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考中考2021】
15
中考三年模拟
光学
一、单选题
1.(2020·宁波模拟)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现将木棒往左移动一段距离,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将会(???
)
A.?a端和b端均变细????
?B.?a端和b端均变粗?????
C.?a端变更细,b端变更粗?????D.?a端变更粗,b端变更细
2.(2019·余姚模拟)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和水平x轴重合,透镜左侧x轴上有一点光源.点光源到透镜的距离大于f而小于2f,若将此透镜沿x轴向右平移2f的距离,则在此过程中点光源经透镜所成的像将(???
)
A.?一直向右移动?????????????????????????????????????????????????????B.?一直向左移动
C.?先向右移动,接着向左移动????????????????????????????????D.?先向左移动,接着向右移动
3.(2019·东阳模拟)“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剧院放映的“电影”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B.?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手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放电影时,屏幕上的“影像”能被所有观众看到,是光在屏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4.(2019·温州模拟)“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平面镜成像
???????????????????????????B.?摄影一光的反射
C.?投影一凸透镜成像
????????????????????D.?倒影一光的折射
5.(2019·杭州模拟)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验证“反射角等于人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6.(2019·绍兴模拟)城市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管该人走近还是走远,所成的像都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
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
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
7.(2019·嘉兴模拟)如图所示,墙面上挂着标有“255”数字的牌子,其相邻的一墙面上挂着一平面镜,地面上放有一平面镜,通过平面镜不可能看到的数字是(??
)
A.?522??????????????????????????????????????B.?552??????????????????????????????????????C.?225??????????????????????????????????????D.?252
8.(2019·吴兴模拟)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人”,除他自己外,一个是影子,个是酒杯中的像,它们形成的原因分别是光的(??
)
A.?折射,反射??????????B.?直线传播、反射??????????????????C.?反射、折射??????????????????D.?直线传播、折射
9.(2019·杭州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镜后20cm的光屏上出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凸透镜前25cm处,则(??
)
A.?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将光屏靠近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一段距离,光屏上会出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
10.(2019·苍南模拟)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取款机,它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然后分析人脸的信息。人站在ATM机前,看一眼摄像头,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自动吐钞,拿走现金。下列与此摄像机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穿衣镜的成像??????????B.?放大镜的成像???????????????????C.?电影机的成像???????????????????D.?人眼的成像
11.(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为某一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行进路径。保持入射光不变,通过调整平面镜使反射光射向P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应向右平移??????????????????????????????????????????????B.?平面镜应逆时针转动
C.?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大??????????????????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12.(2019·宁波模拟)人眼的正常视力大于1.0,为了探究眼轴(眼的前后径)长度和视力的关系,医学人员对不同近视程度的志愿者152人,依次检查了眼轴长度和视力,记录如表。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眼轴长度/mm
≤26.99
27.00~28.49
28.50~29.99
≥30.00
平均视力
1.02
0.96
0.82
0.46
A.?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好??
B.?随着眼轴长度的增加,视力越来越差??
C.?近距离用眼时,光线的焦点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D.?为了预防近视,尤其是青少年应该注意阅读习惯,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13.(2019·南浔模拟)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研究装置,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白色光屏是为了便于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B.?当光屏右半部分向后翻折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就不在同一平面内
C.?可以用来研究光路是可逆的
D.?研究的结论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
14.(2019·浙江模拟)如图所示,正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小车上有一杯水,一束方向不变的光线从右方斜射向水面,在小车刹车的过程中,杯中水面略有倾斜,则此时反射角将(???
)
A.?增大??????????????????????????????????B.?减小??????????????????????????????????C.?不变??????????????????????????????????D.?都有可能
15.(2019·桐乡模拟)迈进乌镇景区,检票口用的是人脸识别系统,信息处理仅需0.6秒,高效便捷。人们在距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0.5—1.2m处时,系统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大于0.5m????????????????????????????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小于1.2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1m????????????????????????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6m
16.(2018·绍兴模拟)如图所示,平面镜OM与ON垂直放置,在它们的角平分线上P点处,放有一个球形发光物体,左半部分为深色,右半部分为浅色,在P点左侧较远的地方放有一架照相机,不考虑照相机本身在镜中的成像情况,则拍出照片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A???????????????????????????????????????????B.?B???????????????????????????????????????????C.?C???????????????????????????????????????????D.?D
17.(2018·台州模拟)若空间有一竖直放置的大凸透镜,在主光轴位置上拉?
