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溶解度1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2、溶解度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2-29 11:1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3.认识结晶现象。
重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方法
难点:
饱和溶液的涵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什么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3、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4、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5、什么是结晶?你知道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吗?
学习研讨
一、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活动与探究一、
取装有20 mL水的烧杯
操作 加入5g的氯化钠,搅拌 再加5g氯化钠,搅拌 再加5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由上述活动可得出结论:
1.在一定条件下,氯化钠 (能、不能)无限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加入水, (能、不能)继续溶解。
2.在一定条件下,硝酸钾也不能无限制溶解,当不能溶解时,升高温度, (能、不能)继续溶解。
上述活动的“一定条件”是什么 1. 2.
讨论:如果不指明这两个条件,能否说某物质的溶解量是有限的
思考、分析并总结:
①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 下,在 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 (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1、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能否溶解
2.通过活动与探究可看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二.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
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 。
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如何转化
根据上面的活动与探究,试分析如何将一瓶已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溶液的饱和与否,在改变条件后可以相互转化,对于绝大多数物质来说:
一般情况下: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想一想:将70℃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会有晶体析出,这一过程叫做    。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否仍饱和?
如何将已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以晶体形式析出?
[小结]本节课我们探究了饱和溶液的概念,理解了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确定的意义,并总结出了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条件。同时了解了结晶现象。
巩固训练:
1、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此说法对否 为什么
2、某硝酸钾溶液在20℃时是饱和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到100℃时,该溶液也一定是饱和的。这句话是否正确
3、下列关于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就是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同一溶液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4、.在一瓶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
A.溶液的质量增大     B.晶体的质量不变
 C.晶体的质量增大       D.晶体溶解一部分
5、.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
作业设计:
1、一杯10 ℃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蒸发5 g水有固体溶质析出 B.加入少许硝酸钾晶体不溶
C.把溶液降温至 0 ℃有固体溶质析出 D.上述三种方法都行
2、t℃时,有两瓶碳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另一瓶为不饱和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入一定量的水   B、加少量碳酸钾晶体 
C、略降低温度  D、t℃时蒸发少量水
板书设计: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