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一)
(甲)不断更换的“警示牌”
某小区绿地,工作人员为了保护草坪,立了一块警示牌,上书:“禁止践踏草坪!”语言简洁明了,无人不懂,无人不晓,可惜无效。于是改用婉转语,写道:“小草依依,践踏何忍?”虽看似触动人心,但没过多久,依然失效。最后,工作人员不得已而采用“欺骗之术”,警告:“草坪下有电线!”什么,有电线!可不敢再踩了——可惜,后因一顽童误入草坪安然无恙而再次失效。
君子曰:制度规则,难矣!
(乙)如何分粥
某甲乙丙丁戊五人,个个贪心吝啬,生怕别人多占一分自己损失一毫。五人要平分一锅粥,该怎么分才最公平呢?如此五种方案,任君选一,方案一:从五人中选一名大家认为最公道的人主持分粥;方案二:从别处找个人来分粥;方案三:每人轮一次,最后商议而定;方案四:选一个人分粥,另一人监督;方案五:选一人分粥,但分粥的人要最后拿粥。
君子曰:方案五,甚妙!
1.给划线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打上“√”。
①君子曰A.说????B.太阳
②甚妙A.甚至????B.非常
③无人不晓A.黎明??B.明白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甲)故事中,为了保护草坪,工作人员曾经不断更换警示牌,警示语分别是:_______ _。
②(乙)故事中,甲乙丙丁戊五个人个个______ __,生怕_____ ___。
3.读了上述两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 __
(二)
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做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她深知,( )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 )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4.“尽量”的“尽”读音为(_____)。
5.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6.用“ ”画出最能表现叶欣崇高品质的一句话。
7.抄写文中加点词语,并说说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转折 B.表示递进
C.表示解释说明 D.表示声音的延续
9.怎样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读这段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血凝红叶
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简单 简朴 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一样耀眼。
一位正在着手写赵一曼传记作品的作家,随手采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 悲伤 悲壮)的历史来:
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般折磨,受尽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后敌人把她押送到亮珠河杀害。在刑场上,赵一曼昂首挺胸,正气凛然,她高喊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在口号声中,她倒在了血泊(pō bó)里。当时,她才三十一岁……
我们都沉默着,谁也不说话,静听着这位作家的讲述。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她英姿飒爽,目光炯炯,身披大衣,腰系皮带,手执匣枪,刚强如铁……她没有牺牲,没有离去,她就屹立在这高高的崖顶上,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我们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心里燃烧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火焰,情不自禁(jīn jìn)地想从洒着赵一曼鲜血的地方捡点什么,从而寄托我们对英雄的思念。我想了想,弯腰采撷了一片最红的柞叶,小心地夹在我的笔记本里……
10.将文中括号里的正确答案用“√”标出。
11.从文中找出两个描写赵一曼形象的四字词语,另外再写四个描写人物形象的词语。
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
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12.用“﹏﹏﹏”画出两句表示作者联想的语句。
13.作者为什么要采撷一片最红的柞叶夹在笔记本里呢?请联系短文题目,说说红叶的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东庄的山
古人云:仁者乐山。我( )称不上仁者,( )对家乡宁阳县东庄乡的山,却真的是情有独钟。
东庄多山,且不说栲栳埠山,也不说皮匠山,单就凤仙山而言,就足以让攀登过的游人沆连忘返。东庄素有“南部山水北部园”之说。进入东庄,就会看见座座青山峰峦叠翠、绵延不绝,或奇峰突兀,或险峻挺拔,或沟谷幽深,犹如一幅幅秀美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东庄的座座青山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仿佛张开宽阔的臂膀,联结成巨大的翠帐,将一个个山村或携于山腰,或揽于谷底,细心呵护着。冬天为它们抵御寒风,夏天为它们遮蔽骄阳,山里人便在大山温暖舒适的怀抱里安详而甜美地生活着。你看,在那青山映衬之下,绿树掩映之中,隐隐露出房檐的一角,那便是山里人的住宅。青砖红瓦,绿树红墙。房子依山傍林而建,面南背北,( )采光和通风条件非常好,( )冬暖夏凉,空气清新。坐在明净的窗前,看阳光透过密叶间的缝隙,将片片碎银洒满小小的院落。院子里的老母鸡领着一群毛茸茸的鸡娃娃“叽叽'地到处觅食,不远处的一只红冠子、花外衣的大公鸡,昂首挺胸地在院子里踱着将军步,偶尔也跳上墙头,拍拍翅膀,伸长脖子,亮开嗓子,“喔喔喔”地叫上几声,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雄姿。
