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复式折线统计图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 复式折线统计图 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4-20 20: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统计思想在教学中的渗透。
教学准备:练习纸、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自然导入
1、出示图片。
2、出示有关降水量的知识。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出示青岛市和连云港市的降水量统计图。
出示问题:①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②青岛市几月~几月的降水量变化最快? ③两座城市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大?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 ④连云港市哪几个月的降水量比青岛市的高?
提问:说说哪几题解决起来比较简单,哪几题比较麻烦?为什么?
追问:有没有好的办法能很快的找出第3、4题的答案?
提问:怎么把两张图合起来?
2、课件出示把这两张统计图合为一张统计图。
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怎么解决?怎么能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数据所表示城市?
指出:要有图例,我们还要把课题改成:青岛市、连云港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统计图。并且表上时间。
3、完善课题、区别比较。
(1)出示课题
指出:我们已经把这两个统计图合并好了,谁来给这种新的折线统计图取一个恰当的名字?(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2)比较、体会优点
提问:现在看着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很快的看出第3、4题的答案吗?
追问:除了用数据进行比较还可以怎么比较?
三、应用实践、拓展延伸
1、出示连云港、香港12月20日~26日的日最高气温统计图
提问:你能帮老师完成图例吗?为什么这样表示图例?
2、出示班级和张小帅练习情况统计图。
提问:你觉得张小帅的成绩怎么样?为什么?
追问:现在你觉得张小帅的成绩有怎么样了?为什么?
指出:看来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合理的评价,修正一些不正确的判断。
3、比较总结。
提问:从单式折线统计图到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都有什么特点?
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我们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4、出示水仙花练习题。
提问: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
提问: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的?第几天开始看到根的?
追问:和同桌说说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
5、我们已经感受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好处,你会根据数据绘制一张复式折线统计图吗?(出示统计数据)
提问:你要怎么画这个复式折线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四、归纳总结,故事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老师通过一个故事结束今天的课,这个故事由你来完成。
出示统计图:通过统计图,你能联想到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吗?说出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