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血型和输血

文档属性

名称 鉴定血型和输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2-29 10:38: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二、鉴定血型和输血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Mn、 Rh血型系统等。
凝集原
(红细胞)
A
B
A和B

血型
A
B
AB
O
凝集素
(血清)
抗B
抗A

抗A和抗B
ABO血型系统
探究
正常状态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例如:A型凝集原与抗A凝集素相遇红细胞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同型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它们是一对冤家,相遇会发生凝集反应。
返回
探究竟1:
利用A型和B型标准血清模拟血型鉴定,鉴定“赵、钱、孙、李”四人的血型。
你的血型我知道
A型血清
B型血清
A型血清
B型血清
A型血清
B型血清
A血清(抗B)
B血清(抗A)
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




A
B
AB
O
A
B
AB
O
四种血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万能输血者
万能受血者
●同型血互相输;
●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输血的原则
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异血型输血,但是此时必须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血清进行配血实验,看是否有红细胞凝集现象。
失血对身体的影响
失血量
后果
超过1200~1500毫升
会发生生命危险(需要输血抢救)
800~1000毫升
  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不超过400毫升
  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 健康的。反而对人体有益,如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
促进血液的更新等。
实际用
我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公民献血年龄为18-55 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6 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 毫升。
想一想:
法律规定献血量的依据是什么?
你知道哪些因输血而引起的疾病?想一想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换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无偿献血意义大
想一想: 输血一定要输全血吗?请你思考以下患者怎样输血更好?
如:严重贫血的患者;
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出血性疾病患者;
抵抗力低的患者。
1.一个战士是O型血,当他失血时,输血者的血型必定是( )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2.一个患者是B型血,因失血过多,一时找不到B型献血者,原则上还可以接受少量的血型的血是( )
A.O型 B.AB型 C.无 D.A型
3.一位患者因失血过多而死亡,这位患者失血量至少已超过全身总血量的( )
A.30% B.20% C.10% D.7%-8%
用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对10人进行血型鉴定:
其中6人与A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2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有凝集反应,1人与两种标准血清都不发生反应。
那么,血型为A型、B型、AB型和O型的人数分别是多少?
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