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中考2021】 04 中考三年模拟 植物的新陈代谢(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中考2021】 04 中考三年模拟 植物的新陈代谢(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4-22 07:4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考中考2021】
4
中考三年模拟
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单选题
1.(2020九下·宁波保送考试)如图表示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影响。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L时,植物既不消耗有机物也不储存有机物
B.?光照强度为M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量是1
C.?光照强度为0时,升温会导致R点下移
D.?光照强度为M时,降温会导致Q点上移
2.(2019·宁波模拟)观察和实验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关下图所示实验器材或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⑤和⑥可以升降镜筒????????????????????????????????B.?甲图转换物镜可直接转动②??
C.?乙图可以证明人呼出了氧气????????????????????????????????D.?丙图说明光合作用需要清水
3.(2019·吴兴模拟)CCTV-10科教频道《大“真”探》——“野外求生”栏目深受大家的喜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饮用海水不仅补充不了人体需要的水分,反而加快脱水而死亡
B.?登山杖的主要作用可维持身体平衡,并减轻地面对人膝部的冲击
C.?在进入洞穴时要点火把,可探试洞穴内氧气是否充足
D.?塑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作起火装置
4.(2019·杭州模拟)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植物黄花蒿的提取物)可用于治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由单细胞动物疟原虫引发的疾病.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对黄花蒿适当增强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其对无机盐的吸收
B.?疟疾属于传染性疾病是因为该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同时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C.?让人患疟疾的疟原虫是该病的传染源
D.?疟原虫的细胞结构与黄花蒿的细胞结构相同
5.(2019·富阳模拟)如图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错误的是(??

A.?影响该植物呼吸作用变化的因素之一是温度
B.?a-c段,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增多
C.?b-c段,植物的光合作用一直在减弱,合成的有机物一直在减少
D.?C点以后,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减少
6.(2019·富阳模拟)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是为了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为了脱去叶片的色素????????????????????????????????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7.(2019·丽水模拟)安吉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因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而得名。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茶叶树的根向地生长是植物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B.?茶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C.?茶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8.(2019·杭州模拟)下图所示是人体小肠绒毛和植物根毛结构,对两者的比较,正确的是(??

A.?都属于器官层次?????B.?细胞中都有液泡??????C.?都能增大吸收面积??????????D.?都能吸收水和蛋白质
9.(2019·杭州模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完成相关实验步骤:关闭阀门①和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以下分析推测不正确的是(
??)
A.?B叶片分别用透明和黑色塑料袋套住是为了设置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B.?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
C.?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后,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D.?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A和B叶片都不会变蓝
10.(2019·杭州模拟)下列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预期结果
A
将一块新鲜的萝卜条放入清水中
萝卜条质量变小
B
制成洋葱鳞茎内表皮临时装片后,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用低倍镜观察
可观察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C
用黑纸片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另一半不遮光,光照几小时取下,脱色漂洗,往叶片滴加碘液
照光处呈碘液的颜色,遮光处呈蓝色
D
观察小金鱼尾鳍时,为清楚看到红细胞,用高倍镜观察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A.?A???????????????????????????????????????????B.?B???????????????????????????????????????????C.?C???????????????????????????????????????????D.?D
11.(2019·鄞州模拟)如图所示为移栽树木时采取的一些新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向上??????????????????B.?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木质部的筛管中
C.?布设通气管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D.?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12.(2019·宁波模拟)将一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如图所示,花盆中泥土湿润)从阴凉处转移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内,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中,会明显增强的是(??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根的吸水作用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2019·三门模拟)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如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B.?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条件
C.?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伸长区是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14.(2019·南浔模拟)安吉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因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而得名,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咖啡因是一种纯净物
B.?咖啡因中含碳、氢、氮、氧四种元素
C.?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茶树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15.(2019·浙江模拟)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人体运输结构和运输动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A.?被子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B.?人体的心脏和血管输送血液,血液中的白细胞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
C.?被子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主要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和根吸水产生的推力
D.?心脏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16.(2018·余姚模拟)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C点相
符的一项是(???
)
A.?????????B.??????????C.?????????????D.?
17.(2018·绍兴模拟)如图为水绵结构模式图,恩吉尔曼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黑暗环境里,然后用白光束对水绵细胞的不同部位(如a处)做点状投射,发现水中的好氧细菌明显聚集在被光投射处;若将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此实验不能说明(???

