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0 11:3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三、文明的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我们上节课涉及到的古代文明分那两种类型?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古希腊文明
农耕文明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文明类型
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代表
扩张区域
扩张方式
扩张的
因素
扩张的
影响
古埃及
古巴比伦
述亚
古代埃及
孟斐斯
孟斐斯
小 亚 细 亚
阿 拉 伯
叙利亚
巴勒斯坦
利 比 亚
努比亚
















第一瀑布
第二瀑布
第三瀑布
第四瀑布
第五瀑布
















亚 洲
非洲
下埃及
上埃及
公元前15世纪图特摩斯三世时埃及疆界
古代埃及
孟斐斯
孟斐斯
小 亚 细 亚
阿 拉 伯
叙利亚
巴勒斯坦
利 比 亚
















第一瀑布
第二瀑布
第三瀑布
第四瀑布
第五瀑布
















亚 洲
非洲
下埃及
上埃及
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后的疆域
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统一后的疆域
古埃及文明的展
扩展方向:古埃及文明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
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
亚述帝国:地处两河流域北部,公元前3千纪末已建立国家,到公元前10世纪开始大规模扩张,先后征服两河流域、伊朗高原西南部、小亚细亚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形成一个地跨亚非两洲的大帝国。
公元前18世纪,阿摩利人建立了古代巴比伦,在第六代王汉谟拉比采取远交近攻的方式,实现了南部两河流域的统一,势力伸展地中海东岸。一个半世纪以后,古巴比伦王国迅速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亚述。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文明类型
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代表
扩张区域
扩张方式
扩张的
因素
扩张的
影响
古埃及
古巴比伦
述亚
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两河流域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统一了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征服埃及。
武力战争
由于农业生产的地点是固定的,生产条件主要受自然因素影响,不需要与外界有太多的交往,因而农业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孤立的、闭塞的。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扩张性和外向性,原因在于:
其一,农业文明的发展,使文明区内人口愈来愈多,人口在激增的情况下便有可能离开文明中心而向四周迁徙。
其二,农业文明物质资料手段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极易为文明周边原始部族所了解、所模仿,从而发展农业。
其三,农业的先进性使生产出现了剩余,从而使一部分人能脱离农业而从事工商业,而工商业在本质上又是需要与外界交往的。
——刘景华:《人类六千年》(上)
情境一
根据材料及教材第8页内容,概括农耕文明能向外扩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文明类型
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代表
扩张区域
扩张方式
扩张的
因素
扩张的
影响
古埃及
古巴比伦
述亚
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两河流域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统一了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征服埃及。
武力战争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④人口的增长;
⑤农耕文明的先进性。
古希腊
①扩展方式:
②扩展条件:
③殖民范围:
④扩展原因:
材料: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前后,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情境二: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
依据教材及上述材料,概括希腊文明扩展的方式、条件、区域范围及原因。
移民方式(殖民)
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
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殖民,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建立众多城邦。
自然条件的影响(山地多、平原少)
资源少,人口相对过剩
工商业发展需求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文明类型
农耕文明
海洋文明
代表
扩张区域
扩张方式
扩张的
因素
扩张的
影响
古埃及
古巴比伦
述亚
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
两河流域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
统一了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征服埃及。
武力战争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④人口的增长;
⑤农耕文明的先进性。
古希腊
移民(殖民)
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殖民
自然条件的影响人口相对过剩
工商业发展需求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国的兴起。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
前4世纪末的亚历山大帝国
1-2世纪的罗马帝国
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时间
疆域范围
统治概况
衰亡
公元前6世纪
兴起于___________,征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内的广大地区。
伊朗高原
细亚、巴尔干半岛北部
两河流域、埃及、小亚
情境三
材料一:波斯帝国能够成为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是此前文明交流的结果。……波斯帝国兴起后,基本接受了亚述和埃及的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并利用官僚队伍管理帝国。波斯还发展起统治帝国的一套系统的制度,除实行君主专制和行省制度外,还建立了统一的税收体系,发行货币,广泛修建道路强化帝国不同地区间的联系。
材料二:大流士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在全国修建驿道,最长的一条称为“御道”,起自小亚细亚海岸的以弗所,东至伊朗高原的苏萨,全长2400公里……大流士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波斯帝国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时间
疆域范围
统治概况
衰亡
公元前6世纪
兴起于___________,征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内的广大地区。
伊朗高原
细亚、巴尔干半岛北部
两河流域、埃及、小亚
①中央:君主专制制度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
③建立统一税收体系,统一货币。
④改进驿站制度,修驿道。
公元前4世纪末,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4世纪末
亚历山大(前336—前323 年在位),马其顿国王。当时希腊“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作他的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自幼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诗》。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翼,击败希腊联军。20岁,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他是一个真正的马背上的皇帝,一生东征西讨,没有打过一次败仗,而且每一次都取得了完美的胜利。
亚历山大大帝
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时间
疆域范围
统治概况
衰亡
公元前6世纪
兴起于___________,征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内的广大地区。
伊朗高原
细亚、巴尔干半岛北部
两河流域、埃及、小亚
①中央:君主专制制度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
③建立统一税收体系,统一货币。
④改进驿站制度,修驿道。
公元前4世纪末,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4世纪末
在灭亡____________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地跨________________三大洲的大帝国。
波斯帝国
欧、亚、非
①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军事大权于一身;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
③推广希腊文化。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
情境四:根据材料指出亚历山大东征有什么历史影响
材料一: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嬴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材料二:亚历山大东征使东西方文化在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冲撞和交融,这使得富于理性和逻辑的希腊哲学与古代埃及、西亚的知识相结合。东西方的艺术也相互影响,出现了崭新的艺术风格。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材料三:希腊化时代,是指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三个世纪里,古希腊文明和小亚细亚、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埃及以及印度的古老文明相融合的一种进程。
如果说以前的文明都是孤立发展的话,那么“希腊化”恰恰是使分散的希腊埃及和印度文明走向了一体。她使原先的文明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争相怒放。
——陈恒《希腊化时代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影响1:亚历山大的东征给东方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影响2:观上促进了希腊文化与东方诸文明的交流和融汇。
帝国
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
时间
疆域范围
统治概况
衰亡
公元前6世纪
兴起于___________,征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内的广大地区。
伊朗高原
细亚、巴尔干半岛北部
两河流域、埃及、小亚
①中央:君主专制制度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
③建立统一税收体系,统一货币。
④改进驿站制度,修驿道。
公元前4世纪末,被马其顿灭亡
公元前4世纪末
在灭亡____________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地跨________________三大洲的大帝国。
波斯帝国
欧、亚、非
①继承波斯帝国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集政治、军事大权于一身;
②地方实行行省制;
③推广希腊文化。
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
公元1-2世纪
先征服了__________,接着向________地区扩张,把整个_______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意大利
地中海
地中海
①政体:
君主制
共和制
帝制
②基督教兴起,4世纪成为国教
4世纪末帝国分裂,5 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
情境五:根据材料分析罗马帝国扩张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罗马帝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地中海世界和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和希腊文明发源地都统一在一起的帝国。罗马帝国将各个文明汇聚成大河。罗马帝国统治下有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客观上维系了罗马帝国的存在,促进罗马帝国的强盛。同时使原来隔绝的地区开始有了交流,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罗马帝国与东方各国接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明不断交融的过程。
材料二:19世纪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用刀剑令世人屈服,建立了一个宏大的罗马帝国;第二次是基督教的传播使罗马声名大振,令世人称奇;第三次用法律规范世人的举止,举世皆闻罗马大法。人的举止,举世皆闻罗马大法。
①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③传播了基督教,使基督教传出欧洲大陆,为基督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制定法律,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
三、文明的交流
1、文明的多领域传播
总趋势:
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领 域
传 播 途 径
农耕技术
冶铁技术
神话故事
雕刻艺术
字母文字
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______(伊朗高原)——向西传入_____(希
腊,并进一步传到西欧和北欧) ——向南传入_____(埃及、利比亚等)
中亚
欧洲
北非
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_______,从那里扩散到_____________等地,人类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
西亚
埃及和希腊
铁器时代
西亚的神话曾传入_______,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
希腊
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_______
埃及
古代西亚字母
古代埃及字母
古代印度字母
西

