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1 13: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325100105283002020-2021学年度春季学期湛江市第二十中学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历史科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卡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距今约6000年,是迄今最早的一座城市遗址。这些城市遗址的出现是( )
A. 农耕生产的结果 B. 社会分工的需求
C.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D.国家出现的必然
2. 2019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 高峰论坛上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不同文明、宗教、种族求同存异开放包容,并肩书写相互尊重的壮丽诗篇,携手绘制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上述涉及的“文明”不包括( )
A. 埃及文明 B. 爱琴文明 C.中华文明 D.印度文明
3.婆罗门说,我们之所以高贵,是因为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崇高精神境界;而广大的吠舍则认为,婆罗门的高贵是因为他们的出身。这表明对同一历史事物(  )
A.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观点 B.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释
C.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认识 D.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理解
4.《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窝藏奴隶者,都处以死刑;窃贼应处死,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由此可见(  )
A.法典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 B.法典内容全面而具操作性
C.法典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 D.法典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
5.麦克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他带着家人去参加公民大会。其家庭成员如下:麦克的父亲、母亲,麦克和妻子有三个未成年的儿子,另外还有二名男性奴隶。那么真正投票时,麦克家可以投几票?
A.1票 B.2票 C.3票 D.4票
6.与儒学化的大--统的汉朝相比,同期罗马行省自治权大,民族形态多样,然而其不断成熟的罗马法却通行于全国,推动罗马帝国的形成。这种对比说明
A.两国的治理方式存在差异 B.罗马法是帝国形成的关键
C.罗马的统一程度低于汉朝 D.国家治理方式有优劣之分
7.马渭源在《马克斯·韦伯与中西传统社会结构对比研究》中指出,西欧封建制下封臣的服从具有双重性:封臣的服从除了对领主个人化的服务外,他还必须服从“一种有关责任与荣誉的相当严格的法典”。这表明
A.封建制下的权力具有绝对的专制性 B.封臣与领主之间关系具有契约特征
C.封臣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 D.封建领主对封臣具有绝对控制性
8.下表是根据13世纪西欧庄园法庭留下的记录整理而成。据此可见庄园法庭所起的作用是

A.维护领主的利益 B.维护佃户的利益
C.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D.维护农奴主的利益
9.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属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俄罗斯的造型艺术,尤其是圣像画别具特色,与拜占庭的圣像画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眼睛的画法是最为突出之处;俄罗斯的国徽,也渊源于拜占庭文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俄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宗教影响 B.俄罗斯的兴起晚于拜占庭
C.拜占庭融合与创新的文明 D.拜占庭与俄罗斯具有相同的历史传统
10.根据下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B.阿拉伯人篡夺了印度人的成果
C.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无法确定 D.世界文明在交流和碰撞中发展
11.自黑格尔以来,“黑人没有哲学”被认为是“正统观点”。在欧洲学术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非洲黑人没有历史、没有哲学、没有文明,只有黑暗和停滞。下列最能反驳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学者撰写的《非洲史》 B.古代埃及文明
C.大津巴布韦文明 D.唐代杜环的《经行记》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统一,这一宗教认为印加是太阳的后裔,在太阳礼拜中,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
A.宗教崇拜为帝国统一的决定因素 B.国教崇拜显示了君权神授色彩
C.太阳神是印加帝国唯一的信仰 D.印加帝国宗教狂热引起侵略扩张
13.《2049,相信中国》中写道:“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是(  )
A.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14.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说:“何以哥氏(哥伦布)、维氏(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句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D.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15.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哪三个地区(  )
组别



