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20 21:0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90分钟
100分)
书写展示(5分)
请把下面的句子的抄写下来,做到行款整齐,力求完美,并有一定的速度。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二、选择题(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呲牙(zī) 
顶端 
环游
放肆
B.
咧嘴(liè) 
海鸥 
依次
甲板
C.
赞誉(yù) 
模仿 
摔下
 
发抖
D.
拳头(quán)
灵巧
海鸥
盾牌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冀复得兔 重复
B.守株待兔 守卫
C.吾盾之坚 坚固
D.依然如故 缘故
3.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惑:指人四十岁。
B.
花甲:指人六十岁
C.
古稀:指人七十岁
D.期颐:指人八十岁
4.下面信息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跳水》一课的作者是沙俄的列夫·托尔斯泰。
B.
《田忌赛马》一课选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C.
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无错别字。
D.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应该先分析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办法解决。
三、根据语境写出词语。(8分)
1.他的出色的工作,yíng
dé(
)了大家的zàn
yù(
)。大家纷纷tuī
jiàn(
)他担任顾问一职。
2.孩子在猴子的dòu
yǐn(

下,扔掉mào
zi(
),恰巧gōu
zhù(
)了一点点。但
孩子却不怕xià
hu(
),wāi
wāi
niǔ
niǔ(
)
走向桅杆的尽头。
四、按照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6分)
(一)补全词语。(6分)
胸有( 
)
( 
 ) 

)拳(
)掌
跃跃(
)(

不动(
)( 
 ) 
出(
)(
)策
(  )(  )不得
(二)诵读与积累(10分)
1.爷爷告诉我说,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称谓。比如说:女子十三四的年纪称

2.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鬻:
(2)誉之曰
誉:
(3)不可同世而立
立:
3.根据所学课文内容填空(3分)
《自相矛盾》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4.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练习(10分)
1.(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我们班取得了竞赛比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2.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成千上万只绿翅膀的苍蝇和八只脚的蜘蛛来了又去了。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写时间过得缓慢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园地。(23分)
(一)
钱若赓断鹅
明万历中,钱若赓守临江,有异政。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耳。”乡人讼于郡。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人无不惊讶。已退食,使人问鹅供状否?答曰:“未。”少顷出,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因指一鹅曰:“此乡人鹅。”盖乡人鹅食野草,粪色青;店鹅食谷栗,粪色黄。店主伏罪。
1.本篇文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3分)
2.请用“
”在文中画出断案的依据。(2分)
3.写出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
(3分)
(二)
空 城 计
这一天,诸葛亮正在和部下商量怎样抵抗魏兵的事,忽然探子飞马传来消息,说司马懿带领十五万人马朝西城这边打来。这时候,诸葛亮身边并没有大将,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带的五千兵马有一半是运送粮草的,不能打仗。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叫人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打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老兵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小童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不久,魏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满面,悠闲地弹琴。左面的小童手捧宝剑,右面的小童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来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回到军中,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锋,前军改做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你等怎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情的前因后果。(6分)
(1)起因:
(2)经过:?
(3)结果:
2.用“  ”画出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句子。(2分)?
3.用“  ”画出点明司马懿退兵原因的句子。(2分)?
4.如果领兵人变成了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能成功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30分)
探险在危险中品赏快乐、幸福。假如让你来一次探险,你想去哪?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请你发挥想象,写一个历险故事吧!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略
1.
B
2.D
3.D
4.
A
三、1赢得
赞誉
推荐
2
逗引
帽子
勾住
吓唬
歪歪扭扭
四、
(一)胸有成竹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不动声色
出谋划策
哭笑不得
(二)
豆蔻年华
(1)卖
(2)夸奖
(3)存在
做事情或者说话都需要一定的论点,不要前后冲突。如果有一处矛盾了,听者就会对你的全篇论述表示不屑。
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五、
比赛竞赛留一个;心里改为“脸上”。

六、(一)
1.钱若赓判断一只鹅到底是乡人还是店主的,这样的事情。
2.盖乡人鹅食野草,粪色青;店鹅食谷栗,粪色黄。
3.智慧源于生活。对于正处于求学阶段的学子而言,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善于思维的脑、善于发现的眼和一颗热爱学习的心。(意思对即可)
(二)
1.(1)司马懿率兵来攻城,城内没有足够的人马。
(2)诸葛亮临危不乱,设出空城计。
(3)吓退司马懿的大军。
2.于是连忙传令下去,叫人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打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老兵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要惊慌失措。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戴了丝织头巾,带领两个小童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3.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你等怎能知道!
4.示例:不能。因为诸葛亮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才会设下此计,如果换成司马昭,司马昭就会攻城,空城计也就会失败。
七、习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