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791001106170000华师大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本卷共四大题,共计33小题,祝同学们答题顺利!)
满分为12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宁波是具有丰富水资源的美丽城市,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宁波理念的是:( )
①积极推进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②在水源保护区大规模建设宾馆、山庄
③允许向各江河中排放泥浆水
④严禁停靠在姚江、奉化江的运煤、运油船舶将清洗船舱的水直接排入海中
⑤全面禁止海洋捕捞和湖、河养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3.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城市论坛上,常德分享了“海绵城市”建设——水治理的成功经验。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C.工业上应该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4.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 )
A.用干冰冷藏的食品 B.用硫磺熏制的白木耳、粉丝等食品
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 D.用工业用盐腌制的肉类食品
5.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
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6.冬季,通常可以看到教室的窗玻璃上附着有一层小水珠,当室外气温更低时,还会看到窗玻璃上结有冰花。下列关于水珠、冰花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它们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外一侧
C.它们均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D.它们均附着在窗玻璃的室内一侧
3720465303530第7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所示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和,杯内食物温度逐渐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氯化钙
D.食盐
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39325554445009.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①容器A里的气压大于大气压
②容器A里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③喷泉停止时,容器A中的气压等于大气压
④最后若能将水灌满A球,说明实验前A球内为真空
上述四点说明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不足广口瓶内原空气体积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 )
4270375124460A.实验时,用木炭代替红磷
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量不足,瓶中氧气未反应完
C.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已有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D.实验时,没有塞紧瓶塞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0786054889500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将t2 ℃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D.P点表示t1 ℃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
41122603048000012.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13. 在制药时,可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作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 )
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C.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14.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氢气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
C.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
15.人们常在可燃性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的发生,Mg(OH)2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它在380 ℃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Mg(OH)2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MgCO3比CaCO3易分解,也可作阻燃剂
16.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均发现t1>t2,由此,他认为此实验(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
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
17.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
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
垂……”,则( )
A. 前者是由于小孔成像,后者是影 B. 都是由于小孔成像
C. 前者是影子,后者是由于小孔成像 D. 都是影子
18.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能自燃并生成一种红色氧化物。对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的事实,某同学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的产物不是四氧化三铁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生成物可能不同
C.有些物质燃烧时温度不需要达到着火点
D.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是决定反应能否发生的因素之一
39471605575300019、将等容积、等质量(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砂)的两集气瓶氧气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并调至平衡,然后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使二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后,此时的天平( )
A. 指针偏向右
B. 指针偏向左
C. 仍处于平衡状态
D. 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20. 现要配制l00g 12%的氯化钠溶液,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砝码盒中的砝码规格有50g、
20g、10g、5g,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和称量物放反了,其他过程没有错误,则实际
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12% B. 8% C. 8.3% D. 10%
填空题(第21—24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计 52分)
21.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095502794000
(1)水循环的动力是 。
(2)内陆地区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 。
22.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_______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________。
23. 下列混合物 :
A. 黄河水 B. 牛奶 C. 消毒用酒精 D. 碘酒 E. 天然水
属于悬浊液的是 ,属于乳浊液的是 ,属于溶液的是 。(填字母)
24. 冬天,装蜂蜜的瓶子里常常析出白色葡萄糖晶体,该现象表明葡萄糖的溶解性随温度降
低而 (填“增强”或“减弱”)。
25.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像如图丙所示。
(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时a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所以它属于一种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6. 科学研究表明,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得海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明显增加,导致海洋的表面水体碳酸增多,酸性增强,出现“酸化的海洋”,这会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1)你认为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有 (写出一种即可)。
(2)请根据上述题目所给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海水酸化的原因 。
(3)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 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3503930689991000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 二氧化碳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 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27. 生活处处有科学,只要你留心,身边许多物品都可以用来做科学小实验。
(1)在一个塑料瓶内倒入少量热水,摇晃后倒出热水,立即拧紧瓶盖,过了一会儿,塑料瓶被压瘪了。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存在。
(2)在一个塑料瓶内倒入适量的水,放在阳光下,能够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塑料瓶在地上有影子,这说明光在同一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
(3)夏天用手直接去触摸0℃的水和 0℃的冰,一段时间后哪个感觉更冷些?小科立刻回答:一样冷,因为两者的温度相同。你认为小科的回答正确吗?判断并说出你的理由: 。
28.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小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155257548768000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其中U型管左侧容器壁上标有刻度,电阻丝通电后能发热,右侧玻璃管敞口.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观察到白磷 ;
(2)实验结束后,理论上可以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 ;
若实际观察到左侧液面在不到“1”的位置处,则实验结果比理论值 (填“偏大” 或“偏小”)
(3)此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请你任写出一点: 。
30. 如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是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
1774825700722500题(甲中生成气体A,乙中生成气体B)。
(1)图中a是电源的_____极。
(2)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3)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22分)
31.实验室要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NaCl)溶液。如图是小明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________(填“10 mL”“50 mL”或“100 mL”)量筒。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配制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32.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 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应选用以下哪一种量程的温度计?_______这样考虑主要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
A.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 B.量程为0℃~102℃的温度计
193738524066500(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
(3)为什么测得的盐水凝固点不相同呢?对比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毫升,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于是他们又做了如下实验:配置了不同浓度的食盐水,并测出他们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他们做出的猜想是: 。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如何变化?
(4)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四、计算题(6分)
33.现有20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要使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15%。求: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多少克硝酸钠固体?(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05791001106170000华师大第七年级二学期期中科学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A
D
D
B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D
A
D
C
C
B
C
二、填空题(第21—24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计52分
21、(1) 太阳辐射(太阳能) (2)陆地上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22、 红光 , 绿光
23、 A , B , CDE
24、 减弱
25、(1)不变 , 固液共存 。
(2) 升高 , 非晶体
26、(1)汽车尾气排放等(合理即可) (2) 二氧化碳+水→碳酸 (3) ②③
27、(1) 大气压(2) 复色光 , 直线
(3) 不正确(1分),冰熔化需要吸收热量(1分) 。
28、 倒立 , 变大 , 不变
29、(1)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2) 上升 , 偏小
(3) 不与白磷反应 或 不溶于水?
30、(1) 负
(2) 增强水的导电性
(3)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 (只写出用带火
星的木条给1分)
(4) 略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计22分)
31、(1) 50ml
(2) ④①③⑤②
(3) 加速溶解
(4) 偏大
(5) D
32、(1) A , 盐水的凝固点低于0℃
(2) -4℃
(3) 盐水浓度越大,凝固点越低(或 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 ,
先降低后升高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四、计算题(6分)
33、解:设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的质量为x。
×100%=15%解得:x≈11.8 g
答:需要向此溶液中加入硝酸钠固体的质量为11.8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