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2.2证明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12.2证明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1 14:2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用推理的方法证实真命题的过程叫做证明
活动二 动手做一做
如图:(1)画∠AOB=90°,并画∠AOB的角平分线OC.
(2)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P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AOB的两边分别交于点E、F,并比较PE、PF的长度;
(3)把三角尺绕点P旋转,比
较PE与PF的长度
12.2 证明(1)
图中的两条线段AB与CD哪一条长一些?先猜一猜,再量一量.
观察与思考1
D
C
B
A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请把图(2)中编号相同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
图(1)
图(2)
图(1)中有哪些类型的线?
观察与思考2
两条红线的长度相等!
观察与思考3
猜猜看图中的两条线段,哪条更长些呢?
通过刚才的观察、实验、操作 活动,谈谈你的感受……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谈谈我们的感受
归纳小结
议一议
把下列长方形草坪中1m宽的直道,
改成右图中1m宽的曲径,
这两条小道的面积相等吗?
1、当x=-5,-0.5,0,2,3时,
分别计算代数式 的值。
2、换几个数字再试试,你发现了什么?
做一做
3、你能科学地说明你的发现是正确的吗?
数学实验室
2.如图,是一张边长为8cm正方形纸片把它剪成4块,按右图重新拼合,这块纸片恰好能拼成一个长为13,宽为5的长方形吗?
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并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
这种命题叫做公理
公理:
证明:
定理:
推论:
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由定理直接得出的结论叫做该定理的推论.
如何证明呢?
证明““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证明:
∵a⊥c(已知)
∴∠1=90?(垂直的定义)
∵b⊥c(已知)
∴∠2=90?(垂直的定义)
∵∠1=90?,∠2=90?(已证)
∴∠1=∠2(等量代换)
∵∠1=∠2(已证)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a⊥c,b⊥c,
求证:a∥b
如何证明呢?
证明““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证明:
∵a⊥c(已知)
∴∠1=90?(垂直的定义)
∵b⊥c(已知)
∴∠2=90?(垂直的定义)
∵∠1=90?,∠2=90?(已证)
∴∠1=∠2(等量代换)
∵∠1=∠2(已证)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a⊥c,b⊥c,
求证:a∥b
为了使证明过程表达更加简明,
前面推理所得到的的“果”作为
下一个推理的“因”,通常可以
省略不写。
如何证明呢?
证明““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证明:
∵a⊥c(已知)
∴∠1=90?(垂直的定义)
∵b⊥c(已知)
∴∠2=90?(垂直的定义)
∵∠1=90?,∠2=90?(已证)
∴∠1=∠2(等量代换)
∵∠1=∠2(已证)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a⊥c,b⊥c。
求证:a∥b
证明过程必需做到言必有据。
证明过程通常包含几个推理,

每个推理应包括因、果和由因到果的依据。
其中,“因”是已知事项,
“果”是推得的结论;
“由因到果的依据”是已学过的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等。
如何证明呢?
证明““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证明:
∵a⊥c(已知)
∴∠1=90?(垂直的定义)
∵b⊥c(已知)
∴∠2=90?(垂直的定义)
∵∠1=90?,∠2=90?(已证)
∴∠1=∠2(等量代换)
∵∠1=∠2(已证)
∴a∥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a⊥c,b⊥c,求证:a∥b
求证:a∥b
证明与图形有关命题,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根据命题的条件、结论,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3、写出证明过程。
有趣的图片
有趣的图片
有趣的图片
有趣的图片
有趣的图片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收 获
事莫明于有效,
论莫定于有证。
 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
名人名言
当堂反馈
1.下列关于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需观察得出 B.只需依靠经验获得
C.通过亲自实验得出 D.必须进行有根据地推理.
2.通过观察你能肯定的是( )
A.图形中线段是否相等 B.图形中线段是否平行
C.图形中线段是否相交 D.图形中线段是否垂直
D
C
3.右图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
先猜猜看,再想办法验证你的结论。
4.观察并判断右图中间的是什么图形?
你有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
5.如图,两个大小相同的大圆,其中一个大圆内有10个小圆,另一个大圆内有2个中等圆,你认为大圆内的10个小圆的周长之和与另一个大圆内的2个中等圆的周长之和哪一个大一些?请你猜一猜,并用学过的知识和数学方法验证你的猜想.
G
H
1.把地球看成球形,假如用一根比地球赤道长1米的铁丝将地球赤道围起来,那么铁丝与赤道之间的间隙能放进一颗红枣吗?能放进一个拳头吗?
分析:间隙即为半径之差。
解:设赤道的周长为C,
则铁丝与地球赤道的间隙为
间隙
智力体操
通过刚才的观察、实验、操作 活动,谈谈你的感受……
观察、实验、操作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得到的结论常常是正确的,但仅凭观察、实验、操作得到的结论有时是不深入、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学 而 不 思 则 罔
谈谈我们的感受
归纳小结
所以正确地认识事物,不能单凭直觉,还要学会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