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0 14: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眼的成像原理 视力的矫正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移动通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有一些移动通信设备之间不需基地台也可以相互联系
B.?用手机与另一部手机通话时,必须经过基地台才能实现
C.?移动通信无需借助光缆线,可直接使用无线电波(电磁波)联系
D.?移动通信不但可以通话,还可以传递图片等
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来矫正????????????????????????????????B.?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照相机形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在镜中的像将变大
3.“红灯停,绿灯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当绿灯亮起时,我们快速穿过马路,有关此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B.?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近视眼要看清红绿灯需配戴凸透镜??????????????????????D.?该反射活动需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
4.4G(第4代数字通信技术)手机不仅能传递声音还能快速传递图象等,4G手机是通过什么传递信息的(? )
A.?超声波????????????????????????????????B.?次声波????????????????????????????????C.?红外线????????????????????????????????D.?电磁波
5.智能手机的出现造就了低头族,导致人群近视率急剧增加,下列关于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看得清远处的物体???????????B.?晶状体曲度变大???????????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D.?眼球前后径变小
6.如图所示,某同学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下列表示视力矫正的光路图中,与上述实验情形一致的是(? )
A.?????????????B.?????????????C.?????????????D.?
7.我们可以通过画光路图,来帮助我们学习光学知识,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
A.?放大镜成像 ?????B.?小孔成像
C.?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 ??????D.?近视眼的矫正
8.下列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几台计算机不可能建立网络????B.?把几台计算机用信号线直接连接起来就成为网络
C.?网络通信既能传递文字,还能传递图象和声音????D.?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无线上网不属于网络通信
9.某人看非常远处物体时,眼中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其眼睛出现的问题及纠正方法为(??? )

A.?近视眼,配戴乙镜片???????????????????????????????????????????B.?近视眼,配戴丙镜片
C.?远视眼,配戴乙镜片???????????????????????????????????????????D.?远视眼,配戴丙镜片
10.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制成的,其中心厚度只有0.05毫米,则近视眼患者配戴的该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 ) ?
A.?小于0.05毫米??????????????????????B.?等于0.05毫米??????????????????????C.?大于0.05毫米??????????????????????D.?任意值
11.1996年开始,我国把每年6月6日确定为“全国爱眼日”,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近视的是(?? )
A.?眼睛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B.?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远眺几分钟
C.?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D.?户外光线明亮,可以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二、填空题
12.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选填“前方”或“后面”),需要配戴对光线有________(选填“会聚”或 “发散”)作用的________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3.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果不爱护眼睛容易患上近视眼,矫正近视眼应配戴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视力正常的眼睛,远近景物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14.小科看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小科眼睛患________病。就医时,医生向他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________?。
三、解答题
15.近视眼、远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矫正?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对讲机、军用电台等无需借助基地台,可直接建立联系,A正确;手机与其他手机(或座机)通话时,必须经基地台转接,有些甚至还要经多个基地台转接,B正确;
移动通信,由一个基地台向另一个基地台传送信号时,可能需用光缆传播,C不正确;
移动电话现在除通话功能外还可以实现收发信息、拍摄和传送图片、接收电视节目和无线上网等功能,D正确;
故选C
【分析】对讲机、军用电台、移动电话、座机之间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的,但是对讲机、军用电台可直接建立联系,移动电话、座机之间通话需要基地台转接。
2.【答案】 B
【解析】【分析】结合凸透镜和平面镜知识进行解答,具体如下:A选项利用近视眼的成因进行分析和判断;BD选项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特点来分析和判断;C选项利用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来分析和判断。
【解答】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矫正,A选项错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平面镜表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就形成了物体的虚像(即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B选项正确;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C选项错误;向平面镜走近时,人在镜中的像应该不变(始终等于人的大小),感觉变大是因为人的距离变近了,D选项错误。故选B。
3.【答案】 C
【解析】【分析】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动都是简单的、人生来就会有的。这类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各个中枢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性反应,叫做非条件反射。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这一类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功能。
【解答】A、当绿灯亮起时,我们快速穿过马路,这是我们通过后天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近视眼需佩戴凹透镜,C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D、该反射为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攻能,即该反射活动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 D
【解析】【解答】4G手机也属于移动电话,所以它传递信息是通过以电磁波为载体传播各种埋单信号、图象信号.
