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课时 染色体变异(一)
一、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对染色体组的理解正确的是
A.果蝇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多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D.各种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 )2. 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别编为1~8号。其中1和2、3和4、5和6、7和8分别为4对同源染色体。则以下能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1和2 B.1、2、3、4
C.1、3、6、7 D.1、4、5、6
( )3. 在所有的植物的下列各项中,肯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
A.卵细胞 B.染色体组 C.单倍体 D.极体
( )4. 某生物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表示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 B C D
( )5. 已知普通小麦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2,染色体组数为6,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组应是
A.8和2 B.4和2 C.7和3 D.42和21
( )6. 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所得的无籽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
A.YR B.Dd C.Ab D.BC
( )7.玉兰植株中有如下几种类型,其中有性生殖能力最强的是
A.二倍体(2N=14) B.三倍体(3N=21)
C.四倍体(4N=28) D.五倍体(5N=35)
( )8. 已知洋葱是二倍体生物,则不能找到等位基因的细胞是
A.叶肉细胞 B.花粉 C.根尖细胞 D.鳞茎细胞
( )9. 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
( )10. 在自然界中,多倍体形成过程的顺序一般是
① 减数分裂过程受到阻碍 ② 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加倍③ 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生殖细胞 ④ 有丝分裂过程受到阻碍⑤ 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合子 ⑥ 染色体复制过程受到阻碍
A.①②③⑤ B.④⑤③⑥ C.⑥②③⑤ D.④②③⑤
( )11.基因型为AABBCC的豌豆和aabbcc的豌豆杂交,产生的F2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应该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 )12.水稻的糯性、无籽西瓜、黄圆豌豆ⅹ绿皱豌豆 绿圆豌豆,这些变异的来源依次是
A.环境改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环境改变、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 )13.用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和诱导多倍体,起作用的时期分别是
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前期 B.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后期
C.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后期 D.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后期
( )14.通过具有相对性状的植株(或动物)杂交培养新品种,主要来自于下列哪种变异
A.基因突变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重组 D.多倍体育种
( )15.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三、非选择题
16.良种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培育良种有多种途径。其一是具有不同优点的亲本杂交,从其后代中选择理想的变异类型,变异来源于 ,选育过程中性状的遗传遵循 、 规律。其二是通过射线处理,改变已有品种的个别重要性状,变异来源于 ,实质上是细胞中的DNA分子上的碱基发生改变。其三是改变染色体数目,例如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经过培育和选择能得到 植株。
17.下图是我国育种学家培育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过程图。试分析回答:
(1)A、B、D、R四个字母代表 。
(2)F1之所以不育,是因为 。
(3)F1人工诱变成多倍体的常用方法是 。
18.请分析下列两个实验:①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精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②用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子房发育成无籽西瓜。试问:
(1)番茄的无籽性状是否能遗传?为什么?
。若取此番茄植株的枝条扦插,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是否有种子?为什么?
。
(2)三倍体西瓜无性繁殖后,无籽性状是否能遗传?
