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3章 3.4升华和凝华(4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3章 3.4升华和凝华(40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4-22 09:1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C
A
升华
D
B
D
A
目标一
D
A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B
C
C
C
C
C
液化;汽化
B
目标二
A
10
D
1.【2020?南京】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目标一 升华和凝华
【点拨】冰袋降温,是利用冰熔化吸热;冰冻的衣服晾干、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冰花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答案】C
2.【中考?绵阳】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  )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
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
【点拨】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为小冰晶,附着在冻肉的表面。
【答案】A
3.【中考?德州】妈妈为欢芯买生日蛋糕时,为了保鲜,把赠送的小干冰块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瓶盖与蛋糕放在了一起。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矿泉水瓶竟然发生了“爆炸”。欢芯放学回家后告诉妈妈,在矿泉水瓶内的小干冰块会迅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增大,超出其承受能力,就发生了“爆炸”。
【点拨】将小干冰块装入矿泉水瓶并拧紧瓶盖,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会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升华
4.【2019?郴州】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可利用冰块或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  )
A.冰块和干冰熔化吸热
B.冰块和干冰升华吸热
C.冰块升华吸热、干冰熔化吸热
D.冰块熔化吸热、干冰升华吸热
D
5.【中考?泰安】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湖水结成冰
B.樟脑丸变小
C.露珠的形成
D.雾凇的形成
【点拨】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要放热。樟脑丸逐渐变小是升华现象,要吸热。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要放热。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要放热。
【答案】B
6.【中考?宜昌】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点拨】玻璃上的“雾”和“冰花”总是出现在环境温度较高的那一侧。雾是液态的小水滴,它是室内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冰花”是固态的小冰晶,它是室内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直接凝华形成的。
液化的条件是遇冷,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高,玻璃的温度低,室内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凝华的条件也是遇冷,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高,玻璃的温度很低,室内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会发生凝华现象,“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答案】D
7.【2020?临沂】水无常形,于千变万化中孕育自然奇观。下列水的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点拨】雪融成溪,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液化放热;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放热;水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凝固放热。
【答案】A
8.【2019?怀化】在水循环中,高空中的水蒸气突然遇到强冷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形成小冰晶,这种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 B.升华 C.液化 D.凝华
D
9.【2019?无锡】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113.7 ℃,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  )
A.浸入开水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点拨】酒精灯外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碘容易发生熔化现象,不利于探究碘的升华现象。用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能发生升华现象。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
【答案】A
1.【中考?大庆】人们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被“喷”入冷空气后,升华吸收大量热量,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形成雨,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 B.凝华 C.液化 D.凝固
目标二 物态变化辨析
【点拨】干冰被“喷”入冷空气后,干冰会升华为气态,在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当气温骤降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会熔化为小水滴,实现人工降雨。
【答案】B
2.【2020?深圳】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对图中所蕴含物理知识的解说错误的是(  )
A.自制简易冰箱利用蒸发吸热来保存食物
B.把鱼埋在冰粒中利用了冰温度较低且熔化吸热来保鲜鱼
C.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吸热来保存蔬菜
D.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点拨】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来保存蔬菜的。
【答案】C
3.【2020?广州】物质M因发生物态变化放热,M在该物态变化前后都具有流动性,则这种物态变化为(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
【点拨】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
C
4.【2020?枣庄】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点拨】由图象可知,乙变成丙要吸热,丙变成甲,甲变成乙都要放热,故乙为固态,丙为气态,甲为液态;丙变成甲是液化过程。
【答案】C
5.【2021?南京模拟】乡村雨后,山上形成美丽的雾气。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雾”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棒包装纸上出现的“白粉”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
D.冬天,树上形成漂亮的雾凇
【点拨】雾和露是小液滴,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冰棒包装纸上的“白粉”和雾凇是小冰晶,都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答案】C
6.【2020?吉林】冬捕时,刚打捞上来的鱼,体表的水会迅速结冰。冰的形成属于(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
【点拨】水变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
C
7.【2020?扬州】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开启电风扇,经过一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这是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点拨】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由气体变成液体,是液化现象;小水珠消失,由液体变成气体,是汽化现象。
液化
汽化
8.【2020?襄阳】下列选项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
B.隆冬季节,河面上结薄冰
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
【点拨】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是喷出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隆冬季节,河面上结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答案】B
9.【2020?十堰】炎热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常会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随后消失。该现象中所包含的物态变化依次是(  )
A.液化、汽化 B.升华、汽化
C.汽化、液化 D.液化、熔化
【点拨】雪糕周围冒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白气”消失,是小水珠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
【答案】A
10.【2020?宜昌】【教材P66T4改编】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温度低于0 ℃。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点拨】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故A、B错误;冰中加盐后更容易熔化,说明冰中加盐降低了冰的熔点,故C错误;如果不加盐,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则水蒸气遇到罐底无法凝华成霜,故D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