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复习 七下 木兰诗 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中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复习 七下 木兰诗 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0 10:5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蘭诗
目录
知识梳理

文言常识

中考链接

模拟仿真

一、《本兰诗》 是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这样处理好在哪里?
情节:木兰纺织—木兰出征—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写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和思亲、辞官不就,团聚的欢乐等,都比较详细;对于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理由:叙述的详略,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公驰聘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对从军缘由,辞官还家详写,而对征战的艰辛,生活的寒苦,便几笔带过。
知识梳理

二、《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如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从课文中找出一二例,说说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体会其韵律、节奏。
知识梳理
三、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
【参考答案】认识木兰的形象要注意两点。 一是人物的传奇色彩,二是人格的丰富性。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知识梳理
文言常识
一、通假字
1.出门看火伴 2.火伴皆惊忙 3.著我旧时裳 4.对镜帖花黄
“火”通“伙”,伙伴。
“火”通“伙”,伙伴。
“著”通“着”,穿。
“帖”通“贴”,粘,贴。
文言常识
二、古今异义
1.卷卷有爷名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出郭相扶将
4,雄兔眼迷离
5.双兔傍地走
古义:父亲
古义:只
古义:外城
古义:眯着眼
古义:跑
文言常识
三、一词多义
东市买骏马( ) 昨夜见军帖( )
愿为市鞍马( ) 对镜帖花黄( )
将军百战死( ) 归来见天子( )
出郭相扶将( ) 于舅家见之( )
不知木兰是女郎( ) 不闻爷娘唤女声(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闻之于宋君( )
集市
文告
“贴”,粘,贴

统率军队的人
拜见
助词,不译
表判断
使……知道
此,这
听到
看到
文言常识
四、文言虚词
愿为市鞍马( )
众服为确论(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五、成语积累
1.磨刀霍霍:现在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2.扑朔迷离:雄兔脚步跳跃,雌兔双眼迷离,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介词,替
动词,认为
动词,当、做
一、默写填空。
1.《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快速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2.《木兰诗》中写寒气凛冽、月光映雪,表现将士们边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
中考链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二、阅读《木兰诗》(节选),回答问题。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的军事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中考链接
C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 。

1.《木兰诗》中“ , ”采用互文的手法,概述了战斗的激烈,战争岁月的漫长。
2.《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 。”
3.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本诗,其原句是:“ , 。”
一、默写填空:
模拟仿真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是(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旦辞爷娘去(早晨)  问女何所忆(思念)
B.出郭相扶将(内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不愿做)
C.朔气传金柝(北方) 策勋十二转(记功)
D.军书十二卷(很多) 赏赐百千强(有余)
二、选择题
模拟仿真
B
B

3.下列对本课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之所以有感染力是因为诗歌能表达作者炽烈的感情,形象鲜明,语言精练、押韵并有节奏。
B.《木兰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出了她纯朴、勤劳、勇敢、坚强的高尚品质和爱祖国、爱家乡的精神。
C.诗歌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写得很详细,而对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很简略。
D.诗歌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巧妙结尾,令人回味。
二、选择题
模拟仿真
C

三、请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木兰从军,巾帼不让须眉
下联:
模拟仿真
昭君出塞 ,红颜未必祸水
四、问题探究
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有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同学们下课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复习课件
制作:贺志艳
时间: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