。若取此枝条扦插,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有 个染色体组。
第33课时 染色体变异(一)答案
1.B 2.C 3.B 4.D 5.C 6.B 7.A 8.B 9.B 10.D 11.C 12.D 13.A 14.C 15.B
16、基因重组 基因的分离规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突变 多倍体
17、(1)来源于四个物种的4个染色体组
(2)它产生配子时,染色体不能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
(3)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的生长点,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18、(1)无籽性状不能遗传。因为无籽性状的出现是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精的蓓蕾,没有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果实中有种子。因为生长素只是处理花蕾,番茄植株的其他部位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2)无籽性状能遗传。无籽是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三第31课时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
一、单项选择题
( )1.果树的叶芽若在早期发生突变后,可以长成变异枝条,但其长势一般较弱或受到抑制。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A.随机性 B.稀有性 C.多方向性 D.有害性
( )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C.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 )3.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
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
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D.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
( )4.下面列举几种可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原因,其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射线的辐射作用 B.杂交 C.激光照射 D.秋水仙素处理
( )5.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现为亲代所没有的表现型叫做基因突变
B.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中碱基发生变化是基因突变
C.突变频率很低,但是多方向性的
D.突变能够自然发生,也能人为进行
( )6.下面列举几种可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原因,其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A.射线的辐射作用 B.杂交 C.激光照射 D.秋水仙素处理
( )7. 在一个种群中发现两种突变的性状,其中A种性状无论繁殖几代都不变,而B种突变性状繁殖到第三代又有37.5%的性状回复到原来的性状,以上A、B突变分别属于
A.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 B.人工诱变和染色体变异
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 D.都是隐性突变或者都是显性突变
( )8. 关于基因突变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定期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 B.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C.有些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益的 D.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 )9.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和生物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
( )10.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如上图示,该图不能表示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
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11.当牛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分子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A.基因重组 B.DNA的解旋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合成
( )12. 一对夫妇所生育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很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影响 D.疾病影响
( )13.下列基因突变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B.在DNA复制中,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差异,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产生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一般对生物是有害的,但是,也有的基因突变是有利的
D.基因自由组合使生物产生新基因
( )14. 水毛莨生长在水中的叶呈丝状,生长在水面上的叶呈扁片状,这种性状的变异说明能说明
A.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C.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基因型改变导致表现型改变
( )15.若某基因原为30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300个碱基对,它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来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相比较,差异不可能为
A.只相差一个氨基酸,其他顺序不变 B.长度改变,顺序改变
C.长度相差一个氨基酸外,其他顺序也有可能改变 D.长度不变,顺序不变
( )16.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性
A.白菜因水肥充足比周围白菜高大
B.变色龙在草地上显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
C.蝴蝶的幼虫和成虫,其形态结构差别大
D.同一麦穗结出的种子,长出的植物中,有抗锈病和不抗锈病
三、非选择题
17.基因突变具有以下共同特性,从突变的时间上看,都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从发生突变的概率看都是________________,从发生突变的方向看,都是________________,从突变与生物的利害关系看_________________。
18.基因突变的意义表现在,它能产生新的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的主要来源,也是_____________的重要因素之一。
19.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⑴ 图中①②③表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
⑵ 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出现“差错”,导致DNA___________发生局部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⑶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若正常基因为H,那么致病基因就是_________。H基因表示的碱基组成是________,h基因的碱基组成为__________。
⑷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十分少见,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0、 正常细胞的基因组里都带有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就会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1)其原癌基因上一个碱基对的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改变,即氨基酸顺序上第19位氨基酸由脯氨酸转变为组氨酸。已知脯氨酸的密码子有CCU、CCC、CCA、CCG,组氨酸的密码子有CAU、CAC。突变成的癌基因中决定第19位组氨酸密码子的碱基对组成是________或________。这一原癌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________。
