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声 单元测试 周周测(一)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应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 声 单元测试 周周测(一)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应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1 07:4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滚动训练(一) 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及应用
一、选择题
1.如图AG-1-1所示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图AG-1-1
2.如图AG-1-2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
图AG-1-2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3.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名同学的发言,走近这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 (  )
A.音调变高 B.音调变低
C.响度变大 D.响度变小
4.甲声音的波形如图AG-1-3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图AG-1-4中的 (  )
 图AG-1-3
图AG-1-4
5.图AG-1-5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AG-1-5
A.用不同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6.如图AG-1-6所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的是 (  )
图AG-1-6
7.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D.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 m/s的声音
8.超声手术刀通过从不同角度向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从而实现准确“烧死”病变细胞。手术过程中,与医生、护士之间的说话声相比,超声波具有的特点是 (  )
A.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好,能量集中 B.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差,能量分散
C.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好,能量集中 D.振动频率低,方向性差,能量分散
9.如图AG-1-7所示现象反映了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AG-1-7
A.图甲: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人们利用这个现象研制了声呐
B.图乙:家用声波清洗机是声传递能量的实例
C.图丙:把脉(切脉)是利用声音音色诊病的最早的例子
D.图丁: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声传递信息的实例
10.下列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具有能量,利用高频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片
B.超声波也是声波的一种,它的传播也需要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普通声波大
11.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AG-1-8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央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 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AG-1-8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 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 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 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 m/s
二、填空题
1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    (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13.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     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
14.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     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
     特征。?
15.表演者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上端,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在现场观看表演的人听到的哨声是由    传入耳朵的;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度吹竹管上端时,吹出哨声的    (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会发生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
1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科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100
1.02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小科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填“能”或“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     (填写编号)三根琴弦。?
(3)小科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它的长度为   cm、横截面积为   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   (填“两根”或“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理由: ?
 。?
教师详解详析
1.A [解析] 将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到音叉振动,能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的是响度跟振幅的关系;抽出瓶内空气,手机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A
3.C [解析]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和听者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老师走近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变大,这样可以听得更清楚一些。
4.B 
5.D [解析] 用不同的力度吹奏,发声体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振动的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率不同,因此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使声音放大,即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6.A 7. A 
8.A [解析] 超声波具有振动频率高、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破碎能力强等特点。
9.C [解析] 蝙蝠发出超声波后,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或者昆虫,就被障碍物或者昆虫反射回来被蝙蝠接收。蝙蝠就能判断障碍物或者昆虫和它的距离,这就是蝙蝠的回声定位,是声音传递信息的实例,声呐是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研制的。超声波清洗机、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加湿器都是声能传递能量的典型实例。把脉主要是医生根据脉搏振动的强弱和频率来判断人们心脏等功能是否正常,与音色无关。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声传递信息的实例。
10.D [解析] 声音在生活中有两个方面的应用,即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具有能量,利用高频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片;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超声波也是声波的一种,它的传播也需要介质;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可以探测海洋深度,这利用了回声定位;在同种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普通声波快慢一样。
11.D [解析] 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5 s,由v=st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1=v声t1=340 m/s×0.25 s=85 m;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 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距测速仪:s2=v声t2=340 m/s×0.2 s=68 m;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即汽车行驶的距离):s'=s1-s2=85 m-68 m=17 m;汽车行驶这17 m共用的时间:t'=Δt-t1+t2=0.9 s-0.25 s+0.2 s=0.85 s,所以汽车的速度:v'=s't'=17 m0.85 s=20 m/s。
12.振动 会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源振动,引起介质振动,从而形成声波向远处传播。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速还与温度有关。故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发生变化。
13.(1)空气柱 (2)大于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的,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1)悠扬的笛声是由于笛子中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2)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表面是真空的,真空不能传声。
14.音调 响度
[解析]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不断用手指去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琴声的音调;共鸣箱的作用是弦的振动引起箱内空气的振动,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
15.空气 音调
[解析] 观众和表演者之间的介质是空气,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哨声是竹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竹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改变了音调。
16.(1)琴弦长短 能 (2) A、B、C (3)80 1.02
(4)三根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多组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
[解析] (1)因为小科选用了H、I两根琴弦,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选择的是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所以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 A、D、F三根琴弦,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选择的是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所以能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2)为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 A、B、C进行研究。(3)因为要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所以要求三根琴弦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可知,G、H符合条件,所以添加的铜琴弦J,它的长度为80 cm,横截面积为1.02 mm2。(4)多组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因此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采用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