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7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
?)
A.
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
大跃进、放卫星、人民公社
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A.
古田会议
B.
中共七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九大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
)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恢复邓小平全部职务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与“伟大转折”分别指( )
A.
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大改造完成
C.
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八大召开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
)
A.
“两个凡是”的提出
B.
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
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由下图的“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可知,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978—1982年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村土地改革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最先开始于( )
A.
农村
B.
城市
C.
国有企业
D.
集体企业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后,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增强企业活力
B.
发展乡镇企业
C.
实行一五计划
D.
建成小康社会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
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
?
)
A.
南京
B.
上海
C.
深圳
D.
青岛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改变了“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说法,它建立于(?
?
)
A.
1981年
B.
1984年
C.
1988年
D.
1990年
对外开放是我国改革的一种方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力量源泉。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下图为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为(?
?
)
A.
1978年
B.
1980年
C.
1990年
D.
2001年
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对下面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B.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D.
对内改革的不断深化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
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
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
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
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B.
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C.
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三个代表”
D.
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是(?
?
)
A.
坚持走群众路线
B.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
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D.
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992年,深圳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其原因是(?
?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鼓舞
C.
香港、澳门的回归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是(?
?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对外开放??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A.
B.
C.
D.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任重而道远,
需要全民凝心聚力,
建言献策,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为之艰苦奋斗。”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
)
A.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
“实现共产主义”
C.
“两个一百年”
D.
“三步走”战略部署
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下列有关中国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B.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
C.
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反映了我国(?
?
)
A.
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D.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____________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国家对农业、______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经济体制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
______年10月,西藏获得和平解放;______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类型的宪法。1992年初,邓小平的__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013年,习近平主席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民族振兴、_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伟大转折】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二?
谷牧副总理后来说:过去,“四人帮”搞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吹嘘什么都是“天下第一”,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
——《记中央政府考察团西欧五国之行》
材料三“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2020年,已经突破10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
(1)材料一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做出了一个什么历史性决策?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分析中国取得上述成绩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读图答题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新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
土地房产所有证?
?
?
?
?
?1953年农民申请入社?
?
?
?
?
农民领取土地承包合同
图一?
?
?
?
?
?
?
?
?
?
?
图二?
?
?
?
?
?
?
?
?
?
?
?
?
?
?
?
?
图三?????????????
(1)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图二农民申请加入的是什么社?这一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什么政策?
(3)从图一到图二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图三反映的事件最早发生在什么地方?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在城市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5)从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变革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国之梦】
材料一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材料一中的“今天”是具体哪一天?这一天对中国来说有怎样的意义?
【富国之梦】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突破。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在哪里?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要的积极作用?
【强国之梦】
材料四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依据材料四,指出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要走的道路是什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材料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二十八年”的起止时间。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你对“崭新的姿态”的理解。
(3)材料一中的“改革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邓小平带领人民开创的道路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说说,为使“东方巨龙”日益“强起来”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B
20.【答案】C
21.【答案】B
22.【答案】C
23.【答案】C
24.【答案】B
25.【答案】D
二、填空
26.遵义会议?
?
十一届三中全会
27.手工业,增强企业活力
28.1951
?
1988
29.社会主义,南方讲话
30.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三、材料解析
31.【答案】?(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等(言之有理即可)。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实行并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
(4)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32.【答案】(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农业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
(3)从私有制到公有制。
(4)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强企业活力。
(5)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
33.【答案】【小题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小题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小题3】邓小平南方讲话;作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题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4.【答案】(1)1921年至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2)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被奴役被侵略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全面深化改革。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敢于挑战自我,实现自己的梦想。(言之有理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