(2)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是因为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使得细胞间的_____________。
第31课时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答案
1.D 2.A 3. B 4.B 5.A 6.B 7.A 8.A 9.B 10.D 11.A 12.A 13.D 14.D 15.D 16.D 17.细胞分裂的间期;突变率低;不定向的;多害少利 18.基因;生物变异;生物进化 19.⑴ 基因突变 CAT GUA ⑵ 内部结构(或碱基对序列) ⑶ h CTT CAT ⑷ 突变率低;多害少利
20. (1) (2)糖蛋白等物质少 黏着性减小第36课时 人类遗传病(二)
一、单项选择题
( )1.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在下列血亲关系中属于旁系血亲的是
亲兄弟、亲姐妹 ②祖父、祖母 ③表兄弟、表姐妹 ④外祖父、外祖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 )2.下列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A.亲属中生过先天畸形孩子的待婚青年 B.得过肝炎的夫妇
C.父母中有残疾的待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
( )3.某男子的父亲患血友病,而他本人血凝时间正常,他与一个没有血友病家族史的正常女子结婚,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A.1/2 B.1/4 C.0 D.1/16
( )4.下列疾病分别属于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依次是
①21体综合征 ②原发性高血压 ③糖尿病 ④苯丙酮尿症 ⑤软骨发育不全 ⑥并指 ⑦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⑧性腺发育不良 ⑨先天聋哑
A.⑥⑨、③、②④⑦、①⑤⑧
B.③⑤⑨、④⑥⑦、②、①⑧
C.⑤⑥⑦、④⑨、②③、①⑧
D.③④⑥、⑤⑦⑨、②、①⑧
( )5.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是一种遗传病,此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引起的。某女士的母亲患有此病,如果该女士结婚生育,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A.如果生男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B.如果生女孩,孩子不会携带致病基因
C.不管生男或生女,孩子都会携带致病基因 D.必须经过基因检测,才能确定
( )6.某男子是 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其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
A.神经细胞 B.精原细胞 C.淋巴细胞 D.精细胞
( )7.单基因遗传病是指
A.一条染色体上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很多个染色体上单独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D.以上几项都可以
( )8.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C.非近亲婚配一定可防止遗传病的发生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无生育能力
( )9.下列不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
A.由多对基因控制 B.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
C.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发病率极低
( )10.血友病基因存在于X染色体上,下列关于血友病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血友病为伴性遗传病 B.血友病基因可能与红绿色盲基因连锁
C.血友病是单基因遗传病 D.血友病是多基因遗传病
二、非选择题
11.如下图所示是一个遗传病的系谱(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A为显性,a为隐性)。请据图回答:
该遗传病致病基因在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
Ⅱ3、Ⅱ4、Ⅱ5、Ⅱ6的基因型是 。
Ⅲ7、Ⅲ9的基因型是 。
Ⅲ8、Ⅲ10的可能的基因型是 ,他(她)是杂合体的概率是 。
如果Ⅲ10与Ⅲ8结婚,属于 结婚,出生病孩的概率为 。
如果Ⅲ10与患该病的男性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为 。
14.观察并分析下图,你认为“生出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主要原因是高龄产妇卵功能减退造成的”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15.下列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Ⅱ-7为纯合体,请据图回答: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的 性遗传病。
(2)Ⅱ-5的基因型可能是 ,Ⅲ-8的基因型是 。
(3)Ⅲ-10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
(4)假设Ⅲ-10与Ⅲ-9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5)该系谱图中,属于Ⅱ-4的旁系血亲有 。
第36课时 人类遗传病(二)答案
1、B 2、A 3、C 4、C 5、C 6、D
7、C 8、B 9、D 10、D
11、(1)常 隐 (2)都是Aa (3)都是aa (4)AA或Aa 2/3 (5)近亲
1/9 (6)1/3
14、有一定道理,但有片面性。造成21三体综合征的关键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分离,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是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也有可能是出现了异常的精子。出现三体的概率与出现单体的概率相等。
15、(1)常 显 常 隐 (2)aaBB或aaBb AaBb (3)2/3 (4)1/12
(5)Ⅱ-5,Ⅱ-6,Ⅱ-10第34课时 染色体变异(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普通小麦是六倍体,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42条,指出下列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 )(1)六倍体小麦的花粉
( )(2)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
( )(3)六倍体小麦的胚
( )(4)六倍体小麦的胚乳
( )(5)六倍体小麦的珠被
A.21 B.42 C.63 D.84
( )2.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应是
A.18+XX B.18+XY C.18+XX或YY D.18+XX或XY
( )3.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原因是
A.单倍体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单倍体经染色体加倍后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单倍体高度不孕,不发生性状分离 D.单倍体育种免去了费时的杂交程序
( )4.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N/4 B.N/8 C.N/16 D.0
( )5.用生长素处理二倍体番茄所得到的无子番茄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单倍体
( )6.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且健壮、果穗大、籽粒多,因为这些植株可能是
A.单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杂交种
( )7.四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是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 )8.下列四个细胞图中,属于二倍体生物精子细胞的是
( )9.人类单倍体基因组是指存在于多少条染色体上的全部遗传信息?
