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我的音乐网页:选唱 粉刷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我的音乐网页:选唱 粉刷匠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4-20 12:1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粉刷匠》教学设计

一、学习内容分析
《粉刷匠》是一首风趣、活泼的波兰儿童歌曲,四二拍。?歌曲只用了五个音,由四个规整的乐句构成。后三个乐句节奏完全重复第一乐句节奏,四个乐句的旋律也只是在第一乐句旋律基础上,作完全重复或变化重复。通过由五个唱名(do、re、mi、fa、sol)组成的短小严整的一段体式,轻松风趣的旋律与幽默诙谐的歌词相结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粉刷匠劳动时喜悦心情以及忘我劳动的精神。歌唱时需要生动地描绘了小粉刷匠在观赏自己的劳动成果,得意炫耀自己劳动技术的同时,表现了小粉刷匠一心只顾劳动,弄得鼻子也刷上了白灰的顽皮神态;同时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学习目标描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理解《粉刷匠》的内容,能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2.在共唱共演中交流情感,按照图形谱,准确地朗读歌词,能够听音模唱旋律,并了解其组成音,演唱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唱《粉刷匠》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领悟"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树立"爱劳动"的意识。
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粉刷匠》,并参与表演。 通过图片展示,聆听感受粉刷匠心情,从而自己表达。
教学难点:感受劳动的愉快,发挥想象创编歌词。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学习习惯等信息)
大多数一年级小朋友唱歌没有音高、高准的概念,唱到哪儿是哪儿,他们只知道张大嘴巴唱就可以了,对于课堂上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窍不通。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朋友,也许他们的识忆力不强,抽象思维较弱,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却很强,形象思维活跃。一年级的小朋友爱玩爱怒,这是他们的年龄特征,也是他们的天性。
五、学习环境选择
1.学习环境选择( A )
A.简易多媒体教室 B.交互式电子白板 C.网络教室 D.移动学习环境
六、流程规划与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带领学生发声练习,学习节奏
1.猜谜,播放图片“小猫咪”,出示谜语。
(1))教师示范发声练习;教师打节奏让学生模仿;教师念出图片上的谜语。 (2))练习发声,模仿教师拍打节奏;猜出谜底。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3)了解歌曲内容。让学生直到手的作用,以及产生兴趣学习歌曲。
(4)播放视频(粉刷匠刷房子的视频)
教师提问:这个人在干什么?用什么干的?播放视频。
学生举例说出可以干的事情,模仿。
了解歌曲内容,理解歌词,知道小手的作用。产生好奇心以及学习的乐趣。
学习歌曲。
聆听歌曲,学唱歌曲,用欢快的歌声演唱。
播放《粉刷匠》歌曲。播放图片
教师提问,请学生填词。欣赏歌曲,学唱新歌,直观理解歌词。
学生根据教师提问,将歌词填入;聆听歌曲,跟琴学唱歌曲。学生体会不同句子在演唱时的不同语气
能够更加直观学唱歌曲,了解词意才能有感情的演唱。
创编动作和歌词。歌曲的处理,学会用肢体语言表达。
出示图片,完整歌曲,曲谱和歌词。
教师对歌曲一句句的处理,请学生唱一句感受一下,并用肢体动作表达,然后分析歌曲演唱时应该用的力度与速度。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劳动可以编一首好听的歌?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创编动作,再根据一起分析出的歌曲力度与速度分段演唱歌曲。相互讨论其他的的劳动歌词。
让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更加生动形象,了解唱歌的技巧,能表达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及思维发展。
七、评价方案
在对本课的评价诊断上,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通过看图,看视频聆听,感受歌曲、歌曲的情感,了解歌词大意,对歌曲速度与力度做出变化。学生跟随音乐旋律哼唱,做动作等,重点诊断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的表现,激励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善于表达自己的信心。
拓展迁移阶段:
学生根据自己喜好,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演唱其他儿歌。
八、板书设计
a.带领学生发声练习
例: 1 2?3 4 |5 -∣5 3?5 3∣5 4?3 2?|1-∣
小 朋 友 们 好 你 好 你好 乐乐 你 好
b.学习节奏
?打节奏让学生们模仿
?XX XX?︳XX?X?︳XX?X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