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文言文二则
1.认识“恭、勤、焉、卒”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囊、萤、恭、勤、博、贫、焉、逢、卒”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学习两篇关于古人刻苦学习的文言文——《文言文两则》。
《囊萤夜读》选自《晋书﹒车胤传》。《晋书》是唐代初年撰成的。从唐朝开始,正史都是史馆的官员们修撰的,是集体创作,修成之后署的是负责总领修撰的宰相的名字。但实际上这些宰相是不参与实际创作的。晋书的作者署名是当时的宰相房玄龄。
《铁杵成针》选自祝穆的《方舆胜览﹒ 眉州》。 祝 穆(?~1255年),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祖籍婺源(今属江西),曾祖祝确为朱熹的外祖父,父康国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居崇安。
恭勤
gōng
恭
恭敬
恭贺
恭勤
qín
勤
勤劳
以夜继日焉
yān
焉
罪莫大焉
焉得虎子
辛勤
兵卒
zú
卒
走卒
卒业
词语解释
【恭勤】
【通】
【是】
【方】
【感其意】
【还卒业】
肃静勤勉。
通晓,明白。
这。
正在。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布囊
náng
囊
结构:上下
音序:N 部首:一
组词:练囊 囊括
书写指导:上下结构,“冖”要长,覆盖下方,下面三横分布均匀,不要少些“丿”。
萤火虫
yíng
萤
结构:上下
音序:Y 部首:艹
组词:萤光 囊萤映雪
书写指导:上下结构,“艹”横要短,“冖”覆盖下方。
恭勤
gōng
恭
结构:上下
音序: G 部首:?
组词:毕恭毕敬 谦恭
书写指导: “共”两点变撇捺,而且舒展,下部不要少写一点。
勤奋
qín
勤
结构:左右
音序: Q 部首:力
组词:辛勤 勤勉
书写指导: “堇”底横变提,“力”位置低于左侧。
博学
bó
博
结构:左右
音序: B 部首:十
组词:渊博 广博
书写指导: “十”横短竖长,位置低于右部。
贫困
pín
贫
结构:上下
音序:P 部首:贝
组词:贫苦 清贫
书写指导:上下结构,“分”要扁,撇捺舒展,“贝”与上部连接紧凑。
焉知
yān
焉
结构:上下
音序: Y 部首 灬
组词:心不在焉 焉得虎子
书写指导:上部 “正”要扁宽,末笔四点分布均匀。
每逢
féng
逢
结构:半包围
音序:F 部首:辶
组词:适逢 恰逢
书写指导: “辶”最后一笔为横捺,中间三横分布均匀。
卒业
zú
卒
结构:上下
音序:Z 部首:十
组词:兵卒 走卒
书写指导: 第二笔横要短,“十”横要长。
《囊萤夜读》主要写了个什么故事?
写了车胤勤奋学习的故事。
《铁杵成针》写了什么故事?
少年李白受到磨针老妇人启发刻苦学习的故事。
1.能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并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
2.理解“勤奋好学”和“铁杵磨成针”的精神。
第二课时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囊萤夜读
恭敬勤勉。
疲倦。
句意:晋朝人车胤谦逊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通晓、明白。
家贫不常得油。
贫寒。
得到灯油。
句意:(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句意: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磨针溪的位置。
世代相传。
句意: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完成。
离开。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这。
正在。
句意: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问老妇人。
想要。
句意: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被……感动。
水滴石穿
从前有一块非常坚硬的石头,旁边有一些水,它对水高傲地说:“嗨!你这个没用的家伙,这么脆弱,有什么用?”“谁说我没用,我还能把你打穿呢!”石头听了,捧腹大笑:“就你?来呀!” 从此,水一滴一滴,日日夜夜地击打着石头,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石头被水给打穿了,石头满是惊讶。
《囊萤夜读》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铁杵成针》启示我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有可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由《铁杵成针》演变出来的成语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有可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