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
必修
下册
第六单元
13.2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教学目标
1.认识别里科夫这一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2.幽默讽刺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作品中幽默讽刺手法和细节描写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有一个装在套子中的人,他的“套子”是什么呢?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位特殊的人物。
2、写作背景
小说发表于1898
年。十九世纪末期,在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
3、作者介绍
契诃夫(1860--1904)是19世纪俄国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短篇小说为主要创作而登上世界文学高峰的作家,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和剧本,有“短篇小说之王”之称,列夫·托尔斯泰称他是“散文中的普希金”。
4、层次结构
分成三部分:
(一)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1-4段)
(二)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第5段至倒数第3段)
(三)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最后两段)
5、全文分析
第一部分:
1.别里科夫身上有哪些套子?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思想性格特点?
(1)生活习惯(有形的套子):穿着:晴天穿雨鞋,带雨伞,穿棉大衣,眼戴黑眼镜,耳用棉花堵,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胆小孤僻)
用具:伞、表、刀装在套子里
(封闭保守)
出行:坐上马车,支起车篷
??(与世隔绝)
住处:卧室像箱子,床上挂帐子(狭隘惶恐)
(2)思想观念(无形的套子):
歌颂过去,歌颂从没存在过的东西
??(沙皇卫道士)
用所教的古代语言躲避生活
????????(现实的逃避者)
只信政府的告示和报纸文章
????????(顽固保守)
对不合规矩的事闷闷不乐
??????????(害怕新事物)
只求不出乱子
禁闭、开除学生
??????????????????(维护旧制度)
2.这些套子对他有什么影响?
明确:他用套子套己也套人。有他在,人们不能自由言论;他整天战战兢兢,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极力维护现行的秩序。
6、写作特点
(1)运用对比,形成强烈反差,达到讽刺效果。
别里科夫和华连卡姐弟性格迥异,性格阴郁和活泼开朗、自私自利与坦荡无邪、恐惧胆怯与无畏无惧形成鲜明的对比。
别里科夫自身的对比更是精彩:装在套子里藏于世又处处留心到处干扰,事事谨慎言行规矩又渴望恋爱的冲动,想力保所谓的规矩,维护现实的平衡自己却在不平衡的世态里送了小命。
经典名言名句积累
01、古之成大事业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02、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03、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菜根谭》)
0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韩非子)
0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06、夕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
0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0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0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10、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