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马说》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0 09:2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马 说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加强朗读训练,培养文言文的语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4.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5.认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引导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的优越环境,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重点难点】
1.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3.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马说》《师说》《祭十二郎文》《与孟东野序》《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都是很著名的文章。
【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具有“炜晔而谲诳”的特点,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本文以“马”为“说”的对象,是指借写马的遭遇来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看法。
【新课讲授】
(一)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磁带,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抒发的情感。
朗读时要注意语句的停顿。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二)问题探究
1.重点词语的理解。
(1)祗:只,仅。
(2)辱:辱没。
(3)骈:并列。
(4)是:这。
(5)能:才能。
(6)见:同“现”,表现。
(7)且:犹、尚且。
(8)等:等同,一样。
(9)安:怎么。
(10)临:面对。
2.一词多义的理解。
(1)故虽有名马 虽: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 虽:虽然。
(2)不以千里称也 以:用。
策之不以其道 以:按照。
(3)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同“饲”,喂。
食不饱 食:吃。
(4)其真无马邪 其: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 其:指代他们。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指代千里马。
(5)策之不以其道 策:鞭打。
执策而临之 策:马鞭。
(6)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能够。
虽有千里之能 能:才能。
3.通假字的解释。
(1)食:同“饲”,喂。
(2)材:同“才”,才能。
(3)见:同“现”,表现。
(4)邪:同“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4.难句翻译。
(1)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骈死于槽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学生结合注释和老师讲解的内容,翻译全文。
6.第1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7.课文中作者写“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为了强调什么?
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8.第2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9.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0.第3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人不识马。
11.本段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课堂小结】
本文以千里马喻指杰出的人才,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才能的人不被当时统治者识别和重用,以致终生被埋没,抨击了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重点词句。
2.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马 说
韩 愈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深刻嘲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上节课中,我们一起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看到了千里马因为没有伯乐而只能“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者为什么要写没有被伯乐发现的千里马呢?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课文,深入探究。
【巩固理解】
1.课文开篇就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就应该先有伯乐。因为如果人无法将千里马与普通的马区别开来,那千里马就等于是普通的马。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何作用?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起论点的作用,下文都是从反面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3.“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有何作用?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4.当“千里马”被埋没时,它的遭遇是什么样的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俗话说,不平则鸣。韩愈为何要替一匹马的不公遭遇鸣不平呢?这岂不是小题大做?你们怎么理解呢?
韩愈是以此讽喻当时的统治者。千里马在这里也指人才,而伯乐则是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这里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并非小题大做。
6.关于托物寓意写法的理解。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这种写法赋所托之物以某种象征意义,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以千里马喻贤才,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这种写法的显著特点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体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含蓄,能充分激发人们的想象。
7.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恨的心情。
8.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吗?
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9.细读全文,体会每段最后一句话所表达的感情。
第1段末句“不以千里称也”,表达了作者对名马受屈、被埋没的不幸遭遇的无限惋惜、慨叹,语气极为低沉。
第2段最后说“安求其能千里也?”,运用了反问的句式,表达了满腔的愤懑不平。
第3段写道:“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呜呼”后面用了感叹号,是对那些毫无见识却又妄下论断者发出的悲叹。“其真无马邪?”是对上述错误结论的反诘,有咄咄逼人之势。“其真不知马也”正面提出与对方截然相反的结论,字字铿锵,凝聚着对妄言无马者的抨击与鄙视,直抒郁结已久的不满的感情。
10.体会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
在结构方面,本文脉络清晰,丝丝入扣,全文围绕“其真不知马也”这一中心层层推论。
第1段,首先表明作者的基本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可以视为总纲,旨在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恳切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然后宕开一笔,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既从反面说明了基本观点,又深刻地揭露了现实问题,这是本文的中心议题,继而水到渠成地叙写千里马被屈辱、被埋没的不幸遭遇,作者怀才不遇的苦衷隐含其中。
第2段写千里马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展其才华,揭露问题的实质——“伯乐不常有”。“安求其能千里也?”之反问,吐尽心中的愤懑与不平。
第3段尽数统治者的种种愚妄浅薄,令人切齿;进而引发感慨,揭示中心。“其真无马邪?”一问,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其真不知马也”一答,如泰山压顶,直捣黄龙。全文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11.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简练、含蓄的特点。
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
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蕴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12.作者在本文中所提的看法,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面对韩愈你想说什么?
就一般而论,提出要有伯乐来识别名马、培养千里马,即要有知贤识才的人来挑选、荐拔人才,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然而,本文所流露出的强烈的个人情绪,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期待有像伯乐那样的贤君来赏识、提拔自己,把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身上,这是不可取的。
13.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
14.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过于绝对。我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地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点,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部分(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辛辣地讽刺了“食马者”的浅薄无知,点明中心。
【写作特点】
本文属于“说”这种体裁,与现在的杂文相似。本文总体上可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
1.托物寓意,结构精巧。
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2.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唯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连用五个“不”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幸处境,寄托了作者愤愤不平和穷愁潦倒之感,观点鲜明,讽刺深刻。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2.探究思考:从今天的视角来看,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除了“食马者”不知马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写出你的探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