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中考透视】
本单元中考命题的热点问题常涉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尤其是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是历届中考的重点,常考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
【知识网络图示】
【名师解读】
一、知识性专题
专题1 化学方程式中常见符号的使用【专题解读】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表示:
(1)反应的条件,如“△”表示加热,而点燃、高温、催化剂等都用汉字表示.
(2)气体符号“↑”表示生成物是气态,且只能出现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反应物有气体则不标.
(3)沉淀符号“↓’’表示生成物是难溶性的固体,且只能出现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当反应不在溶液中进行时,有固体也不标;若在溶液中进行时,反应物中有固体则生成物中有固体也不标.
(4)在“等号”上方或下方的物质表示的是催化剂,
例1 将下列错误的化学方程式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Hg0Hg+02↑
B.C+02C02↑
C.2H20==2H2↑+02↑D.2NaOH+CuS04==Cu(OH)2+Na2S04
E.S+02S02
F.KCl03KCl+03↑(1)未配平的有 .
(2)反应条件写错的有 .
(3)没有用“↓”的有 .(4)“↑”使用不当的有 .
(5)化学式写错的有 .
(6)未注明反应条件的有 .
分析 A中未配平;B中“↑”使用不当,因为02也是气体,所以产物不用标;C中未注明反应条件;D中Cu(OH)2是难溶物,未使用“↓”;E中反应条件是点燃;F中02的化学式写错,答案:(1)A (2)E (3)D (4)B (5)F (6)C
专题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专题解读】 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都必须遵循的,所以在化学方程式中,人们可以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1)物质中元素的组成;(2)某物质的化学式;(3)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4)某物质的质量.主要依据是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不变.例2 化学方程式aC2H2+b02cH20+dC02中,a,b,c,d的数值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碳原子的个数为2a=d,则氢原子个数为2a=2c,氧原子个数为2b=c+2d,设a为1,则d=2,c=1,b=,将分数化为整数:a=2,b=5,c=2,d=4,所以四者之和为13,注意是最简整数比,故正确答案为C.
二、规律方法专题专题3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技巧
【专题解读】 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有时题目给的条件是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的差值,用差量法十分简便.此法的关键是分析反应前后形成差量的原因,找出差量和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列比例式求解.
例3 在100g稀硫酸中放人一小块锌片,待反应停止,称得溶液的质量为106.3g.问:
(1)有多少克锌参加了反应?(2)生成氢气多少克?
分析 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之差即为参加反应的锌与放出的氢气的质量之差.在化学反应里,两种物质之间的差量与该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都对应成正比.这种方法找出的质量关系我们称为“差量法”,
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放出的氢气的质量为y.则:
Zn+H2S04===ZnS04+H2↑ Δm65 98 161 2 65-2=63
x y 106.3g-100g=6.3g
65:63=x:6.3g,x=65×=6.5g;2:63=y:6.3g,y=2×=0.2g.
答:(1)有6.5g锌参加了反应;(2)生成氢气0.2g.
专题4 关系式法的应用专题解读 对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找出有关物质的关系式,并通过它们的关系量来求解.
例4 把红磷放在氧气中燃烧制取15g五氧化二磷,如果氧气由氯酸钾催化分解获得,求所需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分析 题中要求KCl03的质量,可先根据15gP2O5求02的质量,再根据02的质量求KCl03的质量.
解:设所需KCl03的质量为x.则:
4P+5022P205 ① 2KCl032KCl+302↑ ②
将①×3与②×5,则氧气的分子个数相等.这样可得如下关系式:lOKCl03~6P205
即5KCl03 ~ 3P205
5×122.5 3×142 x 15g
=.
X=≈21.6g.答:所需KCl03的质量为21.6g.
【沙场点兵】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16 Na:23 S:32 C1:35.5 K:39 Mn:55
一、选择题
1.在A+B=C+2D的反应中,9.8gA和8gB完全反应生成14.2gC,同时得到D的质量是( )A.1.8g B.3.6g C.7.2g D.14.4g
2.由元素X、Y组成的两种物质经化合生成Z,化学方程式为:3X2+2XY=2Z,则Z的化学式是( )
A.X3Y2 B.XY C.X4Y D.XY4
3.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个数 ②元素种类 ③分子个数 ④物质种类 ⑤物质的总质量 ⑥原子的核电荷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⑤4.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2+022H20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
A.氢加氧等于2个水 B.2个氢加1个氧等于2个水
C.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5.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15gA和20gB能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若实际反应时生成了6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6g B.lg C.4g D.3g
6.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g,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2g,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10.2g B.2.75g C.4.8g D.10g7.完全电解ag水,得到氧气10mL,同时可得到氢气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 )
A.ag,10mL B.ag,10mL
C.ag,20mL D.ag,20mL
8.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 )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50 8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0 100 10 x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为( )
A.50 B.40 C.10 D.70
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02==C02
B.Zn+HCl==ZnCl2+H2
C.H2S04+NaOH=NaS04+H20D.2KMn04K2Mn04+Mn02+02↑
11.已知反应:3A+2B==3C+2D,生成物C、D的质量比为9:8,若A.B的混合物34g充分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物C的质量是( )
A.8g B.16g C.9g D.18g
12.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7 B.70 C.108 D.172
1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NH4)2S04xNH3↑+3S02↑+N2↑+6H2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上式中z的值为( )
A.1 B.2 C.3 D.4
14.现将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1:1 B.2:1 C.4:1 D.5:1
15.实验室将8g高锰酸钾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7.2g,则剩余物是( )
A.Mn02、K2Mn04 B.KMn04
C.Mn02 D.KMn04、Mn02、K2Mn04
二、填空题
16.12g的碳和32g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44g,若6g碳在18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 ,有 剩余,质量为 .