东庄的山上盛产柏树、松树、杨树、赤槐等木材,这里特有的弱酸性土壤,尤其适合种植药材、花生、桃树、杏树、核桃、板栗等经济作物和果树。夏秋之季,慷慨的大山还会向人们献出它特有的天然绿色生态产品——酸枣、树莓和刺梨,摘上一个放在嘴里,酸溜溜、甜津津,满口清香,回味无穷。山林里的山雀、山鸡、斑鸠多得数不清,它们在树杈上或草丛中筑巢产卵,繁衍生息,时不时还会来个百鸟大合唱。
东庄人爱山,大山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晨起床后,或在傍晚时分,山乡的人们爱在山林中漫步。欣赏着满眼的青草绿树、鲜花奇石,呼吸着天然氧吧释放的新鲜空气,各类鸟鸣不绝于耳,任阵阵山风迎面扑来,将一身的疲惫和烦恼拂掉。登上山顶,看日月之行,睹星汉灿烂,笑做万里苍穹,尽览四野沧桑,望空中云卷云舒,看山前花开花落,山里人又平添了一分豪迈和豁达,以更大的信心和魄力去迎接新的挑战,开拓更加美好的明天。
14.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5.文章第一段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过渡段,承上启下 B.紧扣文题,点明文章中心 C.总领全文,定下感情基调
16.文中画“__”的句子描写了山中的景色,作者从静态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从动态的角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__________________图。
1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说明了东庄有很多景色优美的山。
B.第二自然段只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第四自然段写了东庄山上盛产的木材、经济作物果树和飞禽。
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东庄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8.从文中画“ ”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东庄人爱山,古代诗人也爱写山。请你写两句古诗词中写山的名句,并注明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谜 语
像盘不是盘,立在水中央。
小鱼游过来,把它当作伞。
20.这篇谜语的答案是____________
21.这个东西生长在____________中,小鱼把它当成是__________。
22.你来给大家说说他的颜色和样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六)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的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在怀里。她们两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哪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3.夜晚对白天正如___________对明亮,美丽对丑陋正如高大对________,光明对黑暗正如快乐对___________,寂静对吵闹正如富有对_____ ______。
24.我能仿照划线的句子写一句话,用上带点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5.用“ ”划出小女孩死去时的句子,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
26.文中“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指的是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
27.“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一根。”
这句话用了____________修辞手法。
28.“她们两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这句话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
(七)
可爱的校园
秋天来了,秋风吹蓝了天空,吹黄了大地,也把我们的校园吹得五彩缤纷。校门旁的花坛里,各种菊花开得正艳。有的黄灿灿的,随风起伏,像金色的麦浪;有的红彤彤的,花瓣盘曲翻卷,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有的红中透粉,花瓣高低错落,像一顶顶颤动的鸡冠……各色菊花争奇斗艳,点缀着我们可爱的校园。
29.把文中ABB式的词语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本文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用“﹏﹏﹏”画出来。
31.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本段的比喻句。
(八)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32.这段话选自__________。
33.用“ ”画出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句子。
34.用“ ”画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句。把 比作 。
35.请仿照此段的描写,写一个小动物的外形。
_____________ _
(九)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36.邻居是怎样劝种葫芦的人的?用“——”在选文中画出来。
37.种葫芦的人错在( )
A.他不懂葫芦和叶子的关系。 B.他听了邻居的劝告。