三、文明的交流
1、文明的多领域传播
总趋势:
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
2、中外交流——丝绸之路
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汉朝和古罗马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只能通过安息这个中介,因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间接联系。
据《后汉书》记载,166年,罗马皇帝的使节在日南登陆后,前往洛阳进谒汉桓帝,随身带有象牙、犀角、玳瑁等珍贵礼品。这样,中国与罗马两国“始乃一通焉”。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从阿蛮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从斯宾南行渡河,又西南至于罗国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极矣。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
——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课堂小结
1、希腊半岛山地多,平原面积小,土地贫瘠,对于其居住者的生存提出了很高的挑战;巴尔干山脉更是阻碍了人们的出行和海外交流。所以,城邦时代希腊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 )
A.海外贸易 B.奴隶贸易 C.农业生产 D.海外殖民
2、波斯帝国实行实行行省制,由君主指定军队指挥官,在地方上实行军政分治,派监察官监督地方,建立驿站以便传递消息。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 )
A.活跃国内经济 B.维护君主专制
C.监察地方施政 D.发展对外交往
D
B
课堂练习
3.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
A.张骞对丝绸之路开辟作出决定性贡献
B.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C.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
D.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C
4.公元52年罗马帝国的“克劳狄元老院决议”规定,如果一个女自由人与属于另一个人的男奴在其奴隶主正式反对的情况下仍继续住在一起,那么这个女自由人本身以及此结合产生的后代都将成为该奴隶主的奴隶。反之,则不做规定。此项规定的目的在于( )
A . 维护奴隶制度 B .限制妇女地位
C . 保证自由人的身份与血统 D .不承认奴隶与自由人婚姻
A
5.腓尼基人融合了象形文字,并简化了楔形文字,将几种旧写法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在接下来的书写过程中极大地缩短了书写时间,发明了非常简便的22个字母。由此可见,腓尼基字母的发明( )
A.表明日常书写用文字诞生 B.是区域文明交融的成就
C.体现了西亚文明独领风骚 D.是商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B
谢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