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关检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关检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4-20 21:2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中复习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过关检测题
选择题
1.依法治国是一种治国思想体系,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钢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53~1957年,中国工业增长率为18%,其中钢产量增长率为31.7%。这期间,中国工业及钢产量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的成立
3.下表反映出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是(

时间


1953年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1956年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1956年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1956年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A.农业、工业协调发展
B.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C.工业门类齐全
D.优先发展重工业
4.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实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好愿望的建设成就是(

A.鹰厦铁路
B.宝成铁路
C.川藏公路
D.武汉长江大桥
5.1954年9月,李某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亲历的活动应是(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C.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人民公社化运动
6.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
7.新中国高度重视工业体系建设,从一五计划开始就把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7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下列成就属于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①鞍山大型轧钢厂
②第一批喷气式歼击机
③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④大庆油田投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的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18户农民誓不向困难低头,坚持“非叫鸡毛上天不行!”他们经过一年齐心协力的苦干,实现了“鸡毛也能绕天飞”的奇迹。这说明当时(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效果
D.包产到户改革的成就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

A.两个五年计划
B.土地改革
C.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进入该阶段的标志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1.下面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下列哪一运动的必要性?(

农业合作化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运动
D.工业化建设运动
12.“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与乐松生这一行为直接相关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
C.中共八大
D.八字方针
13.“农业生产合作化,公私合营资本家。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迈步伐。”该民谣反映出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社会主义改造
B.农业“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4.右图是潍坊华成机器厂的老照片。它反映的是(

A.完成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5.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下列先进人物与称号搭配错误的是(

A.
王进喜——“铁人”
B.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C.
邓稼先——“两弹元勋”
D.
钱学森——“计算机之父”
16.“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一个忠厚朴实的人,却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这个“他”指的是两弹元勋(

A.杨利伟
B.翟志刚
C.邓稼先
D.袁隆平
17.小说《平凡的世界》写道:孙少平的姐夫王满银,从一个河南手艺人那里买了些老鼠药,在集市上倒卖了其中的十几包,每包赚了五分钱,总共得利不到一元。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他和那些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他“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等,都被强制“劳教”。该故事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土地改革的开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8.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热门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四个全面、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阶级斗争、深圳特区、和平发展
19.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四五运动
B.二月抗争
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D.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20.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文化大革命最大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

A.朱德
B.彭德怀
C.刘少奇
D.贺龙
二、非选择题
21.政治民主化、法治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
材料二:
材料三:他们每天都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
——摘自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China
Watch》
材料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体现的是我国的哪一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这次会议出台的哪一部文件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请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该法律文献的性质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形成了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三的这段我国民主法制遭到践踏的描述发生在什么时期?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制定了什么计划?
材料二 
(2)分析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
【失误挫折】
材料三: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并说明理由。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参考答案】
DBDDC
ABBDD
ABABD
CCCCC
2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文化大革命”时期。
(4)必须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2、(1)工业基础,尤其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一五”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
(2)①我国编制并执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②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3)不真实;因为当时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左”倾错误泛滥。“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4)①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④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