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主讲: 姚文娣
1、新建文档
点击“文件”
“新建”
2、保存文档
点击“文件”
“保存”
3、打开文档
“文件”
“打开”,出现打开对话框
4、关闭文档
“文件”
“关闭”
1、给文章增加标题
2、设置标题的对齐方式、字体、字型、字号、颜色
3、段落的首行缩进2个字符
4、设置段落的段前间距、段后间距以及行距(固定值)
5、查找与替换。
1、①把光标置于文章第一个字前(或按Ctrl+Home),按回车键Enter;
②输入文章标题。(切换输入法)
2、先要选中要设置的文字,
①对齐方式:(分别是两端对齐、
居中对齐、右对齐);
②字体、字型、字号、颜色:
单击 格式→字体,
在出现的字体对话框中设置各选项
(或在格式工具栏,
选择字体、字型、字号、颜色)。
3、①把光标放在要设置的段落中,单击“格式”→“段落”,出现段落对话框;
②单击段落对话框中“特殊格式”下的下拉黑箭头,选择“首行缩进”。
4、①把光标放在要设置的段落中,
单击“格式”→“段落”,出现段落对话框;
②单击段落对话框中“间距”下的段前、段后上下黑箭头,可设置相应数值。
5、①把光标置于文章第一个字前(或按Ctrl+Home),单击“编辑”→“查找”,出现查找对话框;
②在查找内容右边的框子中输入要查找的文字,再点“替换”标签,在“替换为”右边的框子中输入要替换的内容。设置好后,注意选择查找范围为“全部”,单击“确定”按钮,提示你已经替换了多少处。
6、页面设置(纸张、页边距)
7、图片的插入、删除、格式的设置(大小、环绕方式、对齐方式等
8、段落互换、合并(三段合并为一段)
9、分栏
6、①单击“文件”→“页面设置”,在上、下、左、右的框子里输入数值;
② 单击“纸型”标签,单击“纸型”下的下拉黑箭头,选择相应的纸型。
7、①图片的插入:单击“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出现插入图片对话框,选择一张图片,再单击“插入”按钮即可;
②图片的删除:选中图片,按键盘上的Delete键;
③图片格式的设置:选中图片,单击“格式”→“图片”,出现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单击大小标签,
可设置图片的大小,单击版式标签,选择图片
的环绕方式(也就是版式),单击“高级”弹出
高级版式对话框,单击图片位置标签,设置
图片的“水平对齐”和“垂直对齐”的位置。
8、①先把其中一个段落选中,单击常用工具栏
(或Ctrl+x),把该段落暂放到剪贴板上;
②光标置于另外要互换的一段最前面,
按(或Ctrl+v),把剪贴板上内容贴到光标处;
③按回车,使另外一段换行,变成新的段落。
9、(1)、先选中要分栏的段落
(段后的回车符不要选进去)
(2)、再单击“格式”→“分栏”,在出现
的对话框中设置相应项目。
10、文章中错别字的改正
11、删除段落中的一句话
12、格式刷的使用
13、页眉与页脚的设置
14、插入页码
15、插入文本框
10、红色为拼写错误,绿色为语法错误
11、先选中段落中的一句话,再按Delete键。
12、(1)、 先选中已经规范的文本
(或在其中单击一下),
(2)、然后单击格式刷工具按钮,
再到需要规范的文段里
单击一下。
13、“视图”菜单——选择“页眉与页脚”,然后可以进入“页眉与页脚”的编辑状态,点击页眉处,然后可以直接输入文字。
14、单击“插入”——页码
15、视图——工具栏——绘图
1、单击文本框
2、鼠标在编辑区拖动
课堂练习
1、在C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将该文件夹重命名为高中信息技术考试。
2、在“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文件夹中,新建word文档,文件名为“班级+学号”(例如:30112);打开该文档,输入第二题的文字(使用汉字输入法方法不限),根据第三题的文字材料,按第二题要求编辑该段文字。
该文档保存在已建立的“高中信息技术考试”文件夹中。
(一)文件要求:
㈡、设计板报:
1.主题要求:根据内容,突出环保,自己命标题。使用适当的艺术字体并居中。
2.版面要求:设置纸张大小为16K,页边距上下各2厘米,左右各为1.5厘米;并是图文并茂。
3.段落设置:把本文分为三段,将文章段落设置为四号楷体字,并进行合理的排版;
4.图片设置:Word剪贴画中找一幅合适的图片,并插入到右上角适当的位置,并将该图片设置为四周型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