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貌
第节
1
常见地貌类型
〖新课导入〗
今天刷抖音,刷到了我学生的作品,惊讶呀!
大家猜猜是什么内容?一起来欣赏
〖新课导入〗
今天刷抖音,刷到了我学生的作品,惊讶呀!
大家猜猜是什么内容?一起来欣赏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1.识别常见地貌类型;
2.描述常见地貌景观的特点,了解常见地貌景观的成因。
一
二
三
喀斯特地貌
构造地貌之断块山
河流侵蚀地貌
本节内容
研学小分队
徐霞客小分队
李四光小分队
郦道元小分队
喀斯特地貌: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碳酸盐)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自主学习〗 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一、喀斯特地貌
〖合作探究一〗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一、喀斯特地貌
〖合作探究一〗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一、喀斯特地貌
〖合作探究一〗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位置
类型
主体
溶洞上部
溶洞下部
连接溶洞上、下部
①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
石钟乳、石幔、石帘
石笋、地下河
石柱、地下瀑布
一、喀斯特地貌
〖合作探究一〗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通过对图片的观察,认识地表喀斯特地貌,并说说其特点
一、喀斯特地貌
〖合作探究一〗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类型
特点
②地表喀斯特地貌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位置
类型
主体
溶洞
溶洞上部
石钟乳、石幔、石帘
溶洞下部
石笋、地下河
连接溶洞上、下部
石柱、地下瀑布
①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沟
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
洼地
四周高,底部平坦
峰丛、峰林、孤峰
锥状耸立
一、喀斯特地貌
〖答疑解惑〗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一、喀斯特地貌
〖答疑解惑〗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争当小小解说员
一、喀斯特地貌
〖答疑解惑〗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争当小小解说员
首先大气降水在平坦的岩石表面溶蚀出 ,溶沟进一步加深加宽就形成了 ,溶沟相互交错,将岩石分割成 ,溶沟加深形成 ,大量山峰被溶蚀变矮甚至消失,剩余 ,孤峰进一步被溶蚀成 。
溶沟
溶蚀洼地
峰丛
峰林
孤峰
残丘
一、喀斯特地貌
〖答疑解惑〗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争当小小解说员
石笋
石钟乳
石柱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 的结果。被水带走的物质 ,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 、 、 等奇特而又美丽的地貌。
重新沉淀
溶蚀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一、喀斯特地貌
〖牛刀小试〗
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3小题
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
2.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3.图中b地貌为
A.石钟乳 B.石柱 C.石笋 D.石幔
D
B
C
看看我们的小分队又去了哪里进行野外观察?
二、构造地貌之断块山
萍乡武功山
二、构造地貌之断块山
〖合作探究二〗 断块山的特点
二、构造地貌之断块山
〖合作探究二〗 断块山的特点
二、构造地貌之断块山
〖合作探究二〗 断块山的特点
山的边缘平直,山坡陡峭成崖
二、构造地貌之断块山
〖答疑解惑二〗 断块山的形成过程
二、构造地貌之断块山
〖答疑解惑二〗 断块山的形成过程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 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 ,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 ,形成 。
压力或张力
断裂
位移
断层
请看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你发现了什么地貌?
2、图中地貌有何特点?
请看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你发现了什么地貌?
2、图中地貌有何特点?
三、河流侵蚀地貌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侵蚀作用
河流把河床上的岩石沖走。
下蚀使河谷 。
加深
三、河流侵蚀作用与地貌
⑴下蚀
〖合作探究三〗 河流侵蚀地貌的特点
峡谷的成因
西陵峡
该地为 气候,降水丰富,河流上游落差 ,湍急的水流,强烈 侵蚀,使河床不断 ,河谷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河流侵蚀作用与地貌
(1)下蚀
亚热带季风
大
下切
加深
三、河流侵蚀作用与地貌
⑵溯源侵蚀
河源背后的松散岩石被冲走。
河源向 (后退/前进)
河谷的 增加。
后退
长度
〖合作探究三〗 河流侵蚀地貌的特点
河流把河道两岸的岩石冲走。
侧蚀使河谷 。
展宽
三、河流侵蚀作用与地貌
⑶侧蚀
〖合作探究三〗 河流侵蚀地貌的特点
A
B
凸岸
A
B
VA〈 VB
凹岸
三、河流侵蚀作用与地貌
〖合作探究三〗 河流侵蚀地貌的特点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
概念
对河流的影响
特别强调
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
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
伸长
加深
展宽
三、河流侵蚀作用与地貌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图中①②两点为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据此完成4-5题。
三、河流侵蚀作用与地貌
〖牛刀小试〗
4.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河水流速和含沙量的差异是( )
A.①处流速快、含沙量小,②处流速慢、含沙量大
B.①处流速快、含沙量大,②处流速慢、含沙量小
C.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小,②处流速快、含沙量大
D.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大,②处流速快、含沙量小
B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图中①②两点为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据此完成4-6题。
三、河流侵蚀作用与地貌
〖牛刀小试〗
5.一艘采沙船在②处附近水域作业时,发现从不同深度采上来的沉积物大小不同,不仅有大量细沙,还有较多的砂砾甚至鹅卵石。此处沙、砾共存的原因可能是( )
A.该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搬运能力强
B.该河段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急,侵蚀力强
C.该河段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沙、砾一起沉积
D.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