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阅读链接
智者的叮咛
教学目标:
1.认真阅读,了解各部分材料讲了些什么,把握大致内容。
2.体会各部分阅读材料中“智者的叮咛”都揭示出什么道理,对自己的人生和学习有怎样的启发。
3.将阅读材料的内容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关于如何面对挫折、走向成功的感想。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学难点:
体会各部分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第三单元一共学习了五课,都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看大屏幕。(课件展示本单元的五节课及揭示的深刻道理)
2.同学们,这五节课都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这几位作者就是一个个的智者,都是聪明的人。接下来,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前人,与智者,面对面地交流,他们会告诉我们:怎样少走弯路,怎么面对挫折,如何走向成功……
二、阅读理解,感悟交流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请同学们打开书:阅读链接——智者的叮咛,默读前两段文字。(学生默读)
(1)哪位同学可以说出《老子》书中关于做人处事的名言?(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课件并齐读两遍)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发言,师补充总结)
(3)通过这句话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自由发言,师补充总结)
(4)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2.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的两个和尚是不是做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呢?快速地默读下面的小故事。(学生快速默读)
(1)两个和尚都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吗?(学生齐答:富和尚没有做到,穷和尚做到了。)
(2)对于这个故事,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老师鼓励)
富和尚有钱可以雇船去尚且没有去成南海,而穷和尚靠步行怎么却去成了南海呢?(出示课件,学生自由发言,师补充总结)
(3)在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当中还有什么人只说不做?(学生齐答:修整花园的人。)对,他们也是只说不做,到最后荒芜了的花园还是照旧荒芜着。
(4)你想对故事中的富和尚或穷和尚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所以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千万不要……只说不做,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才能……成功。下面让我们谨记智者——老子的叮咛,一齐来把老子的名言读三遍,看同学们能不能把他的这句话背诵下来。(学生齐读,并试着背诵)
(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1.我们已经知道了做事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我国古代另一位智者——孔子,看他告诉了我们什么。(出示课件并齐读两遍)
2.参照书上的插图,哪位同学可以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学生自由发言,师补充总结)
3.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智者的名言。(学生齐读)
4.读了这句话,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别人的长处,又怎样看待自己的短处呢?(学生自由发言,师补充总结)
5.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非常地尊师勤学。请同学们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还有哪些关于尊师勤学的故事。(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课件)
6.让我们共同来记住孔子先生对我们的教诲。(学生齐读三遍,并一齐背诵。)
(三)梅花香自苦寒来
1.我们制定了目标,首先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那么我们离成功也就不远了,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就像松、竹、梅一样,天越冷就越坚强,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讲解“岁寒三友”)
2.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外先贤是怎样说、怎样做的。(出示课件,学生齐读两遍孟子的名言)
(1)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猜测一下。(学生自由发言,师补充总结)
(2)让我们重温一下这句话,我们一齐来朗读一遍。(学生齐读)
3.下面我们来看看贝多芬是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默读书上的小故事。要注意在你读完之后,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举手提出来?(学生默读)
(1)你有问题要提问吗?(老师鼓励)
贝多芬能够谱出《命运交响曲》等一批不朽名作,他靠的是什么?(出示课件,学生自由发言)
(2)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还有谁像贝多芬这样敢于向命运挑战?(学生自由发言,出示课件)
(3)这么多人都敢于向命运挑战,他们克服了困难,经历了挫折,结果他们都成功了,就像我们学过的……《瘸蝉》,蝉只有经历了痛苦才能飞向蓝天。
(4)那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怎么想?怎么做?例如:跑步时,跑累了;学习时犯困了等。(学生自由发言)
(5)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在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想想这句话啊。让我们一起来牢记它吧。(学生自由读,并试着背诵。)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老子的……(学生齐答)、孔子的(学生齐答)以及孟子的(学生齐答),从中我们懂得了……(学生自由发言,师补充总结)
四、拓展、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智者的叮咛,这些叮咛有的来源于书籍,有的来源于你的长辈、同伴,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你用心去寻访“智者”,那你的收获一定很多。我们留的作业就是……(出示课件),我们下节课再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将会更多。
五、自由发言
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并且说说应该怎样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总结,也是本单元的延伸和拓展。
语言重在表达,所以我将本课的重点定在了联系生活实际表达关于如何面对挫折、走向成功的感想。因为哲理重在感悟,所以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各部分揭示的深刻道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复习引入,目的是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来把握本单元,同时,使学生明白《阅读链接》实际上是本单元教学的延伸,从而加深对本单元的印象。
然后,我采取了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方式,关于老子、孔子、孟子的名言让学生自己说出其意思,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然后让学生熟读,并且能够背诵,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阅读完《两个和尚的故事》和《贝多芬的故事》后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以引发深入思考。同时,以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为契机,让学生展开联想,挖掘学生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储备,说一说所知道的类似事例。例如:《孔子拜师》、《程门立雪》等尊师勤学的故事以及向命运挑战的霍金、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等。从而多方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让大语文观的思想深植于学生的心灵。
为实现学生内心与文本的沟通,确实让学生从心灵上有所触动,在教学时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具体事例,例如在探讨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应该怎么想怎么做时,我举例在跑步时,学习时等,让学生有感而发,让他们乐于表露自己的想法。
本课的作业是让学生课下搜集老子、孔子、孟子等智者的名言,以更加全面感受他们的教育思想,同时丰富语言积累。
最后,我安排了一个谈话的内容,即谈谈你的理想,并且说说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的是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加深对本课的理解,以指导以后的行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