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作者以及相关背景,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能够背诵名篇名句。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写作手法,体会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
3.反复诵读,把握诗文主旨,领会诗文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体味其写作目的与艺术风格。
【重点难点】
1.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欣赏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2.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各篇课文的理解,培养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3.掌握“记”的一般要求,进一步提高发现、表现景物、事物特点的能力。
【教学指导】
1.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2.让学生广泛搜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借助这些资料对课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课时安排】
《桃花源记》 2课时
《小石潭记》 2课时
《核舟记》 2课时
《〈诗经〉二首》 2课时
9 桃花源记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大家认为世外桃源真的存在吗?如果世外桃源真的存在的话,那同学们想不想生活在那个没有作业困扰,没有尘世打扰的与世隔绝的地方呢?课文中作者所描述的那个世外桃源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
【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田园生活是陶渊明作品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相关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争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文体知识】
1.记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这种题材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技”。在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并兼有议论、抒情。
2.记的分类
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新课讲授】
整体感知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积累材料中的一些文言字词。
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1)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象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6.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三个单音节词概括。(学生思考并交流)
明确:美、乐、奇。
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课后作业】
初步背诵课文。
对译课文第2—3段。
第二课时
【新课讲授】
问题探究
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明确:“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以致迷路而返,“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渔人以前未曾见过,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明确:进入桃花源不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桑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韵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
明确:“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明确: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说的应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花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最后两段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
明确: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7.桃源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是真有实景还是纯属虚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
明确:本文纯属虚构。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扰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明确: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与世隔绝 无人问津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试看,今天的社会,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各族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愿同学们在这美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3.课外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进一步了解作者理想的实质。
4.查找古诗词中描写桃花源的诗句,并摘抄下来,积累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