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2-29 12:4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1966------1976年
第7课
疯狂的十年,混乱的十年
让人痛心疾首的十年.让人不堪回首的十年
这是左倾思想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十年
这是一段我们中华民族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
官方评价:这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革中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之多,而1949—1979的基建投资总共才6000亿。这就是说文革消耗建国后的大部分的能量。职工平均工资下降百分之四点九,农民平均收入没有增加,许多农民甚至连温饱都难保证。文革整了一亿人,非正常死亡七百七十三万人 。
A、对党和国家,国际形势 做出错误判断
B、被林彪和四人帮一伙所利用
C、当时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存在的个人崇拜现象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都将存在资产阶级,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能忘记阶级斗争.
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文化大革命简史
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 --------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
“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标志:
五一六通知
“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毛泽东《炮打司令部》
红卫兵运动:1966年:下半年—毛泽东八次接见红卫兵和大中小学师生;文革进入高潮。
主要斗争“牛鬼蛇神”“反动学术权威”“走资派”等。
1967年开始:“一月革命”和“二月逆流”——开始夺权斗争,主要涉及各级官员干部。
砸校牌
毛泽东检阅红卫兵
清华红卫兵宣传破四旧
烧古籍
毁文物
拆匾额
拆寺庙 斗和尚
改路名
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
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
最最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我们心中最红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
光辉的助手,亲密战友,可靠接班人
党的“九大”(1969),把林彪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林彪集团加紧夺权,策划政变,败露后出逃苏联,这就是“九一三”事件(1971)
林彪为什么还要抢班夺权呢?
1.不安.四人帮的争权夺利
2.着急.自己身体不好,拖不过毛泽东
3.紧张.自己的地位由毛泽东确定也就有可能由毛泽东废除
文革暴行
刘少奇(1898-1969)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
当国家的法律不能维护一国元首之尊严、一国元首之生命时,其国民之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反之,一国之法律无视国民之命运,则一国之元首也不能幸免。刘少奇主席之死,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孤独的、没有亲情的、甚至连人格都得不到尊重的死是世界人类最可怕的死亡。这种死比任何形式的惩罚都可怕,可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人性的泯灭。   
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到开封不足1月就被折磨致死,死时身边没有任何亲人,甚至连人都没有。死后两天即以“刘卫黄”的名字火化,直到1979年3月5日骨灰才被移至郑州保存;1980年5月14日刘少奇骨灰运送到北京;1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刘少奇追悼大会。19日刘少奇骨灰撒向大海。据说在刘少奇骨灰回京的时候,郑州突降大雨,骨灰撒向大海的时候,又降大雨。真是“天公有情挥长泪,人性复归待何时”。
四五运动
1.1976年
2.性质,悼念周恩来的,痛坼四人帮的群众运动
3,结果.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1976年4月5日,发生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中心的反对“四人帮”的全国性的群众抗议运动,亦称“天安门事件”。
76、1、8
1976.10 ,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他与叶剑英等,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标志文革的基本结束。
粉碎“四人帮”
1976.9-9毛泽东逝世
迈克 华莱士:邓主任刚才谈到“文化大革命”,在那时侯您和您的家人遭遇如何?
邓小平:那件事,看起来是坏事,但归根结底也是好事,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毛主席经常讲坏事转化为好事。善于总结“文化大革命”经验,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从政治上、经济上改变我们的面貌,这样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邓小平文选》
材料中“坏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我们应当怎样看待“文化大革命”?今天的改革开放和这一历史教训有什么关系?
1. 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
2. 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3.必须健全法制
文化大革命的启发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