C.他喜欢葫芦,不喜欢叶子。
38.如果你发现绿绿的叶子上长了蚜虫,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雄伟的天安门
天安门城楼用白玉石做底,然后用每块重达48斤的大砖砌成十几米高的台座,台座上是巍峨的城楼。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加上屋檐下色彩缤纷的彩画,窗门上玲珑多姿的花纹,使整个建筑显得浑厚端庄,华丽和谐。
城楼下有五座城门,中间一座最高大。门前一水环绕,这就是有名的金水河,它既增加了城楼的美丽,又可以加强城楼的防御。河上并列着五座金水桥,桥面略呈拱形,桥身两头宽,中间窄,曲折多姿,与城楼的垂直端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桥的两面有玉石雕砌而成的栏杆。中间一座雕有蟠桃图案,封建时代专供皇帝通行;中间四座雕着荷花,专供大臣通行。桥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高耸挺拔的华表。华表使用白玉石雕成,刻有蟠桃花纹,浑圆精致,映衬着背后的城楼,更增加了天安门的雄伟气势。华表顶端雕成一个蹲着的野兽,名叫犼(hǒu),又叫“望君归”,意思是盼望着外出的帝王赶快回来。
39.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城楼 (______)的琉璃瓦 (______)的廓柱
40.这篇文章是按_______的结构来介绍天安门的,短文通过介绍城楼(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天安门(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1.文中划线的句子写出金水桥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城楼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整个建筑的华丽和谐。
42.短文第二自然段按______顺序依次介绍了城门、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位置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3.阅读时要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请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三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无题
黑板上赫然写着:学杂费总计97.5元。他盯着这个数字,口袋里紧紧攥着的那张皱巴巴的50元钱已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他不得不一步一回头地向校门口……
他坐在自家堂屋的门槛上,母亲下地还未回来。他听见过母亲无数次在父亲坟头唠叨:“他爹,保佑他考上好学校!”现在,他考上了,而且成绩拔尖,他记得母亲是怎样颤抖着双手从衣袋里取出那钱的……
“娃,咋回来了?”母亲一边放下锄头一边惊奇地问。“妈,我不读了,读书有什么好的……”话还没说完,母亲已经给了他一耳光!他抬起头,只见母亲噙着泪水,嘴角颤动着,欲说无语。猛然,她问:“是不是钱不够?”他还能说什么呢?母亲明白了。
打开堂屋的门,他和母亲一前一后地进了家。母亲说:“娃,你等着!”他惊愕地望着母亲的背影,心中再次升起上学的渴望。一会儿,母亲提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竹篮走了过来,放在他面前:“娃,拿到学校去,跟老师说些好话,你成绩不是最好的吗?”他一把搂住母亲,呜呜地哭了。
他到了学校。老师正在为这个顶尖的学生没来报到而奇怪,忽然看见一个身着蓝色土布衣裤的学生站在门口。“进来吧!”老师说。他放下篮子,掏出50元钱放在红布上。
老师惊异地揭开红布——啊!?一篮干净的鸡蛋!
老师拿着他的录取通知单,看着这50元钱和一篮鸡蛋——愕然无语!
4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唠叨:____________________
愕然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
45.“他不得不一步一步地向校门口走去”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回到家后,“他”为什么对母亲说“不想读书”这番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第7自然段写到老师时,“啊”后连用感叹号和问号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文章用“愕然无语”写出了老师复杂的感情和内心受到的震动,试设想,如果老师当面说出自己的想法,会怎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销烟整整(持续 连续 继续)了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随着潮水卷进了咆哮的大海之中。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 严重 着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49.给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画“√”。
50.老百姓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说明虎门销烟合乎民情,顺应民意
51.加点词语说明( )(多选)
A.销烟的时间很长
B.销烟的具体数量没有统计清楚
C.销毁的鸦片数量很多
52.从选文最后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至少写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53.对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毛主席的内心独白,他多么希望毛岸英能像前几次一样,平安回到自己身边啊!
