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4《灯 笼》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4《灯 笼》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0 09: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灯 笼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文章中的句子。
2.了解灯笼的象征意义。
3.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重点难点】
1.了解灯笼的象征意义。
2.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年的春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气氛,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今天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看看灯笼给了他怎样的记忆。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年—1982年),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
【知识链接】
灯笼的寓意和来历: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元宵节打灯笼的习俗始于东汉时期,东汉明帝刘庄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明确: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二)问题探究
1.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结合文章,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明确:表面写族姊家华贵朱门颜色变暗淡了,不再鲜艳了,实际上写族姊家庭早已衰败。
(2)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明确: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3.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明确: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写作特色】
1.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第3段写“我”去接祖父和祖父讲故事是记叙,“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是抒情。
第11段“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是抒情,其他的句子主要是描写。
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既创设了感人的意境,又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2.结构严谨。
开头两段由小孩子喜欢火,三家村的往事,既写出人们对光明的渴望,又自然引出下文对有关灯笼往事的回忆;结尾一段又由灯笼联想到“燎原的一把烈火”,再用一“壮”字,再次升华中心,赞颂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可见,文本前两段与结尾联想的两段紧密联系,中间诸段落俱为回忆,不可不谓作者之为文独具匠心,巧设结构。
3.使用方言,地方味浓郁。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散文也是这样,作者通过多种表达方式把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灯笼贯穿在一起,表达情感层层深入,富有感染力。文章地方色彩浓郁,多用方言,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赏析课文分析写法以利于学生散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课堂小结】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由此跳出个人情感圈子,生化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