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形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2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形成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0 16:3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形成
一、单选题
1.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之一,种子中将来萌发成幼苗的结构是??? (??? ) ?

A.?子叶??????????????????????????????????????B.?胚??????????????????????????????????????C.?种皮??????????????????????????????????????D.?胚芽
2.图1为菜豆种子的纵剖面结构模式图,①﹣④中,细胞不能继续分裂形成新个体组织及器官等结构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以下被子植物的种子都有胚乳的是(???? )
A.?花生、玉米??????????????????????B.?豌豆、小麦???????????????????????C.?豌豆、花生??????????????????????D.?小麦、水稻
4.下面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花粉存在于雄蕊的花药中????????????????????????????????????B.?摘除桃花的雌蕊后,这朵花就不会发育成果实
C.?苹果的食用部分由胚珠发育而来?????????????????????????D.?花生果实的外壳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5.?下列有关开花、结果及种子萌发的一些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对于繁衍后代来说,只有雌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
B.?受粉后的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C.?雄蕊和雌蕊分别产生花粉和卵细胞,都是花最重要的部分
D.?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阳光
6.?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某科研组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应选择饱满颗粒大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B.?应将所选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进行实验
C.?应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下开展实验????????D.?应在放入小麦种子后第七天才开始观察统计
7.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植物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对这个装置进行分析和评价合理的是(?? )
A.?该装置可以同时探究水分、空气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①种子可以和③种子形成对照,说明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C.?①种子可以和③种子形成对照,说明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D.?每组只选用了一粒种子,存在偶然性,实验结论不科学
8.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为实验材料,在 16℃和 25℃条件下,测定大豆种子的萌发数。经连续统计,结果如表。根据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A.?温度越高种子越容易萌发????????????????????????????????????B.?种子萌发需要阳光
C.?大豆种子比玉米种子容易萌发?????????????????????????????D.?与 16℃相比,25℃时大豆种子更容易萌发
9.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模式图来帮助理解,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其中O点总质量最小
B.?图②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C.?图③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经过心脏的途径是Ⅳ→Ⅱ→I→Ⅲ
D.?图④显示温室栽培某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
10.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或活动名称
实验用品
使用目的
A
观察和解剖花
刀片
剖开子房
B
配制溶液
量筒
溶解溶质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砂纸
去除铁丝表面的氧化物
D
观察和解剖大豆种子
碘液
检测子叶中是否有淀粉
A.?A???????????????????????????????????????????B.?B???????????????????????????????????????????C.?C???????????????????????????????????????????D.?D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为从花到果实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在一朵花中,最重要的是花?蕊,其中[4、5、6]代表的是________。
(2)开花后,本朵花中1中的花粉?落到4上的过程叫传粉,这种传粉方式属于________?。
(3)在传粉和受精后,可以发育成果实的是________.
(4)在6中具有胚珠,受精后,胚珠以后会发育成________.
12.现在市场里常见的蔬菜,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原产于中国。例如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如图是一粒玉米种子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玉米解剖时采用的是________(选填“横切”或“纵切”)的方法。
(2)图中序号[2][3][4][5]合称为 ________,将来会发育成幼苗。
(3)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4)根据图中子叶数目,可将玉米归入________(选填“单”或“双”)子叶植物。
三、解答题
13.如图是蚕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请读图回答:

(1)蚕豆的叶由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下同)发育而来。
(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中的________。
(3)对蚕豆幼苗来说,构成新一代的植物体是图中种子的哪些结构组成的?________。
(4)一粒玉米能够萌发成一棵玉米幼苗,从种子的结构来说,主要是由于 ??????。
A.子叶中有充足的营养物质
B.种皮对种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C.胚根可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物质
D.具有完整且有生命力的胚
14.哪种种子传播得最广
[问题]许多植物的种子结构很特别,如松树的种子,很薄,能在空气中停留很长时间,如果有风,则能传播得很远。种子从母体传播得越远,那么这一种植物就会传播得越快越广。如果我们有9种结构类似于松树的不同植物的种子,那么,哪种植物的种子能传播得最广呢?
[器材]电吹风一只;空纸筒一只;皮尺;9种结构类似于松树的不同植物的种子。
[要求]1.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能区分出上述9种种子传播距离。2.实验方案只要求写出实验步骤,以及做出最后结论的依据。
四、实验探究题
15.某同学为了研究种子内是否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

(1)碘液滴入稀米汤(主要成分是淀粉),呈现出________色,这一实验说明:________。
(2)碘液滴到玉米种子纵切面,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这一实验又说明了________。
16.如图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解回答问题:
(1)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胚的结构是________;
(2)菜豆种子萌发时,子叶出土了,从这方面来分析。农民在播种时,在播种的深度方面,应注意什么?________。
(3)一般植物的果实都是挂在枝头的,但落花生的果实却在地底成熟,这种方式有什么优点或缺点?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分析】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就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发育成根,同时,胚芽逐渐长成茎和叶。
【解答】种子的结构中,子叶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A不符合题意;胚既可以储存营养物质,也可以萌发成幼苗,B符合题意;种皮是种子的保护膜,C不符合题意;胚芽是胚的结构之一,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胚轴能分裂成为连接根和茎的部位,A错误;
B、胚根能够分裂成为植物的根,B错误;
C、胚芽能够分裂成为植物的茎和叶,C错误;
D、子叶肥厚,内含遗传物质,能够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子叶不能分裂发育,D正确;
故选:D
【分析】菜豆种子的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其中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③是胚芽,④是子叶.