一根钢丝,一个小杂技演员从很远的地方沿着钢丝向焦点处匀速走来。下列叙述中:①小演员每走一步,像也走一步;②像的脚步始终比小孩大;③像大时脚步大,像小时脚步小,即“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④像总朝远离小演员的方向运动,好象在逃离。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③④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
18.(2018·嘉兴模拟)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B.?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
C.?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D.?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
19.(2020·余杭模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的光屏、凸透镜和蜡烛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一副近视眼镜,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可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应用在照相机上
C.?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1cm
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不动,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蜡烛的像
20.(2020·浙江模拟)金华山有一座千年古刹—智者寺。该寺为南朝梁武帝敕建,其香火鼎盛时,曾有寺僧千余,占地五十余亩,殿宇五进,规横宏大,为江南名刹。如图,平静的水面上出现宏伟寺庙的倒影。下列关于水中寺庙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寺庙是等大的实像???????????????????????????????????????????B.?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
C.?是倒立的虚像?????????????????????????????????????????????????????D.?若水深2米,寺庙与水中倒影之间距离为4米
21.(2020·路桥模拟)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
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
②“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
③“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
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中多次测量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②④⑤
22.(2020·天台模拟)光刻机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缩图透镜是凸透镜,晶圆相当于光屏;
②掩膜在晶圆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③要想晶圆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晶圆向上移动;
④将掩膜和晶圆向下移动相同距离,晶圆上还能成清晰的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二、填空题
23.(2019·宁波保送考试)(1)如图所示,在平面镜的同侧有两枚硬币。在不改变它们三者之间的位置时,小胡同学拿一激光光源,想让光恰好从5角硬币的边缘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又恰好从1元硬币的边缘射出,则满足条件的光线共有________条。
(2)如图甲所示,底面积103m2的金属圆筒重2N,开口向上漂浮在水面上,这时有
的体积浸没在水中;若向金属圆筒里倒入1.25×10﹣4m3的某种液体,水面恰好与金属圆筒口相平,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对金属圆筒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Pa,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m3(g=10N/kg,ρ水=1×10kg/m3).
24.(2019·吴兴模拟)小金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小金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请你根据此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
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__,并推算出焦距为________?厘米。
25.(2019·台州模拟)如图甲是人正常眼球解剖图。
??
(1)若在离眼球前较远处放置一支图乙蜡烛,则在视网膜上可成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丙中的________(选字母)。
(2)眼球中的视网膜能感受光的刺激,视网膜相当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________。
(3)泪腺分泌的泪液中含有杀菌物质—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这种保护性生理功能属于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26.(2019·义乌模拟)如图所示,公路边设有一大平面镜,我们从镜中看到一辆汽车向东驶到十字路口向右拐弯,这辆车实际上是向________行驶,向________拐弯。
27.(2019·临海模拟)如图所示,小洲在进行光的反射实验。他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小洲将ON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
(2)接下来,小洲想探究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请你简要说明操作方法________。
28.(2019·宁波模拟)如图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方,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以下操作中可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29.(2019·三门模拟)如图所示,人脸识别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所成的是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某人站在镜头前,屏幕上只显示人脸的一部分,若要人脸识别主机在屏幕上显示他完整的人脸,他应离镜头________(填“远”或“近”)些。
30.(2019·浙江模拟)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________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
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
B则
B________
C.
31.(2020·越城模拟)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需在________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32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或“先变大再变小”)。
32.(2020·海曙模拟)清晨的公园鸟语花香,露珠晶莹剔透。
(1)若以水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2)水鸭和残荷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透过树叶上的露珠看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则水珠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填“凸”或“凹”)。
三、解答题
33.(2018·慈溪)现代生产和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传感器。例如激光液面控制仪就是一种光电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i照射到液面上,反射光OB照射到水平的光屏上,屏上用光电器将光讯号转变成电讯号,电讯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
(1)如果在图中发现光点B在屏上向右移动,则液面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如果液面控制的高度变化范围为h,那么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光屏上光电转换器部分的长度至少为多大?(要求作出光路图并进行分析计算)
四、实验探究题
34.(2019·宁波模拟)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2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如图所示。
(1)他改用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移动(选填“左”、“右”)。
(2)改用1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光屏所成清晰的像偏下,要是光屏所成的像移动到光屏中央处位置,应使凸透镜向________移动(选填“上”、“下”)。
(3)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________(选填“会有指尖的像、“会出现指尖的影子”、“发光体的像暗了一些”)。
