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1课时 荒漠化的含义及成因 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
【基础过关】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影响荒漠化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C.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得到了遏制
D.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地理环境无关
2.与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据此回答3~4题。
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
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
5.近几十年来,我国沙漠化土地的主要成因是( )
A.降水量少,蒸发旺盛
B.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气候变异
C.人类工农业生产及其他生产活动
D.大面积的污染
【能力提升】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确定荒漠化的范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上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如次生盐碱化。)据此,完成6~8题
6.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7.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层疏松、直立性较强 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8.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作用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与工矿、交通建设有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原因是风蚀
9.我国对楼兰古城及罗布泊的考古和科学考察表明( )
A.荒漠化问题发生在工业时代,古代不曾有过
B.荒漠化完全是战争、瘟疫等人为因素引起的
C.人为破坏植被导致水源枯竭、土地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D.荒漠化完全是地质时期的自然过程形成的,有沙质荒漠和砾质荒漠
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甲表示( )
A.土地盐渍化 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11.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原因有( )
①燃料短缺 ②砍伐森林 ③不合理灌溉 ④盲目扩大耕地 ⑤风沙侵袭 ⑥人口和贫困问题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⑥
读“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回答12~14题。
12.B地区所在的地形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太行山脉
13.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凌汛 B.水土流失
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
14.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 )
A.人口密度超过地区承载力
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
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
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5.读“世界荒漠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荒漠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荒漠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地与B地纬度位置大体相当,但C地没有形成沙漠而B地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A地荒漠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请简述该地水资源利用不当的方式及其后果。
(4)B地荒漠不断向南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巧学速记】
(1)图示法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2)数字记忆荒漠化
“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二因”——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
【反思小结】
重要知识点 关键点总结 我的反思
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是试题的切入点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因素 造成荒漠化的主要的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最容易出题,是常考点
参考答案
1.B [荒漠化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也有分布,如石漠化;目前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仍在不断扩展;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距海远,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得十分干旱,导致荒漠化产生。]
2.A [我国西北地区在北纬40 附近,不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纬度范围。]
3.C [江南丘陵的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呈酸性,黏重贫瘠,一旦植被破坏,流水侵蚀强烈,形成寸草不生的类似荒漠的景观,被称为“红色荒漠”。]
4.A [滥伐森林,破坏植被,流水侵蚀更加强烈。]
5.C [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放牧、樵采和垦殖,以及开矿、修建工程时不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6.D 7.B 8.B [第6题,正确的对应关系依次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云贵高原——石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沙漠化。第7题,云贵高原是①②④,黄土高原是②③④。第8题,江南丘陵温度高,降水多,化学作用强。]
9.C [楼兰古城和罗布泊的消失,主要是由于人类破坏植被,过量引水灌溉,使塔里木河流域下游干涸,从而使土地退化,这也是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0.C [从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带来的上游用水增加,会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11.B [注意抓住题目中问的是“人类活动”,燃料短缺、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均不属于人类活动,因此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12.C 13.B 14.A [从图中河流的形状和其他信息可以推断出,这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形区,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从图中可以看出A、B两地的人口密度均超过了该地区的合理承载力。]
15.(1)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地区和中纬度大陆内部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C地深受季风环流影响,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
(3)①内流河上、中游用水过多,造成下游河湖干涸,荒漠扩大;②绿洲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造成植被枯萎、土地沙化;③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4)B地向南为热带草原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滥垦滥牧致使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解析 荒漠主要分布在副热带大陆的中、西部和温带内陆地区,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分布、距海远近和洋流等因素密切相关。A地处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由于距海遥远,高山环绕,降水稀少;而且过度樵采、过度农垦和水资源利用不当,荒漠化现象比较严重。河流中、下游地区的荒漠化现象尤为严重。B地荒漠不断向南扩展的原因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