17.某可燃物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则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18.根据下列文字叙述,书写化学方程式.
(1)砷化氢(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在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燃,其氧化产物主要是砒霜(As20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粉组成的黑火药爆炸时,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和硫化钾,化学方程式为: .
(3)为延长白炽灯泡的使用寿命,灯泡内常放入极少量的红磷: .
(4)市售打火机里装的不是汽油,而是液态丁烷(C4H10).丁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已知在反应:3A+2B=2C+D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g时,消耗B的质量为 g.
三、简答题
20.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四、实验题
21.如图5-14所示,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左盘上的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2HCl+CaC03==CaCl2+C02↑+H20),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 (填“遵守”或“不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 .
五、计算题
22.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国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 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队员成功登顶.假如每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k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 气的密度为1.43g/L)(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队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23.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S02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S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03+H202,用NaOH溶液吸收1000L已除去CO2的空气样品,溶液质量增加了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约为1.3g/L).求:(1)被吸收的S02的质量.
(2)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
(3)空气中S0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参考答案
1.B[提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9.8g+8g-14.2g+m(D),m(D)=3.6g]
2.C[提示: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可知,Z中含有4个X原子、1个原子,其化学式为X4Y] 3.B[提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的实质进行归纳]
4.D[提示: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三种意义,化学方程式有三种不同的读法: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5.C[提示:15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C的同时,生成D的质量为:15g+20g-5g=30g,若实际反应时生成6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0g×=4g]
6.B[提示: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因为有02生成,且生成02的质量为固体质量减少的部分:15g-10.2g=4.8g,根据反应生成4.8g02进行求解,可知原混合物中KCl03的质量为12.25g,Mn02的质量为:15g-12.25g=2.75g]
7.C[提示:电解水得到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得到氧气的体积为10mL,则氢气的体积为20mL;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1,所以氢气的质量占混合气体总质量的,即ag]
8.C[提示: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4.4gC02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4g×=3.2g;2.7g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7g×=2.4g,生成物中氧元素的总质量为:3.2g+2.4g=5.6g>4.8g,所以化合物提供了氧元素,即化合物中含C、H、O三种元素]
9.D[提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50g+80g+30g=0g+100g+10g+x.求得x
=70g]
10.D[提示: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两个原则:(1)以客观事实为依据;(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样,可以排除选项A、B、C,故选D]
11.D[提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B的质量之和为34g,则C、D的质量之和也为34g,且C占总质量的,所以C的质量为:34g×=18g]
12.A[提示: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根据所给化学方程式可列出等式:3×32+4Mr(Y)=2×102,解得Mr(Y)=27]
13.D[提示:在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原子数目相等,根据反应前后N的原子个数相等进行计算即可]
14.D[提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0g+m(B)=8g+4g,m(B)=2g,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0g:2g=5:1]
15.D[提示:根据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可知有8g-7.2g=0.8g氧气生成,通过计算可知生成0.8g02只需加热分解7.9gKMn04,那么仍有0.1gKMn04剩余,所以剩余物是KMn04、K2Mn04、Mn02的混合物]
16.22g;氧气;2g
17.碳、硫;氧[提示: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判断] 18.(1)2AsH3+302=As203+3H20 (2)S+2KN03+3CK2S+3C02↑+N2↑(3)4P+5022P205 (4)2C4H10+13028C02+10H20
19.80[提示:因为m(A):m(B)=3:4,C和D的质量总和为140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B的质量总和也为140g,则B的质量为140g×=80g]
20.(1)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032KCl+302↑,反应后剩余固体为氯化钾,生成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由于反应前氯酸钾的质量等于反应后氯化钾的质量加上氧气的质量.因此,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02Fe304,反应前细铁丝的质量加上氧气的质量等于反应后四氧化三铁的质量.因此,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21.遵守;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由于反应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所以气球会充气,这样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增大,使左盘向下的压力减小,所以天平指针向右偏转[提示:此实验是在密闭容器里进行的,质量守恒,但是反应前后天平的读数不同,说明与气球的形变有关]
22.解:(1)4.8k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积为:≈3356.64L.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则:
2KMn04K2Mn04+Mn02+02↑
316 3.2
x 4.8kg
=,
x==47.4kg
(3)不可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取如此多的02,耗时太长,答案合理即可).答:略.
23.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溶液增加的质量为S02气体的质量,所以被吸收的S02的质量为0.64g.
(2)设发生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则:
2NaOH+S02==Na2S03+H20
80 64
x O.64g
=,
x==0.8g
(3)SO2的质量分数为:×100%≈0.05%.
答:(1)被吸收的S02的质量为0.64g;(2)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0.8g;(3)空气中S02的质量分数为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