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环境独特的地理区域--东北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环境独特的地理区域--东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2-28 12:0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六章
认识不同区域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 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 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 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松花江上》
演唱:戴玉强
第一节 环境独特的地理单元——东北
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和资料的阅读与分析,认识东北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环境等。
2.掌握东北冷湿气候的原因。
3.东北的资源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认识一个区域,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了解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2.分析自然条件:主要包括该区域的地形、气候、水文(如河流、湖泊、海洋的特征)、自然资源等;
3.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该区域的工业、农业、人口、交通、科技、文化等;
4.概括区域特色(本区独有的地域特征):如特殊地形、气候特征、著名物产、旅游胜地、特色经济等;
5.根据该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由于区域不同,影响其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不同,所以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该有所侧重,从主导要素人手,并学会分析影响该地区地理特征的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
东北的自然环境
1.东北的位置范围
东北三省
黑、吉、辽
吉林雾凇
林海雪原
东北的自然环境特征
难忘的1997年—零下37℃
日全食观测日记摘录
1997年3月6日,我随广东省日全食科学考察观测团一行飞往哈尔滨。当时广州的气温为2l℃。到达哈尔滨机场时已是下午4时多,气温为2℃。
3月7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开往我国铁路网上位置最北的西林吉站。林海雪原,绵延不断。
3月8日:乘汽车从西林吉到北极村漠河参观。黑龙江封冻的冰层可走卡车,民宅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好一个玉砌银装的北国。
3月9日:6时到观测场地做准备,天寒地冻呵气成霜。日全食开始时,冷风骤起,寒鸦归林。拍摄日全食时,手一摸到望远镜筒就被冻在上面了。温度计显示雪地温度为一37℃。
图6.2雾凇(rime),是冬季水蒸气在树枝上凝结而成的一大自然奇观。在我国最典型的雾凇是吉林雾凇。
东北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通常被人们称为“东三省”。这里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广阔的平原中广泛发育着冻土(frozen ground)和沼泽。
东北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结合书本P24案例,说说为什么东北气候寒冷?
结合书本P25图文资料,说说东北气候寒冷进一步导致东北形成怎样的地理环境?
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北部,纬度高
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少,所以形成冷而湿的自然环境
P26活动2、3题,你认为冷湿的地理环境对东北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土和土壤,是东北冷湿环境的综合反应。
冻土的存在,是东北沼泽形成发育的重要因素,对东北农作物及森林的生长、交通运输、水利工程、城镇建设等都有很大影响。
湿地(wetland)包括沼泽、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陆地的水域和沿海滩涂。湿地可持续地提供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可蓄洪防涝、抗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并在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湿
冻土
多湿地
沼泽
稻田
多针叶林
最大林区 东北林区
东北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
蒸发少
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1.东北的土地资源
读图6.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P27的活动1题
(1)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2)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的东部 (3)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东北的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森林资源宝库,这里的森林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森林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改善气候环境。因此,保护森林资源也就是保护环境。我国是森林比较少的国家,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禁止砍伐森林,原来林场的伐木工人的工作全部由伐木改为植树护林。东北林区不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中还有许多珍贵的动物和药用的植物资源。
东北地区地域辽阔,土地肥沃,人均耕地较多,土地后备资源潜力较大。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现有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春小麦和水稻,玉米、大豆和甜菜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2%、45%和54%。东北又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森林覆盖率为30%左右,森林面积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1/3。
人参
貂皮
鹿茸
东北平原主要有哪些农产品?
玉米、春小麦、水稻、大豆、甜菜等
东北的农产品不但量高,而且质量好。50年来,一批批志愿者从全国各地来到东北开荒种地,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但长期的开垦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照此下去,“北大仓”是否又会变成“北大荒”呢?请阅读P30案例 三江平原的变迁
三江平原的变迁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湿平原,土地面积10.68万平方千米,其中2/3以上的地方是沼泽。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江平原成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开垦了大量的沼泽,从而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生产基地。但沼泽的疏干改造,气候变干,引起沼泽植物退化,珍禽减少。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利用综合规划,遏制滥垦天然湿地的行为, “退耕还湿”,实现三江平原地区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有效地保护了该区重要的湿地动植物资源。
保护湿地,“退耕还湿”
重新振兴的老工业基地
在东北地区除了有许多森林资源之外,地下还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看一看这里都有些什么矿产,完成P31活动1题。
煤:辽宁的抚顺、本溪,黑龙江的鸡西、鹤岗
铁:辽宁的鞍山、本溪
石油:黑龙江大庆油田、吉林松原油田、辽宁辽河油田
在这里适宜发展什么工业?有哪些铁路线?
钢铁工业、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
京哈线、哈大线
任何工业的生产活动都要依据实地的资源情况进行,这叫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效果。
3.重工业基地
东北是我国重点建设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
目前,东北的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资源枯竭,产业结构老化
“振兴东北”的规划
读图6.19、6.21,结合P33的案例,完成P34活动1、2、3题
由于部分自然资源因开采过量而日益枯竭、产业结构老化等原因,东北近年来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国有企业开工不足,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
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规划,冰天雪地的东北,涌起了“抓住机遇,重新崛起”的热潮。东北三省针对各自的优势和问题,正在进行体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等方面的改革与尝试。
鲁尔区的兴衰与发展
鲁尔区位于菜茵河东岸。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煤炭、充足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和广阔的市场等有利条件,进口铁矿石,发展了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学等传统工业,成为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鲁尔区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原因,鲁尔区对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进行了调整,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新兴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改造煤炭、钢铁工业,减少企业的数量,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拓展交通: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经过多年的努力,鲁尔区已逐步变成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与
辽中南工业区的比较
辽中南工业区 鲁尔区
煤炭来源 抚顺、本溪 本地
铁矿来源 鞍山、本溪 国外进口
水源 辽河 鲁尔河、莱茵河
交通条件 铁路、公路、海运 铁路、河运
市场条件 产品供应东北和全国 产品供应欧洲
活动1
活动3
(2)充分利用东北丰富的人才,发展科技产业(信息、生物技术)
(3)充分利用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深入开发工业新新产品
(4)充分利用东北丰富的、有特色的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