A.?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光合作用产生淀粉?C.?光合作用需要光照???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8.(2018·慈溪模拟)下列有关生产实践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带土移植---减少根部损伤提高成活率?????????????????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太阳光
C.?移栽剪枝---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D.?树怕扒皮---导管受损减弱无机盐的运输
19.(2018·富阳模拟)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小金同学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萝卜会变软????????????????????????????????????????????????B.?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20.(2020·浙江模拟)下面是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原理:淀粉遇碘变蓝色
B.?该实验的步骤:遮光→照光→脱色→漂洗→染色→漂洗→观察
C.?该实验的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照光部分变蓝色
D.?该实验的结论: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二、填空题
21.(2019·浙江模拟)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代谢有关的问题。
(1)图乙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a点将向________移动,b点将向________移动。
(2)用某种绿色植物叶片,以温度为变量进行分组实验:已知每组叶片实验前的质量相同,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结果如表。假如叶片的质量变化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氧气产生量最多的是第________组叶片;在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为________mg。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质量变化(mg)
-1
-2
-3
-4
光照后的质量变化(mg)
+3
+3
+3
+2
指与暗处理前的质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质量值,“+”表示增加的质量值
22.(2019·宁波保送考试)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23.(2019·上城模拟)大豆在我国各地区广泛种植。图甲是大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大豆种子萌发后的示意图,图丙为大豆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过程中种子的干重与子叶干重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结构A由________发育而来:
(2)图乙中的e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发育来的;
(3)分析丙图,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中减少的有机物可能的去向是?????
(填字母)。
A.部分被呼吸作用消耗
B.部分转化成胚根、胚芽中的有机物
C.全部被呼吸作用消耗;
(4)丙图中,120小时后萌发种子干重不再持续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
24.(2019·杭州模拟)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开花植物在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之前,需完成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
(2)受精完成以后,图一中的________发育成图二所示结构。
(3)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消耗的有机物来自于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代号,横线填名称,下同)
(4)图三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
25.(2019·嘉兴模拟)嘉兴南湖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圣地。习总书记曾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1)在水循环的多种途径中,湖泊水体与大气水之间可通过________?的方式直接联系起来

(2)南湖中有许多鱼虾。鱼是脊椎动物,而虾不是。其分类依据是________。南湖中的水生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通过自身的________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有机物。
26.(2019·杭州模拟)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力推广果树种植,既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又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农经常采用嫁接方式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生殖。
(2)为探究植物的生理活动,研究人员把两株水培绿色植物放入透明玻璃罩内,将该装置密封后放在室外,测得其中24
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图中b点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________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3)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叶片中的________闭合,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
27.(2019·杭州模拟)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
(1)按照同化作用类型分,甲为________型生物;与甲乙对比,丙细胞结构最主要特点是________;
(2)人工建造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往往比天然的生态系统弱,这是因为人工生态系统________;
(3)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8.(2019·鄞州模拟)海滨木槿,具有耐盐碱、抗风的特点,是海岸防潮林的优良树种。这一珍稀濒危树种,自然野生的数量非常稀少。2016年在象山县新桥镇海边,发现成片生长的野生海滨木槿(如
图)。
(1)象山县新桥镇海边,成片生长的野生海滨木槿属于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2)查资料获悉: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滨木槿却能在海边盐碱地生长良好,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3)海滨木槿能在海边盐碱地生长良好是________的结果。
29.(2019·慈溪模拟)小科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玉米种子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________中;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
(3)若要探究温度对玉米幼苗蒸腾作用的影响,可以把小烧杯移去,通过观察________(填现象)判断蒸腾作用的强弱。
30.(2020·浙江模拟)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用氧气释放速率表示)的变化情况,设计了由透明的玻璃罩构成的小室(如图甲所示,CO2缓冲液能使装置内CO2浓度保持不变)。
(1)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定夏季一昼夜小室内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得到如图乙所示曲线。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填两个因素)
(2)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1
天中的________点。(填乙图中的字母)
(3)与B相比,A点呼吸作用是减弱的,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31.(2019九下·宁波保送考试)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________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________(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________。
32.(2019·东阳模拟)兴趣小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选取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叶,分成4等份,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暗处理1小时,接着在相同光照下放置1小时,测定每份叶中有机物质量的变化,制成图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叶在27℃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量是________毫克
(2)图乙是27℃时,该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释放)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则b点的含义________?。
33.(2019·上城模拟)为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小徐设计了一个实验:准备四套如图装置,在瓶中各加入500毫升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把等量的长势相同的黑藻放入装置中,将它们在暗室中置于功率为100瓦的台灯下等距离照射,30分钟后停止光照,测量氧气的体积(毫升),实验重复三次,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二氧化碳溶液浓度
1
2
3
4
0.01%
0.02%
0.04
0.08%
氧气体积(mL)
第一次
5.0
12.0
21.0
21.2
第二次
5.3
11.5
20.0
20.3
第三次
5.0
12.0
20.0
19.7
(1)该实验通过测定________,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沦是________;
(3)表中当二氧化碳浓度达到0.08%时,氧气的体积并没有明显增加,原因是________;
(4)特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向广口瓶中注入二氧化碳溶液并用冷开水充满时,操作不太方便,请提出简单的改进措施________。
34.(2019·海曙模拟)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三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A瓶装有萌发的绿豆种子,B瓶装有煮熟的绿豆种子,把A、B装置同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A、B瓶中燃烧情况。该实验目的是为了证明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
(2)实验二中的C和D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3)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将装置放在光下几个小时后,发现E装置的塑料袋内壁有较多小水珠,说明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从________散失的。
35.(2019·下城模拟)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在透明密闭小室内放置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使小室内CO2的量保持恒定)进行了有关实验。在不同强度光照条件下,根据毛细管内水柱的移动距离测得小室内气体体积变化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光照强度klx
0
5
10
20
30
40
气体体积变化量/μL/(cm2·min)
-0.25
+0.5
+1.2
+1.7
+1.7
+1.7
(1)该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过程中要改变光照强度,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实验中,光照可能会引起小室内气体的膨胀或收缩而造成误差,必须设置对照实验,
对照组的小室内应放置________和二氧化碳缓冲液。比较两组实验结果,进行矫正,矫正后结果如上表,分析其中数据可得,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是________。
(3)若用此装置测定叶片呼吸作用的强度,则需对装置做哪两处改进?
________?。
36.(2019·鄞州模拟)图甲是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绿叶和CO2缓冲液(作用是使装置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经过相关计算,根据细玻璃管内红墨水的移动距离可获得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得装置a中平均1h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乙所示,装置b中平均1小时气体体积变化如图丙所示。(本次实验假定绿叶呼吸作用强度不变)
(1)图甲中a组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
(2)图丙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__。
(3)当光照强度为10kLx时,这片绿叶平均1h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体积为________mL。
37.(2019·德清模拟)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学习小组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对大棚内某种蔬菜进行了一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光照强度/(勒克斯)
4×104
二氧化碳浓度/(mL/
m3)
1000
温度/(℃)
0
10
20
30
40
1m2叶面1小时氧气释放量/(mL)
第一组
3.1
9.3
14.0
20.0
21.5
第二组
2.8
9.0
14.6
20.6
21.0
第三组
3.1
9.0
14.0
20.3
20.5
平均值
3.0
9.1
14.2
20.3
21.0
(1)根据实验方案可知,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实验时,每一温度下都进行三组实验并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
(3)如果大棚内水分充足、光照强度不变,把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到1200mL/
m3

