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0 15:4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与三位子女合影
(左起:叶至美、叶至善、叶圣陶、叶至诚。)
字词积累
修润(rùn) 生疏(shū) 商酌(zhuó)恳(k?n)切
譬(pì)如 朦胧(lónɡ) 累(léi)赘 别(biè)扭
拖沓(tà) 妥帖(tiē) 诲(huì)人不倦
不耻(ch?)下问 颠沛(pèi)流离 以身作(zuò)则
一、自主略读,整体感知文意
——读题目,筛选文章写作要点
思考:你从文章题目中筛选出了哪些重要信息。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一、自主略读,整体感知文意
——读题目,筛选文章写作要点
文章的写作对象——“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文章主要写作内容——“二三事”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回忆鲁迅先生》
一、自主略读,整体感知文意
——读题目,筛选文章写作要点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知道“语文”二字从何而来吗?
它是叶圣陶先生在1949首次提出并被采纳的,才有了我们“语文”这门学科。
那知道“语文”二字是何意思?
叶圣陶先生说,“语”是说话,“文”是写字,语文课就是要训练你们听说读写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还教我们阅读语文的方法:精读和略读。
二、 识语文,知圣陶
三、观大略,填导图
读单元导语,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略读要注意什么?
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然后还要确定阅读重点。
2.运用略读法一:略读侧重于观其大略,粗知文章大意。
任务一:限时5分钟阅读全文,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划出本文的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
送客
给“我”写信
统一“做”
“作”使用标准
写作追求明白如话
为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
文风重视“简洁”
和“我”修润课本
这么多的事情为什么题目是“二三事”呢?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因为前面345段是写待人宽厚,678段是写严于律己,分开两部分。
自主填写,完成后小组简单交流,由一位同学代表发言,一人汇报一处。
四、 读重点,品副词
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纯粹的善良仁厚之心”
读张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却甘馨邈然有余。——周汝昌《<负喧琐话>骥尾篇》
初读可能觉得清淡无味,细品觉得余味悠长。这种味道更多的就附着在这副词之上。副词,见人品和性情,见叶老一颗纯粹的善良仁厚之心。
我们还能从叶老律己严方面找出类似的语言感知叶老形象吗?让我们一起看课文的第8段,划出语句,并圈出副词。
一丝不苟,严谨踏实
说话要说清楚,让人能听明白,写字要写得清楚,让人看得懂,要为别人着想。 ——叶圣陶
叶圣陶先生如此一丝不苟,严于律己,他为的,还是他人,是为别人着想。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温良恭俭让,五个字是做人的美德,我觉得叶老兼而有之。叶老确是真正的“躬行君子”。
五、读首尾,会深情
张中行先生与叶老有40多年的交情,这么好的一个人去世了,作者是怀了怎样的心情?
悲哀
我们再读课文首尾关键句,同样是两个副词,你还读出了作者除了悲哀之外的哪些情感?
①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②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景仰、哀思
“圣人陶钧万物”,即有贤德的人圣人能陶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方面是对自己,一方面更是为他人。
先生一生行事为人,备受尊敬。他的一生也是践行笔名要义的一生。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圣陶”取自何意?
课堂小结
诗人臧克家在他的诗《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我们阅读圣陶先生,要思考现在的自己,更要思考以后的自己,如何以行动“承其德,承其绩,承其志”。
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了解叶老的故事,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和他语文教育方面的论著,学习他真诚热情的为人,自然平实的为文,做一个至善、至美、至诚、至纯的人!
——教师心语
感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