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图说《红楼梦》系列
部编版高中必读篇目
爱打喷嚏的小
发布
三、人物篇
之金陵十二钗之秦可卿
秦可卿档案
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是宁国府贾蓉的妻子。
丫鬟:宝珠、瑞珠
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
秦可卿
1、可卿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深,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2、可卿曲目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红楼梦》系列课件
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
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
造衅开端实在宁。
画:一座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
1、可卿判词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第一句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情天孽海:意谓沉迷于男女之情就会堕入孽海,受尽苦难。"幻"是虚幻,荒诞。太虚幻境宫门上有“孽海情天”的匾额,意思是借幻境说人世间风月情多。这是为了揭露封建大家族黑暗所用的托词。幻情身,幻化出一个象征着风月之情的女身。这暗示警幻仙姑称为“吾妹""乳名兼美,表字可卿”的那位仙姬,也可以说是秦可卿所幻化的形象。第二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第三句意思是不要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第四句意思是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
秦可卿
2、可卿曲目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
擅风情,秉月貌,
便是败家的根本。
箕裘颓堕皆从敬,
家事消亡首罪宁。
宿孽总因情。
好事终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jī
qiú
tuí
duò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注释】“画梁”句:隐寓秦可卿将悬梁自尽。
擅风情:即放纵情欲。暗指秦可卿纵欲淫乱。
擅:不加抑制,放纵。
“擅风情”三句隐寓秦可卿天生花容月貌而又放纵情欲,将使宁国府伤伦败俗,家破人亡。
箕裘(jī
qiú基求):簸箕和皮袍的合称。典出《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言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冶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言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又《列子·汤问》:“良弓之子,必先为箕;良冶之子,必先为裘。”张湛注:“箕、裘皆须柔屈补接而后成器。为弓冶者,调筋角;和金铁亦然。故学者必先攻其所易,然后能成其所难,所以为喻也。”意谓好的铸造工匠、造弓工匠必教子弟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故能父业子承,代代相传,绵绵不绝。后即用为长辈要作好榜样之典故。这里反用其意,借指贾敬是个坏榜样,所以子弟一代不如一代,致使祖业败落。
“箕裘”两句隐寓宁国府子弟的不肖,其根源在于贾敬痴迷炼丹,不问家事;而整个贾家的一败涂地,其罪魁祸首也是宁国府。
宿孽总因情:总祸根(宿孽)还在于淫乱。
此曲预示了秦可卿将因淫乱而自尽,以及宁国府众子弟将一代不如一代,以至于不仅使宁国府一败涂地,而且殃及荣国府,从而使炫赫百年的贾府土崩瓦解。
书中写道:鲜艳妩媚,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又如黛玉,乳名兼美(第五回可卿仙子),又说她长的袅娜纤巧,性格风流,形式又温柔和平。短小的描写精悍地将一个人物活生生地展现你面前,这正是曹公在《红楼梦》中惊人的以点概面的传奇笔法。寥寥数笔将人物写的个性鲜明,生气勃勃,丰富而又多层次。
秦可聊形象
金陵十二钗之秦可卿
秦可聊形象
1、贾母眼中的秦可卿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
——《红楼梦》第五回
“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
”
“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2、公婆眼中的秦可卿
“你且不必拘礼,你早晚不必照例上来。”
“你不许累掯她。”
“倘若她有个好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
妇,这么个模样,这么个性情的人,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尤氏
3、王熙凤眼中的秦可卿
“你公公婆婆听见治得你好,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够吃得起。”
——《红楼梦》第十一回
4、从心理描写看秦可卿
从末因出身而产生过自卑
秦可卿的章节有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卫,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秦可聊故事情节
秦可卿最重的两场戏都是托梦一个是给贾宝玉一个就是王熙凤,两个梦都有寓意都为贾府后事做铺垫。
秦可卿说的是:“常言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盛筵必散’。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是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第二段是:“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下井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日后可保永全了。”
最后秦可卿说的一句话是:“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第一段是所有欲无止境的常人必犯的错误或者说人生经历,大概意思是虽说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是登的越高摔得越惨,从古至今物极必反的规律。第二段是规劝或者说是寄托王熙凤救贾府,第三段则是寓言贾府后事。
可聊托梦
秦可卿之谜
对于秦可卿的出身,《红楼梦》第八回中提到:“他(指秦钟)父亲秦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
秦可卿是何出身?
1、一个小小营缮郎抱养来的女儿,如何成为贾母口中“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
2、嫁入贾府的秦可卿为何如同鱼游春水般悠然自得且深得人心?
3、秦可卿凭什么用俨然“天人”的口气托梦给凤姐?
4、秦可卿死后,何以用得上被贾政称为“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的樯木棺材?
由出身引发的一系列谜团
结合第一、二个问题,我们会发现?
