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2、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A.杯弓蛇影
???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
3.某同学是近视眼,从戴上眼镜能看清书上的字迹,到摘下眼镜仍能看清书上的字迹,他应该(
)
A.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B.将书靠近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C.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4.大课间活动做操时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声音在传播到远处后响度变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声音传播到远处后频率变低成了次声波
5.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
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6.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7.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透镜成的是虚像
C.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9、图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②①
B.③①
C.②④
D.③④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
D.物距从10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1.如图小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12.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OM、ON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在a点或e点时,m=1,n=0
B.在b点或d点时,m=1,n=1
C.在c点时,m=2,n=2
D.在f点时,m=0,n=0
13.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
A.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14、粗细均匀的物体AB横放在焦点之外的凸透镜L的主轴上(如图),关于AB通过L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在主轴上,且A端在左边,B端在右边
B.像在主轴上,且B端在左边,A端在右边
C.像的A端粗、B端细
D.像的A、B端粗细相同
15.小枫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即物距为25cm,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
B.若保持图中物距不变,正确调节光屏后,光屏上成的像是放大的,这是投影仪的原理
C.上述实验中,蜡烛依然保持在光具座上的10cm处,将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移至25cm、55cm处,光屏上又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若想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向右再移5cm
D.实验中由于蜡烛会随实验时间延长烧短,要想成像仍然在光屏中央,可保持透镜和光屏不动将蜡烛向上调节适当高度,或在蜡烛和光屏不动的情况下将透镜向下调节适当高度
二、填空题
16.击鼓时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的振动,用嘴对着笔套吹气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的振动.经验丰富的检修工夜间用一根铁棒沿地面下水管排设处逐段细听,就能发现漏水的部位.这是因为________.
17.小芳在距平面镜1m处照镜子。她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芳向平面镜靠近0.3m,她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当白光照到鹦鹉图片上时,鹦鹉的嘴呈红色,翅膀呈绿色,则在当
______
(选填某一单色光)光照时,嘴仍呈红色,此时翅膀呈
______
色.
19.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再进行一个实验: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看它们的焦距是否相同.你觉得红光的焦距________紫光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______
__。
20.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扔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____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
21、为了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我市开展了露天电影走进社区活动。准备放映时,画面超出了整个屏幕,如果你是放映员应将放映机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同时要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观众能够从各个角度看到电影画面是因为画面投射到屏幕上后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2.小刚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10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图中的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实验时,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清晰的像。
三、画图题
2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4.下图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
四、实验题
25.小晨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如图:
(1)实验时小晨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优点在于既能看到A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蜡烛B,其原理为________。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正立的像;
(3)实验中,如果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的位置成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_____cm;
(4)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在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则会导致的后果是_________。
26、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小明发现所用的凸透镜没有标明焦距,于是他让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照射在凸透镜上,在透镜另一侧F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如图1所示。试作出这一过程的光路图。
(2)请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的焦距:f=
cm。
(3)小明将该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
。调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
。
(4)此时,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
。
七下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5、BAAAA
6-10、DCCAD
11-15、CCCAD
二、填空题
16、鼓面
空气
固体和液体都能传声
17、虚
0.7
不变
18、红
黑
19、大于
红光偏折角度小于紫光
20、凸
会聚
21、靠近
增大
漫反射
22、下
放大
三、画图题
略
四、实验题
25、(1)D
(2)不能
(3)0.4
(4)无论怎么移动蜡烛,都不能和玻璃板后面的像重合
26、(1)略
(2)5
(3)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焰心、凸透镜和光屏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倒立缩小的实像
(4)远离
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