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陋室铭》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歌功颂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座右铭:
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是中国古代一种悼念性的文体。一般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志多用散文撰写,叙述死者的姓名、籍贯、生平事略;铭则用韵文概括全篇,赞扬死者的功业成就。可以是自己生前写的,也可以是别人写的。
墓志铭:
刘禹锡(772—840)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和柳宗元交谊甚厚,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长期被贬在外。直到永和元年(827)
回到长安,任太子宾客。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他的文章,说理精辟,词锋犀利。代表作《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等。
作者介绍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情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收录在《全唐文》中。
写作背景
德馨
鸿儒
苔痕
案牍
xīn
hóng
rú
táihén
dú
陋室
调素琴
西蜀
lòu
tiáo
shǔ
读准字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就
这
简陋的屋舍
只是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博学的人。鸿,大。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出名,有名
灵验
长到
映入
疏通文意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调弄
使……受到扰乱
使……劳累
形体、躯体
说
宾语前置的标志。
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
不加装饰的琴。
指弦乐器。
指管乐器。
指官府文书。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显得灵验。这间简陋的房子,只因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参考译文
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文言知识积累
古今异义
1.无案牍之劳形
(古:身体
今:样子)
2.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
(古:品德高尚
今:芳香)
(古:大
今:鸿雁;书信)
4.无丝竹之乱耳
古: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今:丝绸和竹子
5.可以调素琴
(古:弹奏
今:调解)
词类活用
1.有仙则名
名词作动词,出名,有名。
2.有龙则灵
名词作动词,灵验。
3.惟吾德馨
名词作动词,德行美好。
4.无丝竹之乱耳
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
5.无案牍之劳形
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
6.苔痕上阶绿
方位名词作动词,长上。
形容词作动词,变绿。
再读课文,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陋室不陋???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整体感知
1.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写起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精读探究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引起下文对中心的表述。一方面引出主旨,另一方面,表明陋室不陋。
不高
陋
山
水
室
名
仙
龙
德
馨
类
比
类
比
类
比
类
比
不高
灵
不深
龙
不高
灵
比兴:
“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就是起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比”与“兴”常常连用。
类比:
类比是基于两种不同事物或道理间的类似,借助喻体的特征,通过联想来对本体加以修饰描摹的一种文学手法,也是种说理方法。
类比是同类事物或有同种性质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比喻:
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认识。
体现方面
语 句
不陋
清幽的自然环境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博学的交往人物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高雅的生活情趣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陋室不陋”?请举例分析
变式提问:哪几个方面体现了作者“德馨”?
(1)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运用对偶和拟人,一个“上”字,一个“入”字,把苔痕和草色写活了。显得既有精神,又有情味,从中流露出作者对陋室周围景色的喜爱之情。
清幽的自然环境。(景)
(2).
陋室主人交往之人如何?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偶,室中往来人物不俗,对比映衬出作者的博学儒雅。
博学的交往人物。(人)
(3)
陋室主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正面实写,写出生活高雅脱俗。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反面虚写,表现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高雅的生活情趣。(事)
3.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高洁傲岸的情操,安贫乐道的情趣。
4.结尾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
引用孔子的话论证“陋室不陋”,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另一方面与开头“惟吾德馨”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此文仅仅是在写陋室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陋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托物言志
表现手法
方法总结:
托物言志:借助某事某物,阐发道理、抒发感情的一种写作手法。
分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
言志:
(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
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
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
陋室
怎么理解这种写法?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写和赞颂,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主旨
陋室铭
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山、水
仙、龙
设喻引题
比兴
陋室
德馨
陋室不陋
清幽的自然环境
博学的交往人物高雅的生活情趣
引古贤类比:
托物言志
板书设计
点睛之笔
??
??
?
1.理解性默写
??
A、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B、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C、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D、用类比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
E、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
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中考链接
2.作者在文章结尾把自己与古代圣贤相比,表现自己的高尚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所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
雅致。
??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
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
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
室”不陋的道理。
?6.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不受世俗羁绊,淡泊名利,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高雅脱俗之人。
作者这样做是固守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情操,不肯向世俗妥协的表现,但一味地躲避也显得有些消极。
7.从文章的相关内容看,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8.对刘禹锡幽居于陋室之中独善其身的做法,你是如何认识的?
9.作者一生遭遇坎坷,但他虽身居陋室,却志向不改。这对你有怎样的人生启示?
刘禹锡有广阔的胸襟,虽身居陋室,却视荣华如粪土,高雅淡薄,安贫乐道。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更多的人在追求物质利益是,我们更要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像刘禹锡一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安贫乐道,做一个心胸宽阔,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10.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等。对自己成长有利
教师寄语
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卑
也不必因居于豪宅而炫耀
只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就能拥有充实的人生!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
心里说,混张文凭。
教室铭
你觉得下面的教室铭反映的是何种学习态度?你对这样的同学是如何看待的?
学生铭
天赋不高,有志则行。
成绩不佳,发奋则灵。
斯是求学,唯苦唯勤。
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
谈笑添学问,思辨助长进。
可以明事理,冶性情。
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
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
吾辈云:“何乐而不为?”
作业:
1、熟练背诵并默写全文。
2、预习《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