3.【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要清楚知道单子叶植物种子有胚乳的特点,双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
【解答】答案A中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答案B中,豌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答案C中,豌豆和花生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小麦和水稻都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有胚乳,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
4.【答案】 C
【解析】【解答】A、一朵花的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粉存在于雄蕊的花药中,A正确;
B、一朵花的雌蕊由花柱、柱头和子房组成,在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如果摘除了桃花中的雌蕊后,这朵花就不会再发育成果实,B正确;
C、一朵花在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苹果的食用部分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C错误;
D、花生的外壳属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D正确.
故选:C.
【分析】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以下是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
5.【答案】 C
【解析】【解答】A、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部分,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A错误;
B、子房壁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胚.B错误;
C、雄蕊能够产生花粉,雌蕊中有卵细胞,都是花的主要部分.C正确;
D、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有光无光均可.D错误.
故选:C.
【分析】1、花的结构包括花冠、花柄、花托、雄蕊和雌蕊等结构.
2、被子植物的雌蕊经过传粉受精,然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6.【答案】 C
【解析】【解答】A、在抽样中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如果饱满颗粒大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则偶然性较大,A错误.
B、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要充足的空气,将所选的种子浸泡在清水中缺少空气,种子不能呼吸,种子不会萌发,B错误.
C、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应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下开展实验,C正确.
D、每隔一天观察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点数记录,一般做五个样品,计算平均值,D错误.
故选:C
【分析】种子萌发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要保证全苗,就要保证种子有很高的发芽率,这是通过测定得来的,如果发芽率低,就要另选良种.
7.【答案】 D
【解析】【分析】利用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研究问题时,可通过分析实验中控制的因素来确定研究的问题。
【解答】A、该装置可以同时探究水分、空气和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由于①②③所处的环境温度始终相同,所以无法研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A错误;
B、①种子可以和③种子形成对照,说明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①、③种子的区别是有无空气和水分是否充足,存在两个变量,不能说明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错误;
C、①种子可以和③种子形成对照,说明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由B分析可知,C错误;
D、每组只选用了一粒种子,存在偶然性,实验结论不科学,说法正确,D正确。
故选D
8.【答案】 D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为实验材料,在16℃和25℃条件下,测定大豆种子萌发数,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探究的是温度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解答】(1)该实验只做了25℃和16℃这两个温度,更高的温度并没有涉及到,并且由所学知识可知温度过高肯定会影响种子中胚的存活,越不易萌发,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2)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无法得出阳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3)该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并未涉及到种子的种类,不能说大豆种子比玉米种子容易萌发,故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4)通过图中数据,可知25℃时大豆种子的萌发个数比,16℃时大豆种子的萌发个数多,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与16℃相比,25℃时大豆种子更容易萌发,故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 C
【解析】【分析】从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先减少后增加;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不停的循环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心脏的结构为:I为右心房,Ⅱ为左心房,Ⅲ为右心室,Ⅳ为左心室.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中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解答】A.? 种子萌发到长成植物体的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O点时是种子的干重,所以此时种子总质量最小,P点时有机物含量最小但是随着种子萌发会伴随着吸水,所以总质量增加,A正确;
B.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所以
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B正确;
C. 药物进入后通过心脏的途径是右心房 → 右心室 →?左心房?→?左心室,即I→Ⅲ→Ⅱ→Ⅳ.C错误;
D.? 25~30℃ 吸收的二氧化碳最多,光合作用最强,最有利于增加产量,D正确.
故答案为.C.
10.【答案】 B
【解析】【分析】根据具体实验一一分析即可。
【解答】A、 观察和解剖花时,要用刀片小心地将子房纵剖开,放在白纸上,用放大镜观察,故说法正确。
B、在配制溶液是,使用量筒的目的是量取一定量的溶剂(水),故说法错误。
C、铁丝在空气中会被氧化,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需要用砂纸打磨去除铁丝表面的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D、淀粉遇碘液会变蓝色,所以在观察和解剖大豆种子时,可以用碘液来检测子叶中是否有淀粉,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1.【答案】 (1)雌蕊
(2)自花传粉
(3)[6]子房
(4)种子
【解析】【解答】(1)图中的[1]是花药,[2]是花丝,两者构成雄蕊;[4]是柱头,[5]是花柱,[6]是子房,三种构成雌蕊.(2)花粉落到同一株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异花传粉.(3)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4)子房内的7胚珠将来发育成种子.故答案为:(1)雌蕊;(2)自花传粉;(3)[6]子房;(4)种子.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有关知识点,此题结合图形记忆效果好。
12.【答案】 (1)纵切
(2)胚
(3)1
(4)单
【解析】【分析】玉米种子的结构如下:

(2)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可将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中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如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等;种子的胚中有两片子叶的植物为双子叶植物,如菜豆、棉、黄瓜、花生、橘等。
【解答】(1)玉米解剖时要纵切才能观察清楚内部的所有结构。
(2)2是子叶,3是胚芽,4是胚轴,5是胚根,合在一起统称为胚。
(3)玉米是有胚乳种子,营养物质存储在1胚乳中。
(4)玉米的子叶只有一片,属于单子叶植物。
故答案为:(1)纵切;(2)胚;(3)胚乳;(4)单
三、解答题
13.【答案】 (1)D
(2)J
(3)ABDE
(4)D
【解析】【分析】 蚕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蚕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如图所示:
?