故选D.
【分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是超声波或次声波,其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且其传播速度远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故现代的移动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5.【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纠正。
【解答】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晶状体曲度变大,眼球前后径变大,折光能力太强,光线在视网膜前方成像,应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6.【答案】 B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应抓住两个关键点:①近视镜是凹透镜;②若能看到清晰的像,那么像必须成到视网膜上。可根据上述分析进行判断,此题并不难,只需把握近视眼的成因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就能准确的做出判断。
【解答】解:若能看到清晰的像,则说明像成到了视网膜上,显然,C、D选项不符合要求,故排除;
而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观察A、B,只有B选项符合上述两个要求。
故答案为:B
7.【答案】 C
【解析】【分析】(1)放大镜所成的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虚像;
(2)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折射光线的偏折方向是否正确;
(4)近视眼的晶状体偏厚,会聚能力强,因此成像在视网膜前;为了看清物体,必须发散光线,因此用凹透镜矫正。
【解答】A.从蜡烛火焰发出的光,与主光轴平行的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通过另一侧的焦点,而通过光心的传播方向不变,最后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就是虚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因此上面的光线通过小孔到下面,下面的光线通过小孔到上面,即所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光由空气斜射到水面上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错误符合题意;
D.近视眼应该用凹透镜矫正,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 C
【解析】【解答】因特网是通过通信线路(常见的是光缆和通信卫星)和电磁波,将全国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
同一个办公室里的几台计算机可能建立网络,故A错误;
把几台计算机用信号线直接连接起来不是网络,故B错误;
网络通信既能传递文字,还能传递图象和声音,故C正确;
用笔记本电脑进行无线上网属于网络通信,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世界上最大计算机网络是因特网,它把全球的计算机连成一个网络,实现全球范围的资源共享.
9.【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甲图可知,看远处的物体时成像在视网膜前,那么眼睛出现的问题是近视眼;如果要让像向后移动成在视网膜上,那么光线就要发散,因此用凹透镜矫正,也就是丙镜片,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0.【答案】 C
【解析】【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来矫正,凹透镜是中间薄,四周厚的透镜。
【解答】近视眼患者戴的是凹透镜,凹透镜的四周的厚度要比中间的厚度厚,因这种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一定大于0.05mm。
故答案为:C
11.【答案】 D
【解析】【分析】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看”.
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
四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不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卧看书;不走路时看书;
【解答】解:A、看书时,姿势要正确,眼睛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A正确;
B、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远眺可以放松睫状体,使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有利于促进眼的血液循环,保护视力.B正确;
C、按时做眼保健操,可起到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疲劳,能预防近视.C正确.
D、不能在直射或强光下看书,否则容易造成近视.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2.【答案】 前方;发散;凹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与近视眼的成因.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近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解答】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近视眼在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前方,发散,凹。
13.【答案】 凹;实
【解析】【分析】(1)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解答;
(2)当u>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人眼就是一架照相机,据此解答。
【解答】(1)近视眼的晶状体偏厚,远处过来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要使像后移到视网膜上,应使光线进入眼睛前发散一些,所以配戴由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知,视力正常的眼睛,景物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此时在视网膜上都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4.【答案】 近视眼;B
【解析】【分析】近视眼的晶状体偏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偏薄,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弱,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蜡烛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因此小科的眼睛患近视眼。近视眼必须使用凹透镜矫正,而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所以手术后眼角膜的形状应该为图中的B。
三、解答题
15.【答案】 近视眼看不清物体的原因是成像在视网膜前,如图所示。
(1)近视眼的成因:
①晶状体过凸。注意用眼卫生,晶状体会逐渐恢复正常。这是“假性近视”。
②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恢复,睫状肌长期紧张,引起眼球器质性变化,形成眼球变形,使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
(2)近视眼的矫正如图所示。
因为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来自远方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可成像在视网膜上。
(3)远视眼的成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如图所示。
(4)远视眼的矫正如图所示。
因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可成像在视网膜上。
【解析】【分析】解决本题要知道: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前,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成像于视网膜后,需要佩戴凸透镜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