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拉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依拉拉》是一首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维吾尔族民歌。它以简洁、明快的节奏,优美、流畅的旋律,生动形象的歌词,描绘了维吾尔族小姑娘清秀、可人的美丽形象。歌曲音域不宽,短小易记;词曲贴切,朗朗上口,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进行歌表演。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对音乐也不例外,因此,每周的音乐课他们都期待着。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小学生守则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在上课的时候他们都比刚来时做的更好了。在歌唱,舞蹈方面也许是以前经常锻炼,表现非常好。这个班的小朋友有一小部分虽对乐理知识掌握的不够,但是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也能熟练掌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唱歌曲《依拉拉》,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体验维吾尔族民歌节奏鲜明和气氛热烈的音乐风格。??
2、能用有节奏感的声势动作和维吾尔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能运用铃鼓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和维吾尔族舞蹈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难点:认识铃鼓,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音乐伴奏、电子琴、铃鼓、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2’
师: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56)我们是汉族,在今年我们音乐课上你知道的有哪些民族?(鄂伦春族,彝族,壮族)
(一)看一看5’
师:今天带同学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非常高兴的回答)
师: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的小火车一起出发吧
师:(出示课件展示新疆的风景和民俗)这里不仅有终年积雪的天山、一望无际的沙漠、八百里火焰,寸草不生的火焰山、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谁能告诉我,这是哪里?
生:新疆
(二)认一认3’
师;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要去的是新疆维吾尔族,你知道他们有哪些美食和风俗习惯?这个民族不仅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还送给我们一个礼物呢!(出示铃鼓并介绍)他们只要遇到高兴的事,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起歌,跳起舞来,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他们用歌唱和舞蹈的方式表达喜悦的兴情吧!请翻开课本第四十页的歌曲《依拉拉》。
(三)听一听 5’
播放歌曲《依拉拉》) 师:谁听出了这首歌曲唱了什么?赞美的是谁吗??
1、播放课件,学生聆听歌词内容。?生:小姑娘?
2、教师按节奏诵读歌词,自然的配上声势动作。??
师:这么动人的维吾尔族小姑娘,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夸夸她吧。??
3、学生一边有节奏地诵读歌词,一边配上声势动作。(带上欢乐、喜悦的情绪)。?
(四)唱一唱10’
师:同学们能不能听出歌中有一句话,用的是维吾尔族语言??(生:依拉拉)“依拉拉”是什么意思呢?(生:赞叹声。)?
师:那你们能不能把歌中所有发出赞叹的句子,唱出来呢???
4、师生合作。教师演唱歌曲1、3、5、7小节,学生接唱2、4、6、8小节。?
5、男女生合作接龙演唱歌曲,并配上声势动作(铃鼓敲击出强弱规律)。?
6、全班齐唱,根据歌曲节奏拍手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听出歌曲最自豪的一句吗???
(生:第三乐句“美丽眼睛最动人,哎呀哎呀”)??
引导学生在第三句变换拍手的位置,旋律往高走,动作往高移。
7、请同学们用铃鼓为歌曲伴奏。
(五)跳一跳10’
?1、师:小朋友们用歌声唱出了维族人高兴的心情,老师也想用维族的舞蹈来表达我此刻喜悦的心情。
下面,你们来唱,我为你们伴舞好吗???
教师用维吾尔族典型舞蹈动作击掌、绕腕、托帽、移颈为学生的演唱伴舞。
歌表演《依拉拉》
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领略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维吾尔族小朋友的热情好客,愿我们每位同学都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我们中华民族的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让我们一起爱我中华。(播放《爱我中华》音乐老师带着学生围成圆圈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