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图 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地图 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28 11: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地面高度的表示
海拔:
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练习(1)
我国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是8844米,而
南京最高山紫金山海拔只有449米,你能算出
珠峰相对于紫金山的相对高度吗
8844-449=8395米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8米,可是
在青藏高原上的人说珠穆朗玛峰高
4000米,请你解释造成这种差别的
原因是什么?
2.等高线和等深线
*等高线:指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曲线
*等深线:指地图上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曲线
读出下列各点的海拔
A: 米
B: 米
D: 米
100
200
300
100
不同的等高线海拔高度不同;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
A
B
C
D
等高线示意图
C: 米
山顶
等高线稀疏
缓 坡  
等高线密集
陡坡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坡度的识别
3.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的陡缓
100
200
300
A
B
练习(2)
从A,B两个地点爬到山顶,从哪个地点容易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陡崖
100
200
300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
300
200
100
洼地(盆地):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
300
500
700
山脊:等高线向数值低的突出
700
500
300
山谷:等高线向数值高的突出
700
500
300
300
400
500
600
600
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地方
100
200
300
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
练习(3)
A B C D E F
(1) (2) (3) (4) (5) (6)
将下列六种地形的景观图同与其相对应的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用线连起来。
自我测试
C
B
F
E
H
A
G
D
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