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2海水“晒盐”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下册8.2海水“晒盐” (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4-20 15:3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海水“晒盐”
四川自贡盐场
江苏淮安盐场
河北长芦盐场
山西运城盐湖
海盐
井盐
湖盐
岩盐
海盐
一、海水“晒盐”的过程
“盐田法”(“太阳能蒸发法”)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母液
粗盐
1.结晶: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蒸发结晶
结晶的途径之一
海水
食盐饱和溶液
析出晶体
蒸发水分
继续蒸发
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中的食盐蒸发结晶
阳光充足
风力大
雨量少
湿度低等
【小练1】
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食物腐败
C.汽油挥发 D.石油分馏
2.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 ,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
C.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阳光分解海水得到食盐
B
C
固体的溶解度
100g水中最多溶解(g) 20℃ 80℃
KNO3 31.6 169
Ca(OH)2 0.17 0.09
加入10mL水 加入10mL酒精
NaCl 溶 不溶
I2 不溶 溶
物质的溶解能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物质的溶解能力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素影响
温度
溶质种类
溶剂种类
探究物质溶解能力受温度的影响
设计思路:
在实验中需改变的因素_____
不变的因素:
溶质种类、溶剂的种类和量
实验步骤及现象:
温度
方案1:取20 ℃和60 ℃水各10mL,分别加入KNO3晶体至饱和状态,发现60 ℃时溶解的KNO3晶体更多。
方案2:取10mL水于试管中,加入KNO3晶体至底部有晶体剩余,给试管内的固液混合物加热,发现底部的剩余晶体又溶解了。
物质的溶解能力受______的影响。在_________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升温,KNO3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_____
温度
实验结论:
溶质种类、溶剂的种类和量
增大
10 ℃
40 ℃
氯化钠
硝酸钾
不行
应该在同一温度下
这样行吗?
1.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氯化钠
硝酸钾
应该溶剂的量相同
不行
这样行吗?
2.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1克氯化钠
1克硝酸钾
20克水
应该达到饱和状态
这样行吗?
3.如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大小
不行
定状态(达到饱和)
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应该控制的条件有:
定温度
定溶剂的量
化学上通常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限量的大小。
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四要素:
一定温度下
单位是g
达到饱和
100g溶剂(通常指水)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1.6g硝酸钾。
例: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如何理解?
或: 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
溶解度的含义
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31.6 : 100 : 131.6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C.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
D.20℃时,100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有27g氯化钠,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7g 。
A
E.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g
饱和状态
100g水
温度
小练2
溶解度/
g










200

100
















































































































































































60
70
50
10
20
30
40
80
90
100
110
180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190
50
10
20
30
40
0
90
60
70
80
温度/℃
.
.
.
.
.
.
.
.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20.9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2)溶解度曲线
.
纵坐标:溶解度/g
横坐标:温度/℃
硝酸钾






































0.10
90
70
溶解度/
g
0.05
0.15
0.20
40
0
10
20
50
60
80
100
30
温度/℃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溶解度(克)
温度(t)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T
S
0
大多数物质如KNO3
少数物质如NaCl
极少数物质如Ca(OH)2
温度(t)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200
190
180
16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M
D
C
B
A
溶解度(克)
1.可查出任意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温度(t)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40
20
200
180
180
16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钠
曲线上的点的意义:
表示该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该温度下物质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曲线上方的点的意义: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 )且有部分溶质未溶解
曲线下方的点的意义: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
( )
80
60
20
D
C
B
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克)
饱和溶液
温度(t)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40
20
200
180
180
16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钠
总结归纳:
1.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质质量分数
=
2.同一温度下,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质质量分数
3.同一温度下,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解度曲线上的溶质质量分数
80
60
20
D
C
B
溶解度(克)
D、C、B三点硝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44.4%
C 44.4%
B 37.5%
=
<
=溶解度/(100g+溶解度)
温度(t)
160
150
14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对大小。
3.溶解度曲线交点意义: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M
溶解度(克)
温度(t)
160
150
14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铵
硝酸钾
硝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硼酸
4.判断物质的溶解性
M
.
0.01g
1g
10g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20℃的溶解度/g
溶解度(克)
溶解度(克)
温度(t)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200
190
180
170
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0
硝酸钾
氯化钠
结晶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的物质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的物质
溶解度曲线上点的含义是:
2.曲线的交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点所在的溶液为_________溶液,且有_________
4.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点对应的温度下配制的溶液为_______溶液。
1.曲线上的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该点所在的溶液恰好为_________溶液
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饱和
固体剩余
不饱和
请你总结
饱和
1.如图,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溶液是______溶液;
2.B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0℃时,a的溶解度___ b的溶解度(填“>”“<”或“=”)
小练3
80℃时,a的溶解度为85g
饱和

不饱和
饱和
A
.C
B
4.C点对于a物质是_________溶液,
对于b物质是_________溶液。
在60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
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多识一点
1.20℃时,50g水最多可溶解5gA物质;40℃时,100g水最多可溶解10gB物质,则A和B的溶解度相比是( )
A.A>B B.B>A C.A=B D.无法比较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 ℃降到t1 ℃,析出的甲的质量大。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
B
过关检测
未指明质量是否相等
3.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M点的意义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
(3)将t2℃时ABC三者足量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由大到小依次是 。
(4)20℃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A>B>C
在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40
A>B>C
(5)从A溶液中提取A用 法;从B溶液中提取B用 法;若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用 法;若B中含有少量A,要提纯B,用 法。
(6)将t2℃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 ℃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其次是 ,无晶体析出的是 。
(7)若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是 。
A
B
C
B>A>C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蒸发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