,
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
文明是包容的,
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
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希罗多德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是什么因素对埃及文化的影响。( )
A.地理环境 B.宗教信仰
C.死而复活的思想 D.金字塔工程
2.“大力神塑造了他的形态,天神舍马什授予他俊美的面庞,阿达德赐予他堂堂风采,诸大神使吉尔伽美什姿容秀美。”最早记录该传说的文字是 ( )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古希腊文 D.印度梵文
【当堂训练】
A
B
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古代世界文明进行探究,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对下图中黑色地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佛教产生于此地
B. 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C. 闻名世界的金字塔建造于此地
D. 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D
【当堂训练】
4.4500年前的一份墓志文记载“要建好你在墓地的住所,那是你去往西天的驿站。死亡令我们沮丧,生存令我们快乐。但是不要忘记了,用石头建成的墓室却是为了永生。”该墓志文最可能出自( )
A.意大利半岛 B.希腊半岛 C.黄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D
【当堂训练】
A
谢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