相同点
不同点
蚕豆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玉米种子
有种皮和胚
子叶一片有胚乳
观图可知:图中A胚轴,B胚根,C种皮,D胚芽,E子叶,F果皮和种皮,G胚芽,H胚轴,I胚芽,J胚乳,K子叶,看图结合题意答题。
【解答】 (1)蚕豆幼苗的根由图中的B胚根发育而来,茎和叶由图中的D胚芽发育而来,胚由组成D胚芽、A胚轴、B胚根和E子叶;
(2)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中的J胚乳,证明玉米种子成分中含有淀粉;
(3)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图中蚕豆种子的胚由D胚芽、A胚轴、B胚根和E子叶;
(4)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从种子结构分析,主要是由于种子内有发育成熟而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14.【答案】
表现等级
评价项目
表现突出
表现尚佳
表现一般
步骤表述清析
步骤可操作
步骤的顺序合理
测量数据的定义准确
1.把某一植物种子放入纸筒,放在一定的高度
1.把某一植物种子放入纸筒,放在一定的高度
1.把某一植物种子放入纸筒(未能说明放置的位置)
2.将电吹风放置在纸筒下方30厘米处
2.电吹风放置在纸筒下方(未能说明位置)
未能说明电吹风如何放置
3.开启电吹风(保持同样的风速),同时稍微倾斜纸筒,将种子从纸筒中释放出来
3.开启电吹风,同时稍微倾斜纸筒,将种子从纸筒中释放出来(未能说明风速)
3.开启电吹风,同时将种子从纸筒中释放出来(未能说明风速)
4.测出从释放处到着落点的距离,并记录
4.测出从释放处到着落点的距离
4.测出距离,并记录
(未能对距离进行定义)
5.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其它种子的距离,并列表记录
5.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其它种子的距离,并列表记录
5.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其它种子的距离,并列表记录
6.比较各种种子飞行的距离,可以做出结论
6.比较各种种子飞行的距离,可以做出结论
6.比较各种种子飞行的距离,可以做出结论
【解析】【分析】此题是实验方案的设计,由题意可知主要是解决风对不同种子传播的影响。要对9种不同的种子进行比较我们设计实验时要控制的条件有很多,具体条件的设置与装置有关系。根据题中提供的器材,电吹风一只、空纸筒一只、皮尺。电吹风主要模拟风,空纸筒模拟种子从树上掉下来,皮尺测量种子飞行的距离。要研究的是不同种子有风时的种子传播能力,设计实验时除了种子不同其余条件都要相同,在实验设计中要具体说明种子高度(即纸筒高度),电吹风距离纸筒高度,电吹风的风速等。
四、实验探究题
15.【答案】 (1)蓝色;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2)玉米种子内含有淀粉
【解析】【分析】碘能使淀粉变成蓝色。碘液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
【解答】(1)碘能使淀粉变成蓝色。碘液滴入稀米汤(主要成分是淀粉),呈现出蓝色,说明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2)碘能使淀粉变成蓝色,碘液试验可以用来鉴定淀粉的存在。将 碘液滴到玉米种子纵切面,呈现出蓝色,这一实验可以说明 玉米种子内含有淀粉。
故答案为:(1)蓝色; 淀粉遇碘液变蓝色 ;(2) 玉米种子内含有淀粉
16.【答案】 (1)胚根
(2)播种时不宜太深
(3)优点:不易被鸟类等动物吃掉;不足:形成果实后,易萌发形成幼苗
【解析】【分析】(1)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就开始分裂和生长。首先,胚根发育成根,同时,胚芽逐渐长成茎和叶。就这样,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新植物诞生了。
(2)菜豆种子作为双子叶植物的代表,萌发时子叶会出土,对胚芽起保护作用。
(3)结合实际分析,合理即可。
【解答】(1)结合种子萌发的过程可以知道菜豆种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2)菜豆种子萌发时,子叶是出土的;因为子叶出土,需要的力量会大一些,所以在播种深度方面应播的浅些,才能保证出苗齐全。
(3)落花生的果实却在地底成熟,不易被鸟类等吃掉;果实在地里,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就比较容易萌发成幼苗,会应收收成。
故答案为:(1)胚根;(2)播种时不宜太深;(3)优点:不易被鸟类等动物吃掉;缺点:形成果实后,易萌发形成幼苗(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