B.省略号的运用,突出了毛主席无比悲痛的心情。
C.这两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爱的父亲形象。
D.这是对毛主席的语言描写,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54.读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是对毛主席接到电报后的______描写,深刻揭示了主席失去爱子后___________的心情。
55.对于选段的最后一句,应该如何朗读?( )
A.语速较快,语调激昂。
B.语速略慢,语调低沉。
C.语速适中,语调低沉。
参考答案
1.①A
②B
③B
2. 禁止践踏草坪!小草依依,践踏何忍?草坪下有电线! 贪心吝啬 分的粥少
3.社会需要秩序和协作,而秩序需要规则维护。人们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4.jǐn
5.也许……但……
6.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7.略 叶欣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8.C
9.医护人员在抢救重症患者时,往往冒着生命危险,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但是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勇往直前。 用钦佩的语气来读。
10.简陋 悲壮 pō jīn
11.英姿飒爽 目光炯炯 一表人才 风度翩翩 虎背熊腰 衣冠楚楚
12.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 我仿佛感到赵一曼就站在我们面前……像一尊不朽的雕像。
13.柞叶是红色的,就像被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一样,所以“我”留下来做纪念。1.简陋 悲壮 pō jīn
14.虽……但…… 不仅……而且……
15.C
16.青山掩映下的房屋和院落的景色 院中鸡的活动 山中人家
17.B
18.体会到了东庄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1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杜牧
20.荷叶
21. 水 伞
22.圆圆的,绿绿的
23.暗淡 矮小 痛苦 贫穷
24.我最爱冬季的腊梅,它没有牡丹的娇贵,没有玫瑰的鲜艳,也没有栀子花的沁香。
25.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 小女孩是带着美好的幻想死去了。
26.天堂 小女孩只有死了,才是幸福的
27.设问
28..排比
29.黄灿灿 红彤彤
30.校门旁的花坛里,各种菊花开得正艳。
31.有的黄灿灿的,随风起伏,像金色的麦浪;有的红彤彤的,花瓣盘曲翻卷,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有红中透粉,花瓣高低错落,像一顶顶颤动的鸡冠。
32.《珍珠鸟》
33.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34.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肥肥的身子 蓬松的球儿
35.这是一条可爱的小金鱼,它灵活地在鱼缸里自由自在地游着。一对圆圆的、大大的眼睛,橘黄色的鳞片错落有致,像极了一件精致的大衣。又大又薄的尾巴,在水中一摇一摆,如同一把美丽的扇子,又像是一片飘落在水中的枫叶,漂亮极了!
36.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37.A
38.赶紧治一治叶子上的蚜虫。
39. 巍峨 黄色 朱红
40.分总 华表 金水桥 玉雕石 华丽 和谐
41.曲折多姿 垂直端庄
42.方位 金水 华表 金水桥 门前 背后 中间 顶端
43.①雄伟的天安门,雄伟到哪儿?②天安门里面是怎么样的?③天安门的城楼下五座城门,哪一座最大?
44. 指说话写文章啰嗦、不简洁多指人说话重复或围绕一个道理说差不多的话。 形容吃惊,表示出乎意料的心理。很是惊恐。
45.表现了“他”留恋学校生活,渴望读书的心情。
46.回家后,“他”因为体谅家境的困难,不想让母亲为难,而说了“不想读书”这番话。
47.表现出了老师先是惊讶然后是疑问最后是感叹感动的心理变化。
48.成绩这么好的孩子却因为少了学费而上不了学,但那伟大的母亲啊,为了能上孩子上学连鸡蛋都拿来当学费了,可见妈妈的良苦用心啊。
49.持续 沉重
50.跳哇,叫哇 欢呼声
51. AC
52.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②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是不可欺侮的。
53.D
54.细节 无比悲痛
5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