A.22条常染色体 B.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
C.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D.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
( )10.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
C.个别染色体增加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 )11.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含21条染色体 B.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
C.胚乳含3个染色体组 D.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
( )12.下列关于水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
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
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
( )13.在适宜时期取材,下列实验材料能观察到植物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是
A.根尖 B.茎尖 C.花药 D.种子
二、非选择题
14.石刀板是一种名贵蔬菜,为雌雄异株,属于XY型性别决定,其雄株产量与质量都超过雌株.请你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提出两种合理方案繁殖推广。
15.现有味甘汁多、消暑解渴、稳定遗传的绿皮(G)红瓤(R)、小籽(e)西瓜品种甲与白皮(g)黄瓤(r)、大籽(E)西瓜品种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已知西瓜的染色体数目2n=22,请根据下面提供的西瓜育种流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 图中①过程所用的试剂________,通过②途径培育无籽西瓜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所结西瓜果实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为______ 、________。
⑵ 通过③培育无籽西瓜时所用的试剂为______,施用的时机和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瓜农用②生产的无籽西瓜比用③更受消费者青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选用的品种优秀,瓜农们也乐意采用③途径生产无籽西瓜,其优点是______ 。
⑶ 种子公司用品种甲作母本、品种乙作父本,通过⑤途径制得杂交种F1,待其播种开花后彼此相互授粉,结出的瓜比亲本个大、味甜、品位高,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原理。将此瓜所结种子(即F2)留下,来年再种的结果是产量、品质大大下降,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种子胚的基因型在理论上有_____________种。
(4) 为确认上述植株是否是单倍体,应在显微镜下检查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核,辨明染色体数目。此时应该准备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观察的最佳时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的染色体数目应是___________条。
16.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和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步骤如下:(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 B C D
P:DDTT→F1:DdTt→dT花粉→dT幼苗→ddTT植株
⑴ 过程A叫做__________;B过程是____________;C过程是_______________dT幼苗可称做__________;D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____。
⑵ C和D构成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只需_____年。
⑶ 从F1开始,还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育种方法来培育基因型为ddTT的矮秆抗锈病小麦,理论上F2中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占____________。
第34课时 染色体变异(二)答案
1、(1)A (2)A (3)B (4)C (5)B 2、C 3、B 4、D 5、A
6、D 7、B 8、D 9、D 10、B 11、C 12、D 13、C
14、
15. ⑴ 秋水仙素;多倍体育种;GggRRrEee;绿皮红瓤无籽⑵ 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花蕾期未授粉的雌蕊子房;与二倍体相比果实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 ;省去制种的麻烦或节约购买三倍体西瓜种子的成本 ⑶ 杂种优势;性状发生分离;27 (4)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醋酸洋红液(或龙胆紫溶液);有丝分裂中期;33
16. ⑴ 杂交;减数分裂;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产生纯种,使之可育;秋水仙素 ⑵ 单倍体育种;2 ⑶ 杂交;1/16第37、38课时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某基因的一个片断在解旋时,a链发生差错,C变成G,该基因复制3次,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
A.100% B.50% C.25% D.12.5%
( )2.如果DNA分子的模板链的TAA突变成TAC,则相应的遗传密码
A.由UAA突变成AUU B.由AUU突变成AUG
C.由UAA突变成UAC D.由AUG突变成AUU
( )3.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突变a和生殖细胞突变b两种,则
A.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
B.a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C.均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D.a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
( )4.下列实例中,能够说明突变对生物本身的利与害具有相对性的是
A.玉米绿色苗中出现白化苗 B.晚熟水稻中出现早熟植株
C.高秆作物中出现矮秆植株 D.高粱作物中出现雄性不育株
( )5.下列关于自然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突变的频率低 B.自然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 D.自然突变只产生在个别生物个别基因
( )6.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 )7.以下情况下,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姐妹染色体单体的分开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染色单体部分缺失后而形成的精子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A.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
( )8.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 )9.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正确叙述是
A.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染色体组只存在于体细胞中 D.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消失
( )10.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基础主要是
A.染色体复制 B.染色体断裂 C.染色体易位 D.染色体不分离