如果秦可卿真是第八回交代的那种身世,进入贾府后她难免要受到潜在的歧视,但事实是第五回她出场,便交代说:“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可见,在偌大的荣宁二府中,秦可卿是受上上下下宠爱和臣服的主子,更是超越凤姐和李纨的“第一得意之人”。
第三、四个问题又提示我们什么呢?
秦可卿临死前向凤姐托梦,指示何以永保家业。试问,一个生在养生堂的孤儿,何来如此的宽心胸和大口气,并且拥有这等经验之谈?
周思源说,看秦可卿的出身,我们一般不会说她是养生堂抱来的孤儿,而会说她是营缮郎秦业的女儿。而且秦家并不低微,营缮郎也是五六品的官,相当于现代的司局级干部,贾珍是世袭3品将军,3品将军的儿子娶5品营缮郎的女儿也算门当户对,不足为奇。周思源又进一步指出,秦业是个清官。因为,营缮郎主管朝廷的各大工程,是个肥差,而秦业宦囊羞涩,当然有很高的个人修养,是个清官。那他的养女秦可卿自幼在这样一个家庭长大,当然是个有修养知礼数的明白人,在宁荣二府受到一致好评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红学家们对秦可卿身世的看法
刘心武认为,从贾府里各个层次人物的婚配情况来看,秦可卿是抱养的显然是不成立的。金陵四大家族的婚配都是有讲究的,门当户对是他们选择婚姻的首要前提。而作为爵位的继承人的贾蓉不可能违反了贾府的门第观念而取了抱养的媳妇。而贾母又口口声称秦可卿为“第一得意之重孙媳妇”。因此,他认为秦可卿是抱养的只能是遮人耳目的说法。
秦可卿在贾府的地位从种种迹象看要高于贾府,那么她应该不是一般人家的女子。又从秦可卿的卧室装饰,秦可卿的气派,贾府里上上下下包括贾母,王熙风,贾珍,以及贾珍的媳妇尤氏对秦可卿的态度,秦可卿给王熙风托梦预言“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等等迹象。这些寓意了秦可卿的身份非同一般。而秦可卿死后睡的棺木以及奢华无比的葬礼,更是明确的揭示了她的真实身份。她的原型是康熙年间两度废立的太子胤礽所生下的女儿。为了逃避监禁的生活而偷偷寄养在曹家的秦可卿。
第五回,秦可卿正式出场,带贾宝玉去午睡,而且带宝玉去她本人的卧室去午睡。
“刚至房门,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进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物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武则天当过女皇帝,飞燕是一个爱妃,杨太真也是一位爱妃,安禄山是后来篡位,一度当过皇帝的人。它绝不仅仅是隐喻着秦可卿生活的奢靡,它实际上应该是在影射秦可卿的血统就高贵到帝王家的公主的地步。曹雪芹描写的全是帝王家的符码,而且还两次出现了公主的符码,它其实都暗示着秦可卿高贵的血统。
值得一提的就是秦可卿的豪华葬礼。
书中写道:“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这里的“白漫漫人来人往”是指穿孝的人非常之多。
按照中国的传统,只有小辈人给老辈人穿孝,而秦可卿在贾府辈分最低,那么这些穿孝者是何人?第十四回写道:“贾政听说,忙回去,急命宝玉脱去孝服。”这说明宝玉原本是身穿孝服的,但宝玉是秦可卿的叔叔,哪有叔叔给侄媳妇穿孝的?这也是不符合我国的传统的。
书中还写道:”花簇簇官去官来。”所谓“花簇簇官去官来”是指穿官服来吊唁者非常之多,而且这四十九日每天都如此。但是官服是不能随便穿的,只有正式场合才允许。贾珍只不过是个三品爵威烈将军,为什么这些官员纷纷来为一个爵位并不高的官员的儿媳妇穿着官服进行祭吊?
不仅如此,秦可卿所用的棺木更是“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不必说像秦可卿这样贾家的孙媳,就是贾蓉的五世祖宁国公,在等级制度十分严格的封建时代,也是不能使用这种棺木的,为什么秦可卿能用这种棺木?
1、秦可卿确实是“天女下凡”,第五回中明文指出,她是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姑的妹妹。
2、秦可卿绝不会仅仅是一个从养生堂抱养来的弃婴,她具有很高的个人修养,并且很可能拥有高贵的血统。
3、秦可卿这个人物的设置对于整个《红楼梦》来说有着“泄露天机”的重要作用。
可以肯定的结论
存在于秦可卿身上的其他疑点
疑点一:《红楼梦》中对秦可卿的描写少之又少,只短短几回的惊鸿一现,却成为十二金钗的压轴之笔。
疑点二:秦可卿卧室中的奇特摆设:“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床……”
疑点三:秦氏初病,为他诊病的张“太医”所说的一番令人费解的话:“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
疑点四:书中明写说秦可卿是因为与公公的奸情被人发现,积郁至病而死.刘心武认为秦可卿是废太子隐藏曹俯的女儿,被发现自杀而死。
《金陵十二钗》“可卿春困”
极限片—
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