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行星的运动(强化提高)课件—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 行星的运动(强化提高)课件— 2020-2021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19 22:5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第一节行星的运动
目录
考情分析
能力拓展
对应例题
拓展训练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是高考的重点,单独考查这个知识点的试题并不多,但从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来看,涉及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试题不少,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加强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尤其是第三定律,应予以重视。
能力拓展
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1.理解要点
(1)从空间分布认识:行星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所有椭圆有一个共同的焦点,太阳就在此焦点上。
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2)从速度大小认识:行星靠近太阳时速度增大,远离太阳时速度减小。如图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一个焦点上。如果时间间隔相等,即,那么面积A=面积B。由此可见,行星在远日点a处的速率最小,在近日点b处的速率最大。图中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3)对????3????2=????的认识:如图中,半长轴a是AB间距的一半,不要误认为a等于太阳到B点的距离;T是公转周期,不要误认为是自转周期,如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不是一天。
?
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2.应用指南
(1)在计算中,我们可以把行星的运行轨道近似为圆,把卫星的运行轨道也近似为圆,这样就使问题变得简单,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也相差不大。
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2)在上述情况下,的表达式中,a就是圆的半径r,利用的结论解决某些问题很方便。
(3)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k值由中心天体的质量决定,与行星的质量及体积运行速度等因素无关,并且定律对其他星系亦成立,只是k值不一定与太阳系中的k值相等,将由其他星系中心天体的质量唯一决定。

对应例题
1.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远近不同,绕太阳运转的周期也不相同.下列反映公转周期与行星轨道半长轴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由????3????2=k知????3=????????2,D项正确.
?
2.某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椭圆轨道如图所示,F1和F2是椭圆轨道的两个焦点,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点的大,则太阳是位于(  )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因为行星在A点的速率比在B点的速率大,所以太阳在离A点近的焦点上,故太阳位于F2.

拓展训练
1.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可以确定(A  )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这颗行星的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
C.这颗行星的质量等于地球的质量
D.这颗行星上同样存在着生命
2.若地球绕太阳运行到图2中A、B、C、D四个位置时,分别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BD )
A.地球由夏至运行到秋分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减小
B.地球由春分运行到夏至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增大
C.地球由春分运行到秋分的时间比由秋分运行到春分的时间长
D.地球由春分运行到秋分的时间比由秋分运行到春分的时间短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