( )11.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 ②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
则以上两种情况中,染色体变异分别发生于什么之中
A.精子,精子 B.精子,卵细胞C.卵细胞,卵细胞 D.精子,精子或卵细胞
( )12.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 )13.下面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个体 B.花药经过离体培养而形成的个体
C.凡是体细胞中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
D.普通小麦含6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含3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
( )14.蜜蜂的体色中,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纯合体黑色雌蜂杂交,则子一代蜜蜂体色为
A、全部是褐色 B、褐色:黑色=3:1
C、母蜂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D、母蜂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性状和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个体为杂合体,基因型为XY;雌性个体为纯合体,基因型为XX;③人体红绿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红绿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④女孩若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红绿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方遗传来的;⑤男人的红绿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一定红绿色盲,却会生下患红绿色盲的外孙,代与代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⑥红绿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 )16.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色盲,女孩正常;该夫妇的双方父母中,只有一个带有色盲基因,则此夫妇的基因型是
A.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
( )17.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
A.孕妇缺碘,导致出生的婴儿得先天性呆小症
B.由于缺少维生素A,父亲和儿子均得了夜盲症
C.一男子40岁发现自己开始秃发,据了解他的父亲在40岁左右也开始秃发
D.一家三口,由于未注意卫生,在同一时间内均患有甲型肝炎病
( )18.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物种了
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
C.产生的配子中无同源染色体,故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单倍体是可育的
D.产生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长成芝麻,因其体内仍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属于二倍体
( )19.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b,则该市妇女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几率分别是
A.大于a、大于b B.小于a、大于b C.小于a、小于b D.大于a、小于b
( )20.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产生能育的后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加倍
( )21.下图为4个家系,带阴影的为遗传病患者,白色表现正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能是色盲遗传家系是甲、乙、丙、丁
B.肯定不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家系
是甲、乙
C.家系甲中,这对夫妇再生一患病孩子几
率为1/4
D.家系丙中,女儿一定是杂合子
( )22.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有一种耕牛,其甲状腺缺陷可由两种原因引起:一是缺碘,二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下列有关这种牛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以是正常的
B.甲状腺正常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C.甲状腺有缺陷个体,一定具有相同基因型
D.双方有一方是缺陷者,后代可以出现正常
( )23.人类中唐氏综合症病人:体形矮粗、精神迟钝、智力减退、心脏不正常、易患白化病。经研究表明,这些患者的染色体总数仍是46条,但他们的第14对染色体中附加了一条第21号染色体。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患唐氏综合症后代,下列有关唐氏综合症个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症状个体的产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该症状个体的产生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C.这对夫妇中一人在形成配子时可能第14号和第21号染色体连在一起
D.若患者与正常个体婚配后代发病率为1/2
二、非选择题
24.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箩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某科学家在研究剪秋箩叶形性状遗传时,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杂交(组) 亲代 子代
雌 雄 雌 雄
1 宽叶 窄叶 无 全部宽叶
2 宽叶 窄叶 无 1/2宽叶、1/2窄叶
3 宽叶 宽叶 全部宽叶 1/2宽叶、1/2窄叶
据此分析回答:
(1)根据第 组杂交,可以判定 为显性遗传。
(2)根据第 组杂交,可以判定控制剪秋箩叶形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
(3)若让第3组子代的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预测其后代的宽叶与窄叶的比例为 。
(4)第1、2组后代没有雌性个体,最可能的原因是 。
(5)为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某课题小组决定对剪秋箩种群进行调查。你认为调查的结果如果在自然种群中不存在 的剪秋箩,则上述假设成立。
25.图甲、乙是两个家族系谱图,乙家族患色盲(B-b)。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的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遗传。
(2)图甲中Ⅲ-8与Ⅲ-7为异卵双生(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则Ⅲ-8表现型是否一定正常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图乙中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Ⅰ-2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若图甲中的Ⅲ-8与图乙中的Ⅲ-5结婚,则他们生下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5)若图甲中Ⅲ-9是先天愚型,则其可能是由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的卵细胞和________的精子受精发育而来,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________。
26.下图为某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
(1)该动物体内能同时找到图中各细胞的器官是________,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________染色体。