请你推测在该条件下测得各温度下叶面氧气的释放量会比表中的数据________。(选填
“大”、“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A
3.【答案】
D
4.【答案】
A
5.【答案】
C
6.【答案】
D
7.【答案】
B
8.【答案】
C
9.【答案】
D
10.【答案】
B
11.【答案】
B
12.【答案】
D
13.【答案】
A
14.【答案】
D
15.【答案】
B
16.【答案】
D
17.【答案】
B
18.【答案】
D
19.【答案】
B
20.【答案】
B
二、填空题
21.【答案】
(1)下;左(2)四;5
22.【答案】
(1)光照强度(2)CO2浓度(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23.【答案】
(1)受精卵(2)3(3)A,B(4)种子萌发发育形成绿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24.【答案】
(1)传粉(2)胚珠(3)④;子叶(4)5;气孔
25.【答案】
(1)蒸发、降水(2)体内有无脊椎骨;光合作用
26.【答案】
(1)无性(或“营养”)(2)等于(3)气孔(4)碳一氧平衡
27.【答案】
(1)自养;无(成形)细胞核(2)结构简单(成分单一等合理均可)
(3)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文字表达也可)
28.【答案】
(1)种群(2)海滨木槿的细胞液溶度大于盐碱地溶液浓度(3)自然选择
29.【答案】
(1)胚乳(2)植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3)无色透明钟罩内表面附着的水珠的多少,或者水槽中培养液量的多少
30.【答案】
(1)光照和温度(2)G(3)A点时刻温度较低
三、实验探究题
31.【答案】
(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2)黄色(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32.【答案】
(1)5(2)27摄氏度时,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放出的CO2量相等
33.【答案】
(1)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量筒内收集到水的体积)(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也增强(3)光照强度一定,使得光合作用无法继续增加(4)瓶塞换成双孔塞,双孔塞上再安装一个分液漏斗
34.【答案】
(1)氧气(2)二氧化碳(3)叶或叶片
35.【答案】
(1)改变装置到光源的距离或改变光源的电功率
(2)死叶片;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先增加后保持不变
(3)①将装置至于黑暗环境下;②将二氧化碳缓冲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
36.【答案】
(1)作对照(2)绿叶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3)146
37.【答案】
(1)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什么影响?(2)减少实验的误差(3)变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