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冀三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鄂冀三省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1 17:54:45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0

2021学年度
湘鄂冀三省七校秋季期中联考高一
历史
试卷
考试时间:2020年11月16日上午8:30
-
10:00
本试题卷共5页,2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规
定位置。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勿在答题卡上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写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1300多座墓葬中,约1%的大型墓中,每座
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包括有鼍鼓、石磬等礼乐重器和玉器。几十座中型墓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器。上千座小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据此可以断定(

A.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
B.该遗址就是历史上的夏朝
C.陶寺遗址处于奴隶制时代
D.当时已经形成了君主专制制度
2.
《三字经》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其中“夏传子,家天下”
这句话反映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
3.
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

墓葬名称
墓主身份
墓道数
墓道长
(米)
面积(口)
(平方米)
附属设施
金村V号墓
周天子
1
76.2
148.6
车马坑2
固围村M1
魏王
2
125
756

胡庄韩王陵
韩王
2

954
24座陪葬坑
邯郸二号陵
赵王
2
70
1600
陪葬坑陪葬墓
注:
表示该数据是最小值;?表示没有相关信息。
高一
历史

1


5

A.墓葬规制严整
B.等级制度消亡
C.贵族阶层没落
D.社会变动剧烈
4.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人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
穿衣服应该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的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流
派分别是(

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5.
由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确切结论是(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柳宗元《封建论》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贽《藏书》
A.秦朝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B.郡县制度利于中央集权
C.强盛的秦朝存在严重的政治危机
D.历代高度评价秦始皇统一和秦制
6.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这表明他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
原因是(

A.战乱频繁
B.徭役沉重
C.刑罚严酷
D.统治者的暴政
7.
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
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A.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
B.便于削弱宰相权力
C.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
D.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8.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成就斐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
是(

A.《史记》
B.《九章算术》
C.蔡伦改进造纸术
D.敦煌莫高窟
9.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分裂割据的时期,多民族国家政权并立,更替频
繁。下列选项中对如图朝代填写正确的是(

A.①东晋
②前秦
③梁
④北周
B.①西晋
②前秦
③吴
④北周
C.①东晋
②前秦
③吴
④北汉
D.①西晋
②北魏
③梁
④北周
1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社会相当安定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11.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是唐朝的统治手段之一,首领被封为渤海郡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靺鞨粟末部
B.吐蕃
C.东突厥
D.回纥
12.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13.“堂贴”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
四方之事”。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
“堂贴”。“堂贴”的出现表明当时(

A.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
B.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尖锐
C.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
D.国家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
14.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
赋税,“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放松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
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与租庸调相比,税制更加繁复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15.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
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
16.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顾恺之——撰写《齐民要术》
B.贾思勰——创作《洛神赋图》
C.华佗——发明麻沸散
D.张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17.宋初政事堂下发的政令文书称为“中书札子”,每一份札子发出时都要有宰执押字,结
尾处必须要有“奉圣旨,依奏”的字样。这一史实表明宋初(

A.宰相失去政务裁决能力
B.君主权力对行政事务渗透加强
C.中央集权程度日趋强化
D.君主实现对政治权力全面控制
18.北宋元丰年间的官员梁焘在谈到王安石变法时说:“青苗之钱未及偿,而责以免役;免
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以淤田;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方田未息,而迫以保甲。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他意在说明王安石变法(

A.取得中央集权之效
B.减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高一
历史

3


5

C.存在急功近利之弊
D.提高了政府机构办事效率
19.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20.元代规定行中书省为地方行政机构。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高级长官由蒙
古人、色目人担任,中下级官员由汉人担任。行省官员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

A.扩大了对地方监察权
B.弱化了其政权的民族色彩
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
D.有利于集思广益制定决策
21.宋初,自耕农数量为350万户,占所有农户的58%;到1067年,自耕农数量为980万
户,占农户的69%。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税率较前代低
B.地主数量逐渐减少
C.庄园经济走向破产
D.小农经济得到发展
22.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一位正在送外卖的酒店伙计形象。据追述北宋都城
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
饮食,不置家蔬菜。”这说明,北宋(

A.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B.城市经济繁荣
C.坊市格局已被打破
D.自然经济瓦解
23.北宋时期,市镇的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而同时代的江南地区则相对较少,如苏州只有
4市镇。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市镇异军突起,临安府增至28市镇,嘉兴府达15市镇,苏州达19市镇。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黄河流域经济的萧条和衰败
B.政治中心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
C.南方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D.海外贸易促进人口数量的增长
24.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
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25.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题,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
“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8分)
(2)材料二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6分)
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升降比较表
天宝元年(742年)
户数
元和年间(806—820年)
户数
下降幅度(%)
北方
3736652
866887
76.8
南方
3117624
1506548
51.68
总计
6854276
2373435
65.73

—据王育民《论唐代南北户口分布比重的消长》
材料二
据《岭外代答》和《诸蕃志》等记载,当时和南宋通商的有50多个国家,南宋商人到达的国家也有
20多个。输出的商品以瓷器和各类丝织品为主,品种多达300
多种,其海外贸易之繁荣前所未有。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制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梦梁录》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后期南北方户数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对外贸易繁荣的原因。(8分)
28.(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造就》
材料二
(元代)行省的职掌,在忽必烈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
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事务必须呈报
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
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经济上的表
现。(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权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分)2020~2021学年度
湘鄂冀三省七校秋季期中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答案A
23
答案D
C

8分)影响
儒学的地位;把选官权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中央集权;造成了社
层的对流;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
文化素质。(每点2分,任四点8分
分)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每点2分
)(10分)变化趋势:南北户数都大幅度下降;北方下降幅度
方。(每点2分,共4分
变化原因: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土地兼并加居
破坏;北方人民大
批南迁。(每
点6分)
)(8分)原因
经济的发展;经济
移;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政府的重视和
鼓励。(每点2分,4点8分)
)(8分)表现: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
行均输平准,增加收
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征收重税。(每点2分,4点8分
)(10分)权限:行省拥有经济
大权
行使权力受到中央的节制。(每点2分
与地方的关系,便
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省制的开端,为后世奠定基础。(每点2分,3点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