商品内容
盐、火器、五金、酒、布
糖、烟草、玉米
奴隶
A.亚洲、美洲、非洲 B.欧洲、美洲、非洲
C.亚洲、美洲、欧洲 D.欧洲、亚洲、非洲
16.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可见,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推动统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C.颠覆了欧洲生产、生活方式 D.加速了新旧社会的转型更替
17.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  )
A.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 B.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获利
C.出现一批垄断组织控制商品生产 D.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促进了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社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  )
A.人文主义思想已成为思想界的主流 B.近代科学推动了殖民扩张
C.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类的研究领域 D.远航探险促进了经济发展
19.有学者指出,新航路开辟以前,地中海的威尼斯人和埃及以东的伊斯兰教徒把持了商路的正常贸易,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无法染指。对他们来说,真正阻隔商路的是传统的贸易规则和原有的“秩序”,他们要掌握直接获取财富的主动权,不得不另辟蹊径。这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
A.试图建立公平合理的贸易体系 B.建立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通道
C.旨在争夺东西方贸易的主导权 D.有利于扩大东西方贸易的规模
20.下图是一篇历史论文的提纲。据此推断,其标题应是:新航路的开辟

A.拉开了世界近代化的序幕 B.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速度
C.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兴起 D.促进了世界整体化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世纪西欧具备了自治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更多的行业集中到城市,这刺激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新的市民阶级,这使得争取人身自由开始成为城市斗争的主要内容。许多已形成的城市通过举行起义、成立公社、谈判妥协,开始实行城市自治。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说:“当西欧封建社会的乡村耕作者仍然受到贵族的种种迫害时,城市中已经建立了秩序和良好政府,确保了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每个人以他的城市为骄傲,并且自觉地献身于城市的繁荣。”西欧的商人打破了封建等级依附关系的纽带,在城市中建立起全新的个人法律地位,逐步形成了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反差的市民文化,它崇尚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强调私有和尊重法律、注重契约和权利、关注世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升华而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
——摘编自鲁蒙娜《中国与西欧城市发展影响因素浅析》
材料二 15世纪前伦敦工商业并重,17世纪贸易约占全国贸易量的80%。纽卡斯尔有一半的生活用煤运到伦敦,1580年至1640年,自东北三郡运往伦敦的谷物增长了14倍。17世纪中期,伦敦商人普利面向全国各地商人批发呢绒。16、17世纪,伦敦出口呢绒至少占全国的70%,出口谷物量也居第一位。伦敦进口的商品有高级消费品和奢侈品、日常生活用品、工业所需原材料等。1700年,伦敦约占全国总进口的80%,这些货物从伦敦再送发到各地,有不少商品是从伦敦进口后经过加工再度出口。海外贸易商人以伦敦为基地,积累的财富也安置于此。伦敦还有面向全国市场的丝织业、钟表业和金银首饰业,以及造船、兵器制造和玻璃制造等大工业生产。
——摘编自刘景华《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城市自治运动的特点及历史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伦敦在16、17世纪发生的变化。(4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发展的社会意义。(8分)
6.(20分)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新兴的太平洋贸易成为新的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4分)
(2)据材料,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指出“大帆船贸易”衰落的原因。(8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对各大洲发展进程的影响。(8分)
高一历史科答案
1-5 ABADB 6-10 ABCCD 11-15 CBCDB 16-20 CDCCA
21.答案:
(1)特点:以新兴市民阶层为主体;斗争形式多样;争取自由和法治。(3分)
影响: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促进封建主义的瓦解;形成近代市民阶级精神即现代法治精神;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转型。(任答三点,9分)
(2)变化: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中心;成为英国进出口贸易与国际转运贸易中心;巨商富集,手工业发达;高级消费品与奢侈品、资金和技术密集产品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地位增强。(任答四点,4分)
(3)意义:促进城乡经济、文化联系;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高;丰富百姓文化生活。(4分)
22.答案:
(1)主要条件: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明朝开放海禁;中国商人积极参与;中国与美洲市场的互补。(任答四点,4分)
(2)主要特点:西班牙垄断贸易;白银交换商品。(4分)
原因:英国确立海上霸权;自由贸易潮流的冲击。(4分)
(3)影响: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经济转型;白银流入促进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经济繁荣;美洲财富被大肆掠夺;黑奴贸易加剧非洲的贫困与落后。(8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