(2)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丙细胞内有______个染色体组,其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4)若该动物还患有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正常雄性个体交配后,后代中患病几率几乎为________。
(5)甲细胞在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可遗传变异,其变异来源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它是由一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遗传病。试问:
(1)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此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此隐性此基因的概率为 。
(2)如果这个正常儿子与一正常人结婚,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有此病,那么第二个孩子也患此病的概率是 。
(3)如果这个儿子与一正常女人结婚,而这个女人的兄弟有此病,那么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有此病的概率是 。
(4)如果(3)婚配后,头两个孩子是患病的,那么第三个孩子是正常的概率为 。
28.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__性遗传。若Ⅱ5与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Ⅱ1不是乙病的携带者,由此可以确定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3)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2基因型为__________。若Ⅲ1与Ⅲ5结婚,则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这种婚配方式。
第37、38课时 基因突变及其它变异单元测试答案
1-5BBBCD 6-10DDCAD 11-15DCCCB 16-20BCABD 21-23CCB
24.(1)3 宽叶 (2)3 X (3)7:1
(4)窄叶基因b会使雄配子(花粉)致死(2分) (5)窄叶雌性
25.(1)常 显 (2)不一定 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3)XBXb XBY
(4)1/8 (5)23A+X 22A+X(或22A+X 23A+X) 染色体变异
26.⑴卵巢 常 ⑵有丝分裂 AaBbXCXC
⑶2 aBXC ⑷100% ⑸甲细胞形成丙细胞的过程中有基因重组
27.(1)2/3 (2)1/4 (3)1/9 (4)3/4
28.(1)常;显;1/2 (2)X (3)aaXbY;AaXbY;1/8
B第32课时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二)
一、单项选择题
( )1.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 )2.将纯种小麦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得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B.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改变
( )3.某男子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其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
A.神经细胞 B.精原细胞 C.淋巴细胞 D.精细胞
( )4.基因重组指的是 A.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B.各条染色体上全部基因的重新组合
C.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重新排列
D.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
(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
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
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
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
( )6.进行有性生殖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生活条件改变
( )7.病毒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蛋白质变异 D.RNA变异
( )8.下列实例中,能够说明突变对生物本身的利与害具有相对性的是
A.玉米绿色苗中出现白化苗 B.晚熟水稻中出现早熟植株
C.高秆作物中出现矮秆植株 D.高梁作物中出现雄性不育株
( )9.人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方式是
A.增添或缺失了某个碱基对 B.碱基发生替换性改变
C.缺失了易小段DNA D.增添了一小段DNA
( )10.下图为马的生活史,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发生在Ⅰ Ⅱ、Ⅳ Ⅰ B.基因重组发生在Ⅲ Ⅳ之间
C.基因突变可发生在Ⅰ Ⅱ、Ⅱ Ⅲ、Ⅳ Ⅰ C.Ⅳ为新个体发育的起点
( )11.据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有所增加,与此现象有关的是
A.基因突变 B.营养素供给充足
C.食入生长激素(蛋白质类化合物)较多 D.染色体变异
( )12.下列哪项是由于基因突变所引起的伴性遗传病
A.人类的白化病 B.人类的血友病 C.人类的多指症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二、非选择题
13.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仍能分裂繁殖。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有,因为它能提高 ,通过人工选择获得 。
(2)酯酶的化学本质是 ,基因控制酯酶合成要经过 和 两个过程。
(3)通过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这是由于 。
(4)请你具体说出一项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 。
14.1928年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发现了青霉素,直到1943年青霉素产量只有29单位/毫升。后来科学家用X射线、紫外线照射青霉菌,结果大部分菌株死亡了,其中的菌株不但生存下来而且产量提高了几十倍。请解释:
(1)用射线照射能杀死微生物但能得到 。这是由于射线使微生物发生了 。
(2)射线照射使青霉菌的 分子中的 ,从而产生了新的性状。
15.人类的正常血红蛋白(HbA) 链第63位氨基酸是组氨酸,其密码子为CAU或CAC,当 链第63位组氨酸被酪氨酸(UAU或UAC)替代后,出现异常血红蛋白(HbM),导致一种贫血症; 链第63位组氨酸被精氨酸(CGU或CGC)所替代而产生的异常血红蛋白(HbZ)将引起另一种贫血症。
(1)写出正常血红蛋白基因中,决定 链第63位组氨酸密码子的碱基对组成 。
(2)在决定 链第63位组氨酸密码子的DNA三个碱基对中,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变化都将产生异常的血红蛋白吗?为什么?
第32课时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二)答案
1、A 2、B 3、D 4、D 5、A 6、A 7、A 8、C 9、B
10、B 11、B 12、B
13、(1)基因突变频率 人们所需要的突变性状(仅答突变性状不可) (2)蛋白质 转录 翻译 (3)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随着细菌DNA分子复制而复制,并在后代中表达 (4)用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磷农药,以保护环境
14、(1)高产青霉素菌株;基因突变 (2)DNA;某些基因的个别碱基发生了改变
15、(1)GTA或GTG (2)不一定。原因是当 GTA或GTG中的第三对碱基A G或G
CAT CAC CAT CAC T C C
A变化后,产生的遗传密码位CAC或CAU,仍然是组氨酸的密码子,因而不影响产生正
T
常的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