35.(2019·上城模拟)小金用如图叫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________的(选填“粗糙”或“光滑”);
(2)在A板上让光束从EO方向射入,发现在B板上沿OF方向出现反射光线。现他让一束光线沿着FO方向入射,则反射光射将沿________(选填“OH”或“OE”或“OG”)方向射出;
(3)如图乙所示,当他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结果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原因是________。
36.(2019·杭州模拟)小金在实验室利用蜡烛和茶色玻璃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过程和结论:
①如图所示,点燃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记下与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A,重做实验
③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③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小能”)承接蜡烛A的像。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与结论中,能说明平面镜成像与物体等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若把上述实验中的玻璃板换成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A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移动光屏可承接倒立、________的实像
37.(2019·富阳模拟)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平面镜和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__(平面镜/厚玻璃板/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
(3)小金学面镜成像后,回家观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块水平的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灯,该灯通过转盘成像如图乙所示。若用手拨动转盘使其水平旋转,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___(改变/不变)
(4)细心的小金还发现家里汽车(如图丙)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这样设的目的17的是夜间开车时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在车窗的________(上方/下方),不致影响司机观察路况;
38.(2019·下城模拟)小叶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图甲所示,一个点光源A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B点处成了一个清晰像,F是该凸透镜的焦点。根据透镜的性质,在答卷上相应位置画出图中两条光线通过该凸透镜后的光线。
(2)当小叶将三个元件移动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光屏上像的性质为
________。
(3)在图乙所示时,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凸透镜移至________刻度处时,可以再次得到一个清晰像。
39.(2019·鄞州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的像。
(1)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法。(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科学推理”)
(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将玻璃板绕EF轴做顺时针转动,可以观察到像________?。(填“顺时针转动”“逆时针转动”或“不动”)
40.(2018·温州模拟)科学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组内三人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小明的方案
小红的方案
小方的方案
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
除小明的做法外,还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
把点燃的蜡烛从较远的位置逐渐靠近凸透镜,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
(1)以上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小明”“小红”或“小方”)的方案。
(2)为了模拟远视眼的矫正,小明将两只凸透镜装在了光具座上(如图甲),其中2号凸透镜相当于图乙中人眼球结构中的________。
(3)小明查阅资料发现,显微镜的镜头可以近似地看作由一块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其焦距用f物表示)和一块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其焦距用f目表示)组成,于是兴趣小组同学在光具座上利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通过改变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改变显微镜镜筒长度),模拟显微镜成像放大倍数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f物(厘米)
(1/厘米)
两镜之间距离(厘米)
f目(厘米)
(1/厘米)
像放大倍数
1.6
0.625
a
5
0.2
50倍
2
0.5
b
1.6
0.625
a
2.5
0.4
100倍
2
0.5
b
0.4
2.5
a
5
0.2
200倍
X
1/X
b
表中的X的数据为________。????
41.(2018·富阳模拟)小金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2)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一小片不透明的物质粘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
A.像是完整的,像的大小不变???
???
B.像是完整的,像的大小变小
C.像是不完整的,像中间有一个黑点
????
D.像是不完整的,像中间有一个不透明物质的像
(3)小金同学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42.(2020·南浔模拟)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C'分别表示蜡烛在A、B、C处时像的位置)
(1)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
ABC
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________(填像的性质)的实像;
(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30厘米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厘米以外处,此时物体所成像大小与物距的关系是________。
(3)根据如果所示的成像规律,若在将蜡烛放在
C和焦点
F之间,此时,应该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使像成在
C'的位置。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C
4.【答案】
C
5.【答案】
B
6.【答案】
D
7.【答案】
D
8.【答案】
B
9.【答案】
B
10.【答案】
D
11.【答案】
C
12.【答案】
A
13.【答案】
B
14.【答案】
B
15.【答案】
C
16.【答案】
D
17.【答案】
A
18.【答案】
C
19.【答案】
A
20.【答案】
B
21.【答案】
C
22.【答案】
A
二、填空题
23.【答案】
(1)3(2)3000;0.8×103
24.【答案】
倒立、等大、实像;20
25.【答案】
(1)D(2)感受器(3)非特异性
26.【答案】
北;左
27.【答案】
(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2)拿另一光源,逆着原反射光线方向入射,观察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是否重合
28.【答案】
(1)10(2)C
29.【答案】
缩小;远
30.【答案】
(1)浅(2)=
31.【答案】
4;变小
32.【答案】
(1)静止(2)反射;凸
三、解答题
33.【答案】
(1)降低
(2)作出两次的反射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光屏上光电转换器部分的长度至少为x,由几何关系可得:
=x,当液面下降h时,光屏上光电转换器部分的长度为x=2htani。
四、实验探究题
34.【答案】
(1)左(2)上(3)发光体的像暗了一些
35.【答案】
(1)粗糙(2)OE(3)纸板B没在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内
36.【答案】
(1)不能(2)玻璃板后的物体与玻璃板前的物体的像完全重合(3)放大
37.【答案】
(1)薄玻璃板(2)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关系(3)不变(4)上方
38.【答案】
(1)解:如图所示:
(2)倒立放大的实像(3)55cm
39.【答案】
(1)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放置(2)等效替代(3)顺时针转动
40.【答案】
(1)小方(2)晶状体(“角膜和晶状体”、“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都算对)(3)0.5
41.【答案】
(1)9(2)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3)光在折射时,光路可逆
42.【答案】
(1)倒立、放大(2)物距